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书店的货源在哪里进货,开书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要想经营好书店,必须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要想开一家实体书店,必须先到书店所在地的新闻出版局或是主管的文化部门申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然后再到工商局注册登记。此外,有些地方书店的经营者还要通过“出版物发行职业资格考核”。
2.采购图书时,要严格遵守以下采购原则:较新的产品优先采购;作家或图书本身的知名度高的优先采购;图书出版质量好的优先采购;品种齐全的优先采购;折扣低的优先采购。
3.要根据书店所在地段的读者特征,确定所经营图书的种类。总之,你的书店一定要有特色,不能杂七杂八,什么书都有。
4.书店的进货渠道通常有三种,出版社、图书批发市场和民营图书公司。这三种渠道对书店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出版社的供货对象首选新华书店,对民营书店的供货比较谨慎,民营书店只有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口碑,才能得到新华书店的支持。 图书批发市场对于实力较小的书店来说是条捷径,其进货、调货、退货都比较方便,只是在折扣上比较吃亏。 民营图书公司的折扣虽然非常优惠,但是可以选择的品种少,货源也不稳定,而且每次拿书的起点至少100本以上。书店最好是多管齐下,与这三种渠道都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市场行情和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货。
5.要站在买书人的立场上去经营书店。只有用买书人的眼光去观察书店,才能敏感地发现种种问题。
6.书店一定要有自己的网店。这样就可以让书店突破地域限制,拥有更多的顾客。
7.要为读者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买书的人都放松地读书。比如,我们可以把咖啡厅和书店开在一起,让买书的人可以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书。
8.可以在书店定期举办沙龙和讲座。沙龙可以围绕着某一个话题,凡是对这一话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讲座则可以针对某一本新书的内容展开。
但教辅书在什么地方进货了?
书店进货有以下几种方式。
1、出版社直接发货,出版社包括民营和国有的。也就相当于直接从厂家进货。
2、在安徽就从安徽大市场进货。里面的书店都是做批发的,全省批发,那边书全,选书就在那选。
3、你所在地方的市区也有做批发的书店。比如颍上,就可以从阜阳进货,好像集中在阜阳龙门商场。
4、可以从同城的书店进货。比如你在安庆怀宁,也可以从私人书店批发一些(适合少量的)。
书店怎么开进货渠道?
当然是去当地的批发市场看看呀。如果是苏州的话,那就去文化市场批发。
从哪里进货便宜?
一般书店都有三种进货地点,分别是:
民营书商,是民营的图书策划与发行机构。民营书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出版社的图书品种,拓宽了发行渠道,弥补了出版社发行不足的空白。民营书商提供的图书折扣相对优惠,比较灵活。但民营书商那里可供选择的图书品种较少,货源也不稳定,并且每种图书的拿货起点也比较高,一般每种图书拿货起点不少于一件。出版社,进货时,出版社都会根据书店所购图书数量、品种和结款方式的不同,给予书店不同的扣。书店要取得出版社的支持和合作,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口碑,并且还要建立起良好的商业信誉,特别是结算书款方面的信誉。图书批发市场,其批出的让利折扣比出版社稍低,它不要求书店拥有雄厚的资金,进、调、退货也比较方便。随着国家对图书批发领域的进一步放开,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批发商,可以根书店经营图书的种类,同相应的批发商建立业务联系。
在一个小镇开家书店?
今天写的特别疲劳,但是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想谈一谈,因为我从88年开书店至今。
开书店是一种情结
其实最早开书店的动机就是觉得可以一边开书店一边看书,于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开了一家叫“蓝鸟”的流动书店。那时候每周休息一天,每到周末的早上,就在学生必经之路的宿舍门口摆上一张弹簧床,铺上牛皮纸,把书摆在上面卖。
那时候学校不倡导学生经商,但是大多数时间也不制止,但也不尽然,比如有一次我的一大旅行袋书被保卫处没收了。经过找系里和学生处,最后答应还给我,回来一数数,发现少了一本,是陈醉的《裸体艺术论》,那是一本很贵的书。
开书店最后挣下来一屋子书
由于开书店要不停进货才行,而且副本量大于1本,畅销书要很多本。就算你再会精打细算,你也不知道明天以后你能卖出几本,终有一天你发现这本书开始没人买了,就成了自己的了。这样下来开书店时间一久,掐指头算一算,挣的不是钱,是需要很大空间才能存放的书。
网店之后实体书店遭灭顶之灾
我的书店后来开在北京繁华地带,一开始还很好,那时候买书的需要找卖书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卖书的知道所有的书,而读者只知道其中的部分。全国盲区很多,这样就出现“找”书的现象。有时候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不怎么好卖,只好去打纸浆。突然一个机会,这本书流行起来了,出版社还不知道。这种事情那时候不是孤证。
大约2008年前后,国内三大网商竞争流量,用了大约3年以上的时间互相竞争,实体书店的冬天来了。
为什么呢?接下来说。
为什么实体书店干不过网店
实体书店是线下模式,必需在方便读者往来的黄金地段,所以房租成本很高;而网店除了屏幕上的一张脸,他的库房可能在远郊的民居里,反正也不需要读者见面。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在开始网上书店恶战的那些年,有的6.5折进货4折销售还包运费,表面上看起来这不是有病吗?亏本赚吆喝。其实你看错了他们的精明。作为一名读者,你买到了便宜的书,可是他不只有书,还有电器、服装、食品。书是有定价的,那些电器、服装、食品的定价就呵呵了。所以你明白了,买书你省下的钱,早被一件T恤挣回去了。我就亲自经历过,一件门店同款T恤,甲网店与乙网店差100元,假如你买书多便宜了2折,你得用500元钱买书剩下的钱贴给这件衣服。
新型书店可供你参考
实体书店现在都转型了,开了咖啡吧、网吧等等,甚至有吃的东西。在大城市繁华之地,这种手段可能还行。但是在你说的小镇上就很难了。除非你经济基础很好,开书店为了情怀,不用卖书谋生,那样还可以。否则,趁早别想。假如你那么有条件,我建议你在乡镇开一个小型图书馆,属于公益事业,更好。
以上是我30多年开书店的感慨,单元对你有帮助。
(老木,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