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北方方言,但纯正的东北话不是纯正的普通话。这个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即使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话为标准读音修订而来,但北京的民间语言并不是纯正的普通话,而东北话之所以接近普通话,是因为它不仅靠近全国政治中心北京,而且东北三省是近代以来北方最大的移民区。当来源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大家都能理解的共同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于是类似于普通话但不是纯正普通话的东北话就应运而生了。
其实在东北方言中,除了部分地区的平舌外,有些读音在声调上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比如普通话很多字都是发第一声,东北方言会发第二声或者第三声。这些口音大多出现在辽宁。但是,总的来说,不管东北三省的方言如何不同,只要东北三省的人一说话,山海关以南的人就能听出是东北人,因为东北人说话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东北味。但是,在这个视频中,我们讨论的不是东北方言的声调,而是东北方言中一些词语的发音。
东北人或者生活在东北的人都知道,在老东北话里,街念成“应该”,释义就变了。这个发音和南方很多方言完全一致,比如粤语、湘语、闽语、客家话、西南官话。之所以这个,是因为东北方言保留了少量的古汉语发音,在《宋本广韵》中读变。今天我要讲的是,为什么岳飞的岳在东北话里读起来很重点。比如东北人总把岳飞念成飞天,公公婆婆说要父母。这个读音其实来源于清末的一本中国小学课本。这本书被后人称为百年汉语第一书《城中梦学堂词类图解》。在本书中,岳飞的岳字读作“反角切”。什么是反向切角?这是中国古代汉字的一种注音方法。想知道一个汉字的读音,就得找另外两个汉字,一个取其声,一个取其韵。如果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发音,这叫反切。
越字是取逆字音角韵拼出来的。但如果我们按照普通话的发音,取倒字的音和角字的韵,就拼成nao(闹)。那为什么越字是倒字的音,角字的韵呢?其实在清朝之前,这个逆字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粤字的读音是逆声母Y和角韵母ao的组合,读作么,是重点音。也就是说,东北话里公公婆婆的发音,其实就是近古汉语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