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有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2022年11月2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时隔17年再度飞天的费俊龙、执着坚守24年终圆飞天梦想的邓清明、12年如一日艰辛训练换来首次太空之旅的张陆。大漠胡杨寒冬日,英雄披甲征太空。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他们将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奔向“天宫”,踏上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
作为即将入驻中国空间站的新家人,他们将和已经在太空出差半年的战友——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胜利会师”,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一张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全家福”。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十次载人飞行,他们还将在太空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
神舟十五号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2年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十五航天员乘组计划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任务主要为: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空间站日常维护维修;验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常态化运行模式。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在知天命的年纪里,邓清明终于在太空留下身影。作者:隋坤付玉梅:付玉梅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踏上飞天圆梦之旅。邓清明,这次终于做到了!此前,邓清明的名字曾多次与遗憾联系在一起——他是中国首批入选的航天员中,唯一仍在现役却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队员。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最右为邓清明神九、神十、神十一邓清明先后多次进入航天任务备份乘组,却始终未能圆梦。在经过近25年的等待之后,56岁的邓清明和神舟十五号一起,载着希望与梦想奔向太空。在知天命的年纪里,邓清明终于要在太空留下身影。这一幕,必将激励无数人坚持自己的梦想。“备份”的航天生涯2022年11月2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执行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首次公开亮相,航天员邓清明站在鲜红的国旗前,抬手与记者们打招呼,神态自若。邓清明只有讲话时,才能听出他刻意压下的激动:“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人生能有几回搏。”网络上,邓清明“备战25年终圆梦太空”的故事引发大量共鸣,无数人将此视为自己坚毅人生中的热烈况味。网友评论1998年1月5日,已担任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的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刻苦训练许多年后,他取得了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资格。彼时他还年轻,本以为会在未来几年登上太空,没想到迎来的却总是擦肩而过。刚刚起步的中国载人航天,去往太空机会寥寥无几,所有航天员都要经受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刻苦训练。评选标准更是严苛,很多科目考核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成绩相差只有零点几分。就是这零点几分的差距,让邓清明一次次成为“备份”航天员,只能眼看着队友从太空载誉归来。他只能坚持。2013年体检的时候,邓清明身体里查出一个非常细小的结石。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不管,但航天员不行。为了能够继续追寻航天梦,他接受了手术。邓清明接受治疗没想到,第一次手术没能完全取出结石,医生只能在他肾脏里埋了一根管子。邓清明与这跟管子“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也尿血了一个多月。好在第二次手术后,结石被成功取出。他感觉“自己的梦想重新点燃了”。此后,邓清明迎来了神舟十一号发射任务的选拔。那是在此之前,他离太空最近的一次,也是最遗憾的一次。备战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邓清明参加了为期33天的地面组合模拟验证1:1试验。他与队友陈冬分在一间宿舍,过了33天与世隔绝的日子。在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他们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完全模拟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的生活状态,其中还包括近乎残酷的72小时睡眠剥夺训练。最终,邓清明和陈冬高质量完成了任务,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正式执行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遗憾的是,2016年,最终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是景海鹏和陈冬,邓清明再一次接到了备份通知。邓清明清楚地记着公布名单时的场景:“听到结果后,我心里确实懵了一下,整个大厅安静得出奇,我感觉大部分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我的身上。”他什么都说不出来,愣了一会儿,转身抱住了景海鹏,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景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谢谢你,兄弟”。