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绿色玩具货源充足,温州哪里有批发玩具的?
人民路街心公园背后一楼!
!黄龙商贸城小商品区!这个两个地方比较集中!!!
80后童年吃过的100种经典零食?
1、跳跳糖。小时候还算是比较奢侈的零食,一点点倒进嘴里,跳跳!
2、蜜桃精。这是我们那的叫法,味道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还记得那些藏在袋子里的小勺子,很个性
3、棉花糖。其实也没多好吃,但足以满足小朋友的童心,现在也有而且还改良了,但已经没以前的那种味道了
4、无花果。记得见过的第一个可以任意封的小袋子就是这种无花果,是一种酸酸的干丝
5、果丹皮。
6、太阳锅巴。还记得那个电视上的广告,还有那个味道,那时候觉得真好吃
7、小果冻。隐约记得那个味道很淡,喜欢它的形状和颜色。
8、浇糖稀。很甜,那时候觉得浇糖艺人好厉害,不买也要在那看上大半天
10.雪人冰棍,那时候最爱吃的冰棍
11.大街小巷的爆米花
12、花生牛扎糖,还有一种大虾糖
13、小浣熊干脆面,里面还有小卡片,可是现在各类干脆面的始祖了 (这个一直是我的夜宵)
14、华华丹有的地方叫老鼠屎,有一股中药味,很怀念那个小盒子
15、奶片,还记得是高中的时候伊利又重新出了奶片,现在已经找不到从前那种方形的了
16、卜卜星,是一种膨化食品,据说现在还有,但一直没碰见过
17、大白兔奶糖,经典经典
18、桔子糖水罐头,当时佳节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小朋友的最爱
19、亲亲虾条,吃了凑字还可以中奖(亲亲好像有系列产品)
20、这个应该就是东北的孩子比较熟悉的了,儿时喜欢的糖果:不老林
21、大块糖!呵呵 吃着很粘牙,冷的时候很硬很脆,暖和了就会变软 (温州话也叫大糖)
22、经典的糖葫芦,地球人都知道
23、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张彩色的,是玉米用象蹦蹦车一样的机器弄出来的。我们那叫姜酥糖
24、喔喔佳佳奶糖
25、酸角,没有找到从前那种包装的图片
26、小时候每家都有的麦乳精和麦乳精的瓶子
27、酒心巧克力。前几天在优的良品里买了8个花了29块钱 (这个是我小时候的最爱)
29、黑悠悠儿,太怀念摘一大缸子然后倒在嘴里的感觉了
30、姑娘儿,东北叫法,很甜,没成熟的还可以挖空放在嘴里压出响来,是吃的也是玩具
31、菱角,好像是出自水里的,里面的瓤是面的 (男孩子都喜欢挖空了吹)
32、烤地瓜,香喷喷
33、烤土豆,更香喷喷
34、烤玉米,单纯的放在火上烤,不是象现在加那些调味料,干干的很香
35、毛豆
36、以前一种出去吃饭就要喝的饮料:粒粒橙
37、冬天一定要吃的冻柿子
38、还有冻梨
39、嘿嘿,这就是相声里的江米条
40、江米条的妹妹江米球
41、大大泡泡糖
婴儿用品的品牌有哪些?
世界十大婴儿用品品牌排行榜
1.强生(世界十大化妆品/护肤品牌,国家免检产品)
2.好孩子Goodbaby(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江苏名牌)
3.贝亲pigeon(于1949年日本,婴儿护理保健用品著名品牌)
4.康贝Combi(大型日资企业,成立于1994年东莞)
5.好奇(1872年美国,全球领导品牌,金佰利中国有限公司)
6.帮宝适(宝洁公司旗下品牌,全球纸尿裤领导品牌)
7.小天使(著名童车童床品牌,温州小天使玩具童车有限公司)
8.贝因美(奶粉世界品牌,国家免检产品)
9.妈咪宝贝(来自日本的婴儿纸尿裤品牌,尤佳妮生活用品有限公司)
10.贝贝佳(香港港贝奇国际企业集团旗下品牌,大型跨国公司)
问一下桥下玩具市场在哪儿呀?
梅岙下村没有教玩具市场,有教玩具企业。桥下镇教玩具市场在坦头村,经过梅岙的。从温州西站或火车站乘坐14路公交车到坦头站下车,或到温州黄龙车站坐 温州--桥下或温州--桥头的中巴车到坦头教玩具市场就可以了。
温州有摆夜摊的地方吗?
摆地摊的5个最重要的经验
听了我的这些从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可以让你的地摊生意上升10倍以上,但要记住:听了不去做是没有用!
第一:每天都尽量在一个位置上,这样你的老顾客很容易找到你,做生意不管什么行业还是老顾客重要。
第二:给你的地摊起一个好听好记有意思的名字,用大字写出来,让每一个从这里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样方便别人记住我们。
第三:只卖一个大类别的商品,比如纺织品类,玩具类,袜子类。因为如果你什么类商品都卖一点的话,就什么都不全。这样人家不管是想买什么都不需要到你这里来。如果你只卖某一个大类的东西,这样在这一类商品里面,你是最全的货,品种多,给顾客的选择空间就大,方便顾客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品种。这就是利用了市场细分和专业化的理论。什么都有,什么都不专业化就不如只做一类,而把这一类做到最专业化。
第四:每个样品上都明码写出来销售价格,用大字写清楚,用一张纸或者是木板,写明是这个城市最低的价格,坚决不还价,一分钱也不还。说到做到,长期坚持这个价格。如果需要调整价格就再写出来。这样大家就会觉得到你这里买东西货真价实,不看人要价,就会相信你,喜欢到你这里来买东西。
把价格一步降到位,要根据同类地摊和商店里一般的卖价和自己的进价做参考,基本上是在最低基础上还要再低,这样薄利多销,人才会越来越多,生意自然也会越来越好。比如,一双袜子大家一般卖2.5元,进价是1.2元,你就卖1.6或者是1.8元。不要抱着没有50%—100%以上的利润不卖。你不卖你就不赚,你便宜卖了不管赚多少都是你赚的,比死抱着货好。最重要的是你卖的便宜需要让大家都知道,让现在不买这个东西的人也要知道,这样他们需要买的时间就会主动来找你的。
第五:做小生意的人开始往往都不怎么敢进货,总是怕进多了卖不掉会积压。其实这样想是大错特错的。不信你们可以看看那些老做生意的人,他们的摊子上总是货物很多很满。这是因为有一个规模效益在起作用。俗话说:不怕不卖钱就怕货不全。还有一句说的是:百货中百客。你一共就进几十块钱的货,摆在那里也不好看,人家一看就知道你不是专业的。挑选的余地小,想买一个东西,人们总是想在一万种款式里面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