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款老爹鞋货源哪里有买,有哪些不起眼的高利润小本生意?
问题好,我是一名创业者,尝试回答。
有哪些不起眼的高利润的小本生意?这类小本生意很多,我推介几个,供考察。
一,美甲店
二,眼镜柜
三,茶叶铺
四,饰品摊
五,特色烧烤
总之,在小本生意的选择上,不要片面的去追求暴利,还是应该选择稳妥的,适合自身条件的生意,量大自然有利。
就回答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关注我,有更多创业知识与你分享!
现在什么生意利润最大?
我原本是做工程的,因为回款特别难,开支大利润小,再加上疫情的原因,业务不好开展,所以我干脆就放弃了。
后来偶然间一个朋友因为要搬家去上海,她的蛋糕店无人看管,正好我比较感兴趣,她就转让给我了,当时接管费用是10万元。
刚开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觉得蛋糕甜品肯定赚不到这么多钱,就当满足自己一个开店的愿望。
可是经营一年下来之后,把我自己都惊呆了。没想到利润空间这么大!
在这里我来给大家分享下,做甜品蛋糕,我是怎么挣到钱的。
一个蛋糕甜品店,一年固定的成本有多少?
我们蛋糕店是在万达商场里的,紧靠电梯口。店面积是100平,一个月房租是20000元。加上水电物业费每个月在5000元,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房租和水电费物业费在一起是25000元,一年下来是25000元/月*12月=300万元。
另外一个就是蛋糕师傅的人工工资费。我们店有6个师傅,每个人工资是5000元一个月。那么人工工资下来的一年是5000元/月*12月*6人=36万元。
所以蛋糕店一年的支出是300万+36万=336万。
我的蛋糕甜品店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一个单店,一年336万元的开支说起来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的了。为了能够更好地经营和盈利下来,我开辟了几个渠道方式。
1.门店自然流量
因为店是在万达写字商场的,我们的门店做的比较有特色,加上一些宣传,所以每天自然流量有50人这样,这时候售卖的主要是甜品,客人的人均消费在120元,一天光门店的营业额在6000元。
甜品的毛利润空间在70%,那么一天的利润在6000元*70%=4200元,一年门店产生的利润在150万元。
2.外卖的流量
我当时接手的时候,当时甜品店的私域流量人数在20000人,我每天发发朋友圈,也会有自然预订的。
这个预订的量比门店量还要大,主要以生日蛋糕和甜品为主,每单消费在220元左右,一天能有60单这样,而且是非常稳定的,营业额能达到132000。蛋糕利润比较大,但因为还要送出去,有跑腿费的开支,利润在65%这样,这样一天也有13200元*65%=8580元。一年的利润在313万元。
3.节假日的企业礼品定制单
每逢端午,中秋,春节,这些大型的节假日的时候,很多企业要给员工发礼品,也会从我们这里预订甜品礼盒。尤其是集团预订,我们往往要连着加班好几天。
一个节假日我们大概能够挣8万元利润,一年3个重要节假日在24万的利润,再加上企业平时的一些员工福利,也能整个6万元。这样一年下来,企业的订单能够给我们产生30万元利润。
四.品牌加盟费
因为我们的蛋糕店无论从口味,还是样式,都是非常不错的,因此吸引了不少加盟商。
我们在经过衡量和筛选之后,最终在全程选择了20家加盟分店,每家加盟费是15万元,
20家一共收了300万加盟费。她们平时我们这里进原料还会有一些利润,这个利润正好可以管上我们给加盟商做培训的开支。这300万也相当于我们的纯利润。
我靠着1个蛋糕甜品店,实现了买房买车
做了一年多,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挣了不少钱,没想到甜品蛋糕行业利润这么高。
去年利润是:150万元(门店利润)+313万元(外卖利润)+30万(企业利润)+300万(加盟费用)—336万=457万。
我用这个钱全款买了一套房子,买了一辆奔驰E轿车。
为了经营蛋糕店,我都付出了些什么
很多人觉得我赚钱了,选对了行业,利润这么高。可是没看到我,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出差了35个城市,有一半的时间都熬到夜里1点以后,整个人瘦了12斤,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可以说这个蛋糕店是我的心血,是我用生命在付出的事业。
你适合开这样的蛋糕甜品店吗?
