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米肠,很多朋友可能会认为它是南韩的特色小吃。其实并不是韩国独有的。在中国,用猪香肠填充配料的做法非常流行,全国各地都有,如重庆香肠、广东香肠、东北血肠。做法大概相似,不同时期里面填的食材不一样,所以味道和名字也不一样。
米肠在中国有两个地方很受欢迎。先是东北的朝鲜族比较喜欢,然后云南迪庆未夕县的傈僳族、纳西族也很喜欢。更何况韩国虽然有米肠,但它的制作方法也是从中国传下来的。
前阵子,羽凡应邀参加了未夕傈僳族自治县的丰收节。该活动在民间原本叫杀猪节,所以顾名思义,是家家户户都要杀猪的节日。于是很自然的,我们在活动中遇到了最初的杀猪活动。猪杀了未来,还有一些后续的工作要做,比如把盐放在肉上,晒干,保存。这里
这里要和大家分享的是米肠馅。去过韩国旅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韩国的米肠馅料成分很多,猪血、糯米、绿豆芽、芹菜、萝卜、豆腐、肉丁…而未夕的米肠没有那么复杂。主要原料是糯米、猪血、猪油。
糯米泡好后,加入猪血和猪油,拌匀。
然后,将清洗干净的大肠一端用一圈竹枝撑开,再将掺有猪血和猪油的糯米倒入肠内。
注意冲洗,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容易损伤肠道皮肤。
于凡问灌肠的阿姨为什么要加猪油。他们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它是美味的。如果里面没有油,未来煮的时候就没有味道了。另一方面,加入一些猪油会使糯米更滑,更容易习惯。
阿姨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们家吃饭,把纳西族人的好客表现的淋漓尽致。
阿姨说米肠是当地的传统食品,可以保存很久。想吃的时候,可以煮熟,切成小块。也可以放锅里炒,味道更鲜美。
米肠半成品
新鲜猪血
后来我们在村里转悠的时候发现很多家都在浇水,操作程序都差不多。
晚上每桌都有煮好的米肠,味道真的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