职业与坚守终获回报事实上,面对失败的邓清明倍感伤心。因为此前发生的一件事,错过神舟十一号任务时,邓清明本以为此生再无上天的机会了。2014年1月,上级宣布了李庆龙、吴杰、陈全、潘占春、赵传东这5名航天员停航停训的命令。这几人都是当年与邓清明一起加入中国首批航天员梯队的战友。邓清明第一次感受到年龄的压力。弟弟李清华曾对媒体说,有一段时间,他总觉得在哥哥面前提起飞天,是有些敏感的。前些年无论是在电话里,还是每年难得的一次碰面,家人们都不会主动聊起飞天的话题。直到“神十二”,哥哥主动打来了电话,告诉了他自己没能执行神十二任务的消息,“说起那个结果时,他十分坦然”。但是,即便伤心,邓清明依然出色地完成着预备任务。他记得陈全停航停训时跟他说的话:“不管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继续努力,不要放弃。”平日备战任务时不分备份和主份,邓清明的训练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与执行任务的队友都是一样的。“备战”时的邓清明要想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需要通过8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的严格考核。邓清明说:“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去执行任务的梯队。”有一次发射任务结束后,他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邓清明一直都是位称职的航天员,无时无刻不在完美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此前即便没有飞天,他也早已用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正是这样的坚持不懈与敬业爱业,让他终于等来了圆梦太空的机会。“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来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却没有准备好。”邓清明“爸爸的秘密”面对任务,邓清明能坦然接受所有得失。而在面对家人时,他却忍不住有愧。神舟十一号任务“落选”后,邓清明返回北京。西郊机场,邓清明的妻子守在那里,这是她第三次等待丈夫归来。她穿着红大衣,手捧一束鲜花——原本这应该是为庆祝“胜利”而作的准备。“你没有上,我也要穿红色的衣服去接你回来,我是要一样待遇的。”她说。看到熟悉的爱人,同样的衣服和鲜花,邓清明的心情却不同。“有一种歉疚感,但没法讲对不起,只能一直面带微笑。虽然眼里有泪水,但仰着头也不能让泪水流出来。”而当他推开家门,看到桌上摆着满满一桌饭菜和三杯红酒,妻子、女儿像欢迎英雄一样欢迎着自己归来他再也忍不住了,走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哭声淹没在哗哗的水声里。他备份了多久,家人就陪他等了多久。女儿邓满琪更是一直把他当作偶像,并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了一名航天人。1992年出生的她成绩优异,如今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邓满琪与父亲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但在过去,邓满琪也曾不理解父亲。她将这个过程写成绘本书,叫《爸爸的秘密》。邓满琪以父亲为原型参与该书写作故事中,六岁的女儿发现爸爸从空军飞行员的队伍消失了,要去当航天员。爸爸对她说,以后要从太空给她发来问候!但这是个秘密,不能告诉其他人。女儿似懂非懂地答应了。这个“秘密”一直伴随她的童年。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上初中的女儿忍不住骄傲,差点和同桌说:我的爸爸也是航天员!她没有说。她在等,等爸爸“冲出蓝天、飞到太空”,像曾答应她的那样,在太空向她问好。后来,她看到爸爸几次与飞天任务失之交臂,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飞天做准备,有时累到连筷子也拿不稳《爸爸的秘密》插画。来源:中少图书“我曾抱怨过爸爸的失败,不理解爸爸的执着。”女儿在书中写:“但在我心中,我知道爸爸一直是我的骄傲。”毕业后,女儿也成了一名航天人。她才发现,自己懂得了爸爸的秘密。这份理解与陪伴,也成为父女二人心照不宣的秘密。邓满琪与父亲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时,邓满琪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代职。“神十”发射的前几天,邓清明作为任务乘组梯队成员也来到了酒泉。按照规定,邓清明要进行医学隔离。父女俩已经一年未见了,如今共事于同一座大楼,却不能给彼此一个拥抱。邓清明和女儿约定,每天晚饭后到问天阁隔着围栏见见面。就这样,父亲在围栏里,女儿在围栏外,相距十多米。每次分开时,女儿都会对父亲说:“我们共同努力,不放弃不抛弃!”相见时难,别亦难。邓清明记得,女儿一直往前走,不愿转过身。“我能够感到孩子是哭了,那个时候我的心是酸酸的。”邓满琪也写短文记录了那时的心境。在女儿眼中,“终于看到你染过的头发里面暗藏的白发。”又过去三年。神舟十一号任务时,父女两代航天人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任务合练当天,在指挥大厅值班的邓满琪突然看见父亲出现在大屏幕上。那时的邓清明,刚刚经过33天残酷的训练。看着父亲熟练地汇报,她脑海中一下子浮现出他这些年的付出,泪水湿了眼眶。她转过身,和屏幕上的父亲合了影这是一个女儿对父亲发自内心自豪的瞬间。今夜,她又在屏幕里见到父亲了。这一次,他要飞向太空。这一刻,他们等了25年!“你只为一个信仰,坚守初心,追梦一生。”她写给父亲,“未来的半年,我在地上,你在天上。正如我小时候的约定一样,我们并肩战斗。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我亲爱的爸爸。”总监制:吕鸿监制:张建魁主编:许陈静编审:苏睿