甜品行业的确利润比较大,但是过往一年里有太多的人咨询过我加盟事宜,我拒绝了太多。
因为我知道,要想开这样的一个甜品店,你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1.足够的经济实力。因为任何投资有亏就有赚,那么就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及时失败了,也不会影响自己原有的生活;
2.全职来做。当你打算做这件事的事情,必须得抱着全力以赴的态度,那么首先一点就是要全职来做。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兼职是顾不过来的。
3.必须保持热爱。因为在做甜品这条路上,有着太多的坑坑洼洼,如果你不是足够热爱,那么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不一定能撑下去。
这种经历对孩子成长将带来哪些帮助?
我觉得这种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孩子摆摊其实就是提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之一,先不说能赚钱上万块,就算是不攒钱,也是给自己社会生活的一种体验,而这种社会生活体验是我们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最欠缺的东西!这是孩子感受社会最直接有效的事情!能赚到那么多钱、起码增强孩子自己对自己能力和勇气的信心!孩子一旦有了这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的日子里一定会积极的。
二、这个小女孩子是在父亲的帮助下,才完成摆摊赚钱的,他父亲也会在这一过程告诉她,以她的年纪,还是不能完成这件事,让她真实感受到,她这个年纪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这个道理。平时只是说一说的道理孩子是很难记在心上的。
三、这小女孩感受到了这最接地气,也是很辛苦的赚钱方式,对以后的工作的选择是积极,首先她会知道,工作不分贵贱,不会像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高不成低不就。
四、我认为最重要一点是,在面对人生重要的初高中的学习过程的这种压力,更能面对挫折!这就能最大限度避免,那种谁谁自缢、谁谁溺亡这种悲剧,孩子心中自己的心里会记着这事情:我地摊都过,我行,我一定行!这是一种因为经历过,成功过潜意识存在的自信和坚强!关键时刻就显得太重要了!
大家有没有什么靠谱一点的兼职?
代驾目前比较靠谱的,基本上不耽误正常上班,每个月也能赚个4.5000块钱。
跑腿,各种平台的跑腿,基本上没成本,就是花时间而已,好的话一个月大几千没问题。
拍照,根据自己时间和资源做平台的拍店,地图,做这些兼职是非常不错的,一天都能赚几百块。
职业类的兼职,根据自己行业的特性,做一些跟自己工作有关的兼职,上手容易,有资源。
写作类的,类似头条写作,评论,各种软件的评分。
最后就是自媒体,直播,不多说,需要坚持。
百年后哥哥不在了?
李大庆的哥哥去世后,他急得围着哥哥的房子转了好几圈,但是侄子没有喊他过去,怎么办?终于,思考再三,李大庆硬着头皮走进了哥哥家,他扑通跪在哥哥的灵前泪流满面,这时,侄子过来了,他的一个动作惊呆了众人。
李大庆和哥哥李大年兄弟俩感情本来很好,但是,由于李大庆的妻子和李大年的妻子妯娌之间闹了矛盾,两家的关系就疏远了。
李大庆家里有三辆大车,雇人开车跑长途运输,李大庆走过南闯过北,也算是村里的能人了。
李大庆的哥哥家过得却不如他家,李大庆只有一个儿子,在读大学,他在村头盖起了二层小洋楼,里面装修得金碧辉煌,一点也不比城里人的楼房差。
哥哥家有两个儿子,哥哥给儿子们盖起了新房,但是他自己住的还是低矮的老房子。
哥哥老实忠厚,靠种地为生,嫂子脾气急,性格咋咋呼呼的。
阴历六月初十,是李大庆母亲的生日,五黄六月天,气温高升,非常炎热。
李大庆和妻子就提议去镇上的饭店吃饭,在家里做饭太热了。
别的兄弟姊妹都同意,反正一顿饭也就是花个五七六百的,谁付钱都行,其实李大庆已经想好了这顿饭钱由他一个人出。
但是,李大年的妻子却是一百个不同意,她振振有词地说:“老人过生日,在家里吃饭才热闹呢!去镇上吃饭显摆啥!有这些钱干什么不好?”
其实,她是怕分摊饭钱,故意找茬不去饭店。
李大庆的妻子一听嫂子故意找别扭,她也不甘示弱地说:“嫂子,咱们在家里吃饭也可以,但是,你不嫌热你去锅屋里炒菜可以吗?我家出钱买菜买肉!这样行不?”
