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音黄英2016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个人演唱会。时隔两年,这只“东方夜莺”又飞回来了。
这场音乐会被命名为“镜中水月”,上半场以法国艺术歌曲为主,下半场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参赛项目,5月12日,《镜花水月》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1992年,黄英在巴黎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并首次登上国际舞台。1994年,她的事业出现了转机,因为她出演了歌剧电影《蝴蝶夫人》。2006年,她首次亮相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演《魔笛》…20多年来,黄英一直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游荡,直到2012年,她回到了她的家乡上海,并在她的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工作。
无论是唱歌还是教书,黄英都有很多故事和经历可以分享。演出前,我们和歌手聊了聊。她的率真、幽默、风趣真的让人惊讶。
以下是黄英的自述:
黄英宣传照
艺术歌曲是一幅画。
这首歌很有挑战性。艺术歌曲是《春》和《雪》。国内职业歌手很少挑战。我就是我自己,我喜欢。
这些年来,我唱过很多歌剧,去过纽约和巴黎的很多地方,我的艺术开始回归本真,这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现在,国内高雅艺术的观众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镜花水月》首站在深圳演出,观众非常喜欢。
音乐会的前半部分是一首法国艺术歌曲。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作曲家和作品,如弗雷、德彪西、拉威尔、迪帕克、普朗克等,在发行前进行了多次调整。一半是之前唱过的,一半是新练的。
艺术歌曲一首半到三分钟,就像那个时代的一幅画,是作曲家和印象派诗人结合的产物。在欧洲,艺术歌曲演唱会五六百到一千个观众就够了。是沙龙文化,就像我们的昆曲,是室内乐,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什么我现在还敢唱这套歌?是经验的积累。
前半段的法国艺术歌曲诗意含蓄抒情,像香水一样,一两分钟就消失了。它们闻起来很香。歌手应该是画家,所以如何在这几分钟内把这些小曲画出来,很有意思。
上半年有五位法国作曲家,下半年有五位中国作曲家,他们是黄自、丁善德、赵季平、叶小钢和卢在一。
黄自的艺术歌曲是美声学生的必修课。《玫瑰的三个愿望》很有法国味道。它的配器和作曲风格都很简单,但是很难唱出味道。
丁善德是上音的老院长。《我爱人送我向日葵》有点土气又搞笑。他在法国留学,这首歌有一种特别的法国味道。也是一幅画。槐花何时开是一首四川民歌。美声一般不动,歌词很少,但钢琴伴奏很精彩。中国有艺术歌曲,所谓“雅歌”。我只是发现了冰山一角。
赵季平的《关雎》取自《诗经》第一首,旋律非常优美。我非常喜欢听它。
叶小刚的《采桑子》,用的是欧阳修的话。现代作品不好唱。练了很久,感觉挺有味道的。作文风格很有意思,很有价值。这种歌不是很多人唱的,但是我有使命感,想唱给同学们听。
陆在易写过很多声乐作品。我爱这片土地摘自艾青的爱国诗。写了3年用了7分钟,旋律朗朗上口。大部分人会唱三四分钟,存了主旋律就跑调了。陆老师要我完整的表演,我就唱七分钟。艾青的诗很感人。我之前每次唱的时候都会哭。
歌曲的钢琴伴奏是一门艺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二重唱,就像舞台上的一对恋人,进进出出,一问一答。前奏、中段和终曲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完美。
一般来说,独奏音乐会寻找配合默契的钢琴伴奏。这次没有伴奏,而是邀请了法国钢琴家米歇尔·达尔贝托(Michel Dalberto),一位绅士,优雅高贵,非常适合法国艺术歌曲的精髓。他在那种环境下长大,听起来像个男人,乐在其中。我去巴黎跟他上了一堂课,希望上海的听众能真正听到优雅的法国音乐。
我对法国音乐很有感觉。1992年获得巴黎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后,一直在听法语,但不会说。后来在工作中不断自学。无论我在哪里唱歌,我都会找当地的声乐教练进行培训。学外国文化艺术的,一定要有专业人士帮你把关。
1994年,我被选中出演歌剧电影《蝴蝶夫人》。我一直说,一直听,语感就出来了。我也可以通过看电视来学习。先听听音效,再理性学习。现在我的法语发音很好,走在街上也听不出我是外国人,跟巴黎人一样。
黄英在采访中
学美术一定要有天赋和悟性。
学声乐很难。你喜欢还不够。你必须有才华。如果你没有天赋,你可以学着玩好,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往前走。你在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你不知道你未来会走向何方。郎朗和狄云有多少人?很多人都转行了。(声乐)作为爱好会加分,但是作为专业,压力太大了。如果上帝不喜欢食物,那就很难了。
学生觉得可以考上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之前美声专业有200多个。今年人数猛增到600多人,只招20个学生。
声乐不好找工作,但是和尚和饕餮都不够。沪剧合唱团很难考。他们都是海归,但那些来源德国和俄罗斯。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呢?