【追梦者终圆梦,邓清明入选神十五乘组】当年并肩进入航天员大队的首批14名航天员中,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如今,他入选神十五乘组航天员!为了这一刻,邓清明为飞天准备了24年10个月,致敬每一份坚守!延伸阅读:“神十五”航天员乘组确定,备战24年的邓清明终圆飞天梦极目新闻记者丁鹏见习记者舒隆焕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由费俊龙担任指令长。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8日11时,3名乘组航天员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费俊龙费俊龙参加过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曾与聂海胜踏雪出征,搭乘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115小时32分钟,首次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一步圆满收官。邓清明和张陆都是首次参加“飞天”。1998年1月5日,邓清明和其他13名战友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批航天员,他是唯一没有执行“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此次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邓清明已经备战24年10个月。张陆则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唯一此前未执行过载人飞行任务的。张陆时隔17年,江苏籍航天员费俊龙再次飞天“再次飞天?时刻准备着!”2017年,在接受扬子晚报“面对面”栏目采访时,来自江苏昆山的英雄航天员费俊龙回答得毫不犹豫。现如今,再次飞天的时刻真的到来。11月28日上午9:00,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公开亮相,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整装待发。费俊龙时隔17年再度担任指令长。他们拟定于明天出发前往中国空间站,开启为期半年的“太空出差”,并将与神十四乘组在轨交叉驻留一周左右的时间。中国载人航天将首度实现“太空会师”。2017年4月24日,扬子晚报“面对面”栏目对费俊龙进行了专访17年前,曾随“神六”出征费俊龙1965年5月出生于苏州昆山,1982年6月入伍。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1998年,费俊龙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当年最有挑战性的,是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中的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我们在游乐园乘坐大型过山车时,常常会感到头晕眼花,这时人体承受的过载大约是自身重量的2倍。航天员平时训练一次则要求过载达到人体自重的8倍至9倍,像有800多斤重的东西压在身上。”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一飞冲天,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展开了为期五天的工作,费俊龙担任指令长,这也是我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天归来后,费俊龙曾出任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并参与到了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工作中。与此同时,费俊龙依然在接受训练。他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时刻准备出征,这是航天员的职责。“航天员训练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选拔航天员包括成绩、训练、心理各方面的评价,一天一天完整记录,这样才能判断整个过程是不是稳定。”对于太空,费俊龙从没停止过向往。他曾在神六任务结束后,接受央视专访时,回顾了自己从太空俯视地球的视角:“返回的时候,我整理完东西,看了一下我们美丽的地球。当时就在想,这么美的地方,我还会再来,我必须再来。”航天员费俊龙鲜少回乡,每次探亲都很低调从军至今,费俊龙回乡的次数屈指可数。2017年,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对儿子表示了理解,“我知道的,他工作太忙了。”有记者在费家采访时,亲眼目睹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找上门来。房地产公司想送一套阳澄湖畔300多平米的别墅,并询问费俊龙的身份证号码,要直接办房产证,被费俊龙的父亲费长宝婉言谢绝,“不能收!不能收!我们收了俊龙会不高兴的,他在家也不会收。”父亲的做法,让费俊龙感激至今,“当时父亲说,没跟我商量就拒绝了别墅,我说这个事根本不需要跟我商量。国家培养了我,我飞天是为国家做贡献,这个很正常。而且家乡人民表达心意有很多种方式,但不能纯粹是物质。”很多昆山市民对费俊龙的评价是“这个老乡给我们争了不少光”。在旁人眼中完全可以衣锦还乡的费俊龙,每次探亲都很低调,即便被问到“今年过年回不回来”,他的回答也是“还不知道”。“我能感受到家乡人的热情,但还是不想打扰别人,毕竟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在家里和亲人团聚,不能因为我的事给大家添麻烦。”2021年获聘“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去年,中国航天大会在南京举行。开幕式上,来自江苏的英雄航天员费俊龙,与人民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一道,获聘“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面对满场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专家学者、年轻力量,费俊龙发出了邀约,他说,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备战攻坚战,欢迎大家关注中国航天,追逐梦想、勇于探索,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2021年,费俊龙获聘“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说起江苏,费俊龙总是满脸骄傲,他说:“这些年,江苏发展得很快,作为家乡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每次看电视,不管是路过还是有意识的,他都会选择看看江苏的新闻。“哪怕是隔着电视,看一眼家乡的山水,江南的风貌,也总觉得能闻到家乡的气息。出来30多年了,这份情始终在心底最深处。”家乡草木,费俊龙记忆犹新。在他的印象中,昆山巴城的桥大多都是小而精的。他能记得老家的石桥,还有大片的油菜花海。“那个景色真的太美了。只可惜,从我出来当兵,已有三十多年,没有哪一次回家能赶得上油菜花开。”除了美景,最能唤起深处记忆的便是胃了,费俊龙说:“我每次回到家乡肯定是要尝尝家乡的美食。春节前后,螃蟹还是有的,江南水乡的年货比如咸肉、咸鱼、咸