饭店没有去成,大家心里都有些不愉快,老母亲也是想去饭店热闹一下的。
李大庆去镇上花了几百块钱买的鱼肉青菜,但是,买回来后嫂子嫌热,她说一淌汗眼睛就睁不开,她根本不去锅屋炒菜。
李大庆只好和妻子汗流浃背炒出来了一大桌子菜。
吃饭的时候,嫂子还说这个菜有些咸,那个菜有些淡,她不出钱不出力,不但不感激,反而处处挑毛病。
李大庆和妻子都强压住心头的怒火,不和嫂子一般见识,毕竟是老人的生日,不能惹老人生气。
不久,两家之间又发生了一次矛盾。
李大庆的大姐家儿子结婚,亲戚朋友都捎着礼去贺喜。
李大庆家里条件比较好,再说他非常感恩大姐一直疼他,从小处处护着他,因此外甥结婚,他就想借此表达心意,多给点钱 ,也算是帮帮姐姐家。
李大庆提前和哥哥商量了一下,问问哥哥打算给多少钱?
哥哥说:“这都是人情来往,钱多就多给点,钱少就少给点吧!”
既然哥哥这样说了,李大庆也觉得这是各人的心意,没有必要非得兄弟俩给一样多的钱。
李大庆给姐姐家包了一万块钱的贺礼,就去了姐姐家参加外甥的婚礼。
到了那里正好嫂子也去了,她正在往外掏红包,记账的人数了一下钱说:“这是六百啊,记上了。”
李大庆掏出了红包,厚厚一沓钱,记账的人数完钱说:“你这个当舅舅的太大方了,出手就是一万块钱。”
李大庆连忙摆摆手说:“可别这样说,姐姐家办喜事,我就是表达一点心意而已。”
嫂子在边上看得一清二楚,她撇了撇嘴说:“财大就是气粗啊,你出一万,我家只有六百,你这不是故意让我难看吗?你安的什么心?”
李大庆的妻子怼她说:“俺家送多少钱和你有什么关系?我们的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想怎么花那是我们的事,用不着你说三道四!”
李大年也觉得自己家只出了600块钱,但是弟弟拿来了10000,他面子上过不去,他的脸色也不好看了。
吃饭时,本来李大庆家和哥哥家安排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但是哥哥和嫂子气呼呼地去了另一张桌子。
从那以后,两家的关系急剧下降,嫂子见了李大庆和妻子就扭头过去了。
本来李大庆不忙的时候经常找哥哥坐坐,有时还把去外地出车带回来的特产送给哥哥一些,但是没想到嫂子处处找茬,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僵。
不知道哥哥是否受了嫂子的影响,有一回在菜园地边上,李大庆遇见哥哥就打招呼,但是,哥哥也没有搭腔,头一低就走了,李大庆非常郁闷。
哥哥的大儿子会开大车,他在一家饲料厂开车送货,但是由于工厂经营不善,倒闭了,这个侄子闲在家里没有活干。
李大年想让侄子给自己家开车,他甚至每个月可以多开几千块钱给侄子。
但是,妻子说:“咱不去惹麻烦了,你还不知道咱嫂子是什么人?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咱是真心实意想帮他们,她还以为咱们算计她家。”
李大年想想也是,自从和嫂子有了矛盾,嫂子整天在村里飞短流长,故意破坏两家的关系。
李大庆再也不愿意去哥哥家了,那时候母亲还在,如果李大庆去了母亲家,他刚想打招呼,但是哥哥嫂子抬腿就走。
母亲唉声叹气,她对李大庆说:“大庆啊,大年是你哥,你比哥哥小,你先低低头行不?你主动和你哥哥嫂子打个招呼,合好吧!”
李大庆说:“娘,我和俺哥本来就没有矛盾,都怪俺嫂子小心眼子,她就是眼红俺家过得好,处处找茬闹矛盾,我上赶俺哥好几回,他就是不和我搭腔,我不去自找难看啦!”
母亲无言以对!
母亲去世后,需要办理母亲的丧事,本来李大庆想一个人出钱包揽所有的费用,村里提倡丧事从简,也花不了多少钱。
再说,哥哥家的日子确实过得比较紧巴,哥哥年纪也不小了,李大庆也不想让哥哥出钱。
但是,当李大庆看到嫂子当着那么多来帮忙的人面前,故意趾高气昂,甚至还有些骂骂咧咧时,他就生气了。
白公事的所有费用,在村里家族主事人的安排下,李大庆和李大年是平分的,一分一厘都不差。
亲兄弟明算账,可是分得太清楚了,亲情就淡了,李大庆的心里很不舒服,他非常羡慕那些团结和睦的兄弟们,一家人亲亲热热坐在一起多好啊!
