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文采很好,说的话绘声绘色?为什么有些人的表情平淡如水?我觉得有些人的语言艺术之所以如此丰满,充满感染力,是因为他们懂得用合理的词语进行巧妙的搭配。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词语的属性,灵活运用。然而,中文中的很多单词在外观上非常相似,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它们的真实含义,并且它们经常用在错误的地方。今天我们来说两组词“不服”“不服”。希望大家能开导一下。
两个词语本意是什么?这两个词的原意是什么?
汉字“逆”,矛盾,不听话。可以说,生活中常用到“叛逆”和“叛逆”这两组词,但一不小心就会混淆。放心吧,再麻烦也经不起我们的仔细推敲。两组词都有一个“逆”字。“逆”这个词很好理解,逆和顺正好相反。是有关反抗,不服从或者背叛。有些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经常说孩子不听话就是叛逆,什么都听不进去。他们说往东走,就往西走,说要打狗,说要抓鸡。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是叛徒,我们也会用叛国这个词来形容。大部分都不是好话。
不听话,纠缠不休,关键在于“杵”和“杵”两个字。两者有什么区别?逐一分析:
汉字“忤”的解析:从心底里抵抗。
左右结构。左边是垂直中心,右边是正午。竖心表示心情和性格。部首“午”在古代与“她”连在一起。《说文解字》说,“吞者,吞之”。所以,心性的本意是发自内心的抗拒、抗拒、不顺从。例如,“权力”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向有权势的人屈服。怨恨,因冲突而发自心底的怨恨。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说文解字》原版全4卷,完整版。
¥158
买
叛逆:叛逆,不孝顺父母。历史典故(刘邦和他的父亲)忤逆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忤逆意味着叛逆和对父母的不尊重。
有一个历史故事:汉朝皇帝刘邦,是一个巍峨的皇帝,虽然最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却让人不寒而栗。据说刘邦的父亲被项羽俘虏了。刘邦居然说可以杀了他给我小菜一碟!后来当了皇帝,也不给父亲皇帝的头衔,还嘲讽他偏袒长子。在后人眼里,确实是不孝。当然,历史人物都有立功表现,如何评价每个人有不同的标准。而父母也常常把不孝的人称为叛逆者,也叫抗命不孝。
抗命之罪位列古代“十恶”之第二!严重犯罪。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受儒家思想影响。谦虚、礼貌、尊敬父母和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在古代,忤逆之罪不仅仅指不孝顺父母,还包含叛逆的意思。“抗命案”是古代封建社会“十恶”中仅次于谋反的第二大案件,可以说其性质相当严重。在古代,一旦发生严重的“抗命”案件,不仅周围的人会受到牵连,罪人也会受到“剥皮割草”、“磨骨扬尘”的惩罚。所以要遵纪守法,尊重父母。上到国家,下到我们家。
“杵”字解析:本义指圆柱形的木棍,也指脑袋又笨又太死板的人。单词“杵chǔ”的意思是左边是一个木头,右边是一个正午。杵是一种物体,一根粗一根细的圆形木棍,洗衣服的时候用来捣食物和衣服。(看起来像棒球用的木棍)因其外表傻乎乎的,常用来比喻不够聪明、头脑迂腐、反应迟钝、说话做事不灵活的人。有时候我们经常开玩笑,嘲笑说自己是“棒槌”[可爱]的人。“不听话”这个词经常说一个人太死板,太沉闷。如果一个人很笨,不听人劝,那他就是很固执。常用“杵”字。
其实“杵”这个词在很多地方方言里也是作为动词使用的。比如它给了我一个肩杵。
结论: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发现有些字看起来很像,但是因为部首的不同,整个汉字的意思也不一样。所以,只有真正理解汉字,才能更生动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汉字丰富我们的语言艺术。
本文送给热爱知识的你。加油![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