演技过硬导的先例很多,但看了黄波导演的《孤岛》,终于体验到了那种瞠目结舌的惊喜和惊喜。
令人惊讶的是,《孤岛》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无论是故事、表演、制作、节奏,都在常规水平之上。从一开始就带观众进入一个看似普通的“团建”之旅,却发现一个巨浪袭来,所有人的生活都被颠覆。这是一次绝望的考验。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场看似欢乐的闹剧中,深埋着太多的讽刺和隐喻。正所谓,虽然电影的宣传从未透露过秘密,但相信观众能强烈感知到,这部反乌托邦电影在太多哗众取宠的中国电影中,是多么低调、辛辣、难得。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一群人被困在一个荒岛上时,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它成了集体领队,由王扮演的导游小王。他可以被选到更高的位置,但他有生存的技能。因此,观看王带领大家采摘野果,钓鱼,做饭,分餐。然而,一个出发时在众人面前卑躬屈膝的“仆人”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必然迅速膨胀。于是,他开始变得狂躁,霸道,独裁。这里其实可以看出从古至今农民起义的成败。
众所周知,饰演的张总经理原本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虽然前期被王“夺权”,但他的“复辟”之心从未熄灭。他采取了个人购买和物质刺激的方式。找到抛锚的大船后,他迅速把王的尺子扔进了翻滚的大海。与王的忠厚老实相比,看似儒雅实则老谋深算的治国理政,已经透彻地理解了“人治”的实质。
当然,黄波饰演的马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日常生活中,我能搞笑,爱调侃。即使被同事欺负,我也总是笑。然而,这次海难彻底改变了他。他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这种绝境中,各种各样的性格,无论善良还是丑陋,无论真诚还是伪装,不断被引入…毕竟几乎没有生还的希望,甚至他已经失去了中6000万彩票的资格。对他来说,就好像死后又复活了一样。所以,他在看似服从历任领导的同时,却总能打好自己的小算盘。他还可以向喜欢的舒淇示爱,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制造各种浪漫。这个角色形象鲜明,但内心特别纠结。
比如说电影中的王是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那么无疑就是中产阶级。他的生活是绰绰有余的,但他看似昂贵的资产却像一场梦,说没有就没有。他是一个游走在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中间人。因此,在整个“戏剧”中,他从一个戏剧观众变成一个戏剧歌手并不奇怪。毕竟总有一天会轮到他号召众生,哪怕“王旗换城”。嗯,也许我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
不得不说,还有LAY演的小星。在这里,首先我要表扬一下他的表现。虽然相对来说,、王、、、王迅等。,都是老戏文。在岛上野外玩耍是相当令人愉快的。不过LAY作为一个流量不大的小鲜肉,不粗不出丑,完全能够满足他住处的所有文艺演出。这本身就不容易,而小星这个角色,…尴尬,但始终目光犀利,颇有“英姿飒爽”的身材。他跟随黄波成为他的弟弟。他虽然叛逆,但最终还是被压制了,也成就了荒岛岁月里的自己一瞥。
岛上是好戏,看着人们轮番上台,各显其能,看着你来我往,力量更迭,一个荒岛,一个天然的“舞台”,而观众,毫无疑问,就是看客。然而,黄波不仅是这部剧的幕后主使,也是台前一角。他已经投入到不断的掌声中,就像一个疯狂的“戏痴”。但是,在他带领人们疯狂到极致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想通过这部剧表达的世界呢?
台湾的战争场景只是一个假观,一个假猜测。以上纯属虚构,仅供娱乐。毕竟入戏太深,惊掉下巴。胸中有些话我不想说,但做真的时候是假的,装的时候也是假的。当影片中的荒诞、秩序、欲望、幻灭、进化等元素一一浮现时,我们可以看到太多的别出心裁。当《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响起的时候,只是自娱自乐的探索电影的意义。毕竟还是要靠大家去电影院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