父亲走得早,如今母亲又去世了,李大庆的心里觉得特别孤单,和哥哥家的关系又不好,他经常黯然神伤。
春天的时候,天气不冷不热的,李大庆吃过晚饭后在村外转悠,遇见了哥哥正从地里出来了。
哥哥瞅见了李大庆,他刚想折身往回走,但是李大庆一心想和哥哥合好,他一把拽住了哥哥。
兄弟俩在地头上坐了下来,李大庆对哥哥说:“哥,咱娘走了,咱兄弟俩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不要再别扭下去了,你看人家兄弟之间和和睦睦多好啊!”
看到弟弟的态度如此诚恳,李大年也表态了:“大庆啊,你说得对,这些年咱们一直别扭着,我心里也不好受,你嫂子心不坏但是脾气不好,我也说服不了她,没办法啊!”
兄弟俩坐在一起说了很多很多,李大庆掏出了500块钱,硬塞到了哥哥的手里,让他买点可口的东西吃。
李大庆知道哥哥的日子过得不宽裕,就安慰他说:“哥,以后你缺钱了就告诉我一声,我会帮你的。”
李大年点点头,他爱怜地嘱咐弟弟开大车时注意慢一点,做生意别太操心了,身体要紧。
李大年的心头热乎乎的,哥哥还是疼自己的。
到了麦收季节,李大庆家有一块麦田和李大年家的挨墒,李大庆找来了联合收割机,很快就颗粒归仓了。
让人纳闷的是,李大年家的麦子都熟得要掉穗子了,还不见来人收割。
很快,李大庆就听说哥哥病了,一家人都陪在医院里住院,哪里还有心思收麦子?
原来,李大年多年以来一直胃不好,经常干呕,好多天吃不进去饭了,他以为是天热的原因,也没有当回事。
但是,那天早晨起床后,李大年突然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上,家里人这才着急了,赶紧送到医院,一通检查下来,竟然是胃癌晚期。
李大庆知道哥哥的病情如此严重,他的心里也是非常难过,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他心疼哥哥啊!
眼瞅着一场大雨将至,如果哥哥家的麦子再不收,就得烂在地里了,那样损失就大了。
李大庆找来了收割机,帮哥哥家把麦子收好了,装麦子的尼龙袋子堆在了哥哥家的门楼子底下。
李大庆和大侄子说了麦子都收好了,让他们不用着急了,他又询问了哥哥的病情,大侄子说父亲已经几天不吃不喝了,医生让家属做好准备。
李大庆打算去医院看看哥哥,但是他想到嫂子那个样子,就愁着去了。
那天,李大庆看到嫂子从医院回来了,趁着这点空档,他赶紧开车去了县医院,见到了哥哥。
哥哥老泪纵横地说:“大庆,我快要不行了,我们兄弟见一面少一面了,人生在世,什么也不如亲情重要啊!”
“我走了后,你要多照顾你侄子啊,你事业有成,有经验,多给侄子传授一下。”
“如果你两个侄子都过上了好日子,我就放心了,大庆啊,你该帮的时候一定要帮帮侄子啊!”
李大庆连忙答应着,他说:“哥,你放心吧,以后有我吃的就有两个侄子吃的,他们都是老实勤快的人,以后我带着他们俩发家致富?”
李大庆嘱咐哥哥好好养病,临走时,他悄悄塞给了哥哥两万块钱,告诉哥哥不要让嫂子知道来看他了,否则她又生气。
哥哥非常感激,家里为他治病已经花了很多钱了,这两万块钱犹如雪中送炭啊!
那天早晨,李大庆正在家里清扫院子,突然一个邻居告诉他,哥哥去世了,从医院回来了!
李大庆手里的扫帚啪地掉在地上,他喉头发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得知哥哥去世后,李大庆的眼泪刷刷而下,虽然哥哥得病很久了,但是这一天真的来临时,李大庆还是犹如万箭穿心般痛苦。
李大庆急得在院子里转来转去,他多么想一步迈到哥哥的院子里,去送别亲人啊!