现在我教本科,学生一张白纸。配合好,理解好,就能事半功倍。大家都很高兴能重返课堂。当老师也是一门学问。我喜欢教书,但我必须有耐心。有时候我忍不住,当你似乎在对牛弹琴的时候。
我做了正确的选择回到上一个音。我是作为“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进来的,平台和政策都很好。我是一名教师和一名歌手。从教和学两方面都学到很多东西,在演唱中可以合理的组织技巧和审美。
我有20年的舞台经验,我可以告诉学生不要走弯路。老师不清楚,学生就会走弯路。比如说,大就是好,就是唱伟大的作品。其实应该是少而精。我经常让他们唱意大利17、18世纪的歌。一两分钟的歌很有力量。它们看起来很短,但是很难唱。就像中国戏剧一样,它们有很多装饰的味道。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喊着唱伟大的作品。刚学了一个词叫“撒狗血”。他们几乎不唱,但它不会通过我。有的同学三四年级开始唱大咏叹调,都是空架子。就像房子的地基没有打好,摇摇欲坠。他伤透了心,他累了,他的老师也一样。很多声乐比赛也是如此。很多选手唱歌不挑语言,一唱就是四五分钟。我们(评委)觉得时间特别长。
做大不好,要打基础。基础是最重点的。你要从巴洛克开始唱,然后是莫札特、贝里尼、罗西尼、多尼采蒂。这些都是正确的方法。声乐系五年。前三年要唱这些歌,第四年要唱艺术歌。他们能坚持住,有一定的基础、审美和技巧,才能尝试比较大的作品。
现在我带六个学生,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年级两三个学生。每个人都可以双向选择。
学生毕业后去哪里,我知道沪剧合唱团,都是研究生去考的。合唱是一门艺术,但所有学校都培养独唱,学生也把自己定位为独唱。去一个合唱团,从独唱变成合唱,心理上会有落差。
艺人之间还是有层次和差异的。你要慢慢努力才能成为一流的,但是你必须有很高的制作艺术的天赋,天赋不高,再想达到顶级就很难了。上帝没有赏赐你食物,你再喜欢也没办法。
一个年轻歌手成为一流艺人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我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走过弯路,有过瓶颈,但我个人是幸运的。我从小就在唱诗班唱歌,经常独唱。我从幼儿园就开始独唱了。我16岁就拿了上海考区第一名,上海首届童星大奖赛拿了第一名。我个人一直觉得很好,这也有助于我未来出国面试。比如你经常面试失败,但我能克服心理障碍。
近日有一篇文章说,学音乐的人心理承受能力最强,因为被打击被淘汰,很多人承受不了。每一次,我们都像是过五关斩六将。不仅是竞争,每个角色都要争夺,尤其是一大批抒情女高音,会唱《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你为什么选择?你有什么好的?你又是亚洲人,你得比别人强。这种反复打击多了,有时候会怀疑自己。
我是幸运的,我是相对成功的,每一步成功都是一个起点。我一直很气馁,但从未想过放弃。很多人都是被迫放弃的,舍不得。这取决于你的个性。所以让学生意识到你的身心一定很强大太难了。
一个世界级的歌手能站在这么高的舞台上,肯定是有原因的。他一定非常精明。很少有大号女高音和威尔第女高音。这些不可或缺的女高音很少,但是抒情女高音很多,竞争的人太多了。
亚洲女高音更难是事实。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也有亚洲人演唱。只要你有才华,纽约就会敞开大门。如果开不了后门,还是要去面试,来硬的。艺术和科学一样,不可能是假的。
没有奋斗精神是做不出艺术的,即使你过得再舒服。你必须感到饥饿,痛苦和挣扎。你必须身心健康,有悟性,加上机会和努力才能走出来。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竞争。长江后浪推前浪,女高音汹涌。如果有些学生来例假,他们不会去上课或唱歌。然后你没饭吃,后面的人在排队,就等你下来。太残忍了。
这个行业有哪些人才?廖昌永很有才华。他的天赋太高了。他中文歌唱得很好,发音很清晰。我们这些唱美声的人,一直被批评中文单词发音不准,因为唱外国歌和练外语是有区别的。他很清楚,这就是智慧。他的声音是垂直的,有泛音,空,不在喉咙里,只能在剧场里传得很远。你的声音在喉咙里。听起来很大声,但是没用。不可能传得很远。时间长了,观众会觉得不舒服,会想咳嗽。
唱歌悟性很重点,审美很重点。比如你想要georgiou的声音,先想想你想要什么样的声音,再去找老师。会唱歌的一定是找对了老师。方法很重点。有些人条件很好,但是最后没有走出来。如果他们错过了,他们就错过了。
歌手有一个黄金年龄,一般在40-50岁之间。如果他们技术好,可以做到55岁。人们的声音一直在变。女生的声音和中年人的声音不一样。歌曲要做相应的调整,方法技巧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一般歌手到35岁才算真正成熟。他们年轻的时候,靠的是纯洁。
一个人能唱什么歌是有限度的。我是一个抒情的花腔女高音,适合唱巴洛克和莫扎特。普契尼也有几个角色要唱。他的字太大了,我不能唱得太大声,会让我吃不消。
莫扎特的角色也分为大号和小号女高音。去年上海交响乐团出了一个音乐会版的《唐璜》,里面我尝试了大号女高音,但是我知道我做不到。那不是给你的号码,所以不要乱唱。我是凭经验和技巧唱的,不会唱差。
女高音的种类很多,每个年龄段的歌都要调整,不能乱唱。很多同学唱错了歌,嗓子早就破了。演员的身体是一种乐器。他要用气息唱歌,嗓子好的时候位置要高…他的声音很嫩,状态很自然,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破嗓子很麻烦,就像运动员受伤一样。我的喉咙断了两次。挺难过的,只要不是大问题。
腹部,胸部,背部,空…我们上课经常讲这些词,很抽象。你得有悟性才能理解它们,你得有苦学的诀窍,而不是苦学。天赋高,你出柜的几率也高。就像练琴一样,练八个小时也没用。如果用脑子练,两个小时就够了。
有的孩子从少年宫出来,学的不多,但是音准、乐感、模仿能力都很好,这就是素材。没有乐感,就听不到自己的音准。舞台上的表演一定要有“神”的力量,这个你才能感动人。乐感差的人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