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
一些合伙人担心-
“写的是白话,口水字。
怎样才能变得稍微文艺一点?”
答案是——积累,学会刻字。
诗词、名言、成语自然成为必考内容。
今天,我们以常用成语为基础。
总结28个常用于说明问题的成语。
并采取一种“大众化”的方式来解读。
我期待你的理解
在生活、写作、考试中熟悉它。
1. 咬文嚼字
挑词,忽略本质意义,是贬义,但其本义是指对词的推敲,是褒义词。
2. 处心积虑
很容易和“用力”混淆,但是用力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一个坏人煞费苦心地做坏事。
3. 参差不齐
类似于好坏,是指长短、高低、大小、高低不一致。
4. 上行下效
老大怎么做,小弟们就怎么学。它是一个中性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领导带头守法,会有正面效果——表扬。
5. 空穴来风
本意是风来的时候必须有空洞。这个谣言有一定的依据。还有一种说法用来形容新闻和传说都是空穴来风(《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五版调整,2012年第六版)。这是典型的基于人们语言习惯的词义变化。
6. 三人成虎
王妈妈告诉李妈妈有老虎,李妈妈又告诉王叔叔有老虎,于是所有的叔叔阿姨都信以为真。人们越是谈论隐喻,就越能把谣言当成事实。和“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意思大相径庭。
7. 炙手可热
不是说猪蹄子烫,而是形容人厉害,这是贬义词。可惜现在很多媒体都用这个词来形容“小鲜肉变老”。
8. 首鼠两端
和偷看别人的眼睛完全不一样。意思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
9. 意气用事
小伙子不是很忠诚,而是凭感觉行事,不够理性,容易冲动。
10. 不可收拾
家里乱七八糟的,没办法收拾?不不不比那更糟。意思是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11. 差强人意
申请考试70+,成绩69分,但是第一名进来了,这叫不满意——大体满意。
12. 风声鹤唳
惊恐之余,看什么都觉得“总有刁民与我为敌”——恐慌、猜疑、自扰,同类的“一草一木都是兵”。
13. 人满为患
它不是简单地表示人太多——那叫推挤,而是用来强调人太多的坏处。这是个贬义词。
14. 始作俑者
第一个砸别人车的人-第一个做坏事的人。
15. 良莠不齐
经常用来说明产品质量,东西很多,但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16. 无所不至
看清楚了,这不是无微不至,这是爱的支撑,全能就是那家伙坏事做尽,坏事掉。
17. 评头论足
不是讨论人和事,而是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小节过分挑剔,俗称“找茬”、“鸡蛋里挑骨头”。
18. 不胫而走
我没脚就跑了,形容消息传的太快了!并不意味着失去了什么。
19. 骇人听闻
很容易和哗众取宠混为一谈,两者都有令人震惊的含义,但令人震惊指的是客观发生的不好的事情,令人震惊,难以置信,而哗众取宠是捏造的东西。简单来说,一个是假的,一个是真的。
20. 面目全非
多是贬义词,形容事情变得太严重,看起来不像。
21. 见异思迁
今天喜欢这个女孩,明天喜欢那个女人,但是意志极其薄弱。
22. 比比皆是
在任何地方,这种描述都极为普遍。
23. 屡禁不止
一再发出要求和命令,但事情还是发生了。
24. 文山会海
天天写文件,天天开会,形容有那么多文件会议泛滥。
25. 变本加厉
情况变得比预想的更严重。
26. 千疮百孔
用法有两个方面。第一,有太多的问题和漏洞需要堵塞。第二,破坏程度太严重。
27. 举步维艰
每前进一步都太辛苦了,耗尽了护理的精力。
28. 遍地荆棘
太难了,满地荆棘,处境艰难,障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