但是,他又担心如果去了,万一被嫂子撵出来,他的脸面往哪里搁?
李大庆的心里油煎火燎一般难过,他径直走出家门,来到了哥哥家附近,他急得围着院子转来转去。
这时家族里一个老人看见了,他对李大庆说:“大庆啊,你哥哥去世了,所有的矛盾恩怨就都过去了,你去送别哥哥吧!”
听了老人的劝说,李大庆点了点头,他硬着头皮进了哥哥家。
院子里站满了人,这时嫂子看到了李大庆,她虽然满脸悲伤,但是那张嘴巴还是不饶人,她连讽带刺地说:“哎吆喂,哪阵风把你这个大富豪刮来了啊,俺家办理丧事可没有通知你啊,你来干嘛?”
嫂子的表现早就在李大庆的预料中,他没有说什么,就往堂屋里走去,这时,大侄子过来了,他把母亲一把拽到了边上,说:“娘,俺爹没了,俺叔来是送别俺爹是应该的,是正理,你说这些多余的干嘛?”
李大庆来到了哥哥的灵前,他扑通一声跪下了,放声痛哭。
没想到,嫂子过来了,她一把拽着李大庆让他出去。李大庆万分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众人纷纷劝说嫂子,不要这样,毕竟李大庆是实心实意来送别哥哥的,再说亲人之间都是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哪有什么深仇大恨?
主事的人拉走了嫂子,李大庆依然非常尴尬。
这时,大侄子过来了,他突然扑通跪在了李大庆面前,泣不成声地说:“叔,感谢你来送别我爹,我爹走了,以后我们爷俩好好相处,你就是我的父辈了!”
叔侄俩都是泪流满面了。众人看着这感人的一幕,也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李大庆帮着侄子,体体面面地送别了哥哥。
办理完了白公事,主事的人开始算账给大家听,他告诉大家一共花了多少钱。
主事的人说,收的礼钱还不够办理白公事的花费,还欠外面六千来块钱。
嫂子面露难色,她手里根本没有钱了,丈夫生病住院已经花光了积蓄,她把目光投向了两个儿子,但是儿子也没有说什么,他们应该得和媳妇商量一下再说。
李大庆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了,他真诚地对嫂子说:“嫂子,你不用愁这点钱,我给添上,为了我哥花钱,我愿意!再说,我哥就花我这一次钱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嫂子没有说什么,但是她的眼睛里分明变得柔和了许多。
家族里的人都纷纷称赞李大庆有情有义,做事场面大方。
这时,大侄子才告诉了母亲,父亲在医院时,后来交的那两万块钱的住院费,当时他怕母亲生气就说是借的,其实是李大庆给的。
嫂子听了这些话,无言以对了,她红着脸慢慢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两个侄子经常去李大庆家坐坐,问问他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大侄子憨厚地说:“叔, 你帮了我们家那么大的忙,我们无以为报,但是我有力气,有需要出力的地方你就支使我一声。”
李大庆安排大侄子出了几趟车,侄子开车熟练,对货物看管得仔细,李大庆非常满意。
李大庆给侄子开出的工资比别的驾驶员多出了好几千块钱。大侄子家的日子在李大庆的帮衬下,过得风生水起。
不久,小侄子也拿到了大车证,他也给李大庆开车了。
有两个侄子在,李大庆的运输生意越来越好,红红火火的。
李大庆不由自主地感慨:上阵还是父子兵啊!
嫂子也开始登门了,她知道李大庆的妻子不太会做面食,她经常蒸上一锅热乎乎的大馒头,送到李大庆家。
这一大家人,和和睦睦的,真好!
我想说的话:
兄弟不和,哥哥百年后侄子没有请叔叔,但是叔叔主动去奔丧,这不是丢人的事,这是亲情的召唤,这是人间大爱!
李大庆和哥哥家由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矛盾,互不来往了。
但是,李大庆一直牵挂哥哥,毕竟是血脉相连的亲人啊!
哥哥去世后,李大庆主动去了哥哥家,两家人从此和好如初。
退一步海阔天空,亲人之间不要斤斤计较。
亲人之间是一场双向奔赴的心灵之旅,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家和万事兴。骨肉亲情,难以割舍!
亲情犹如日月星辰,散发着永恒的光芒。
亲情犹如夜晚的灯火,温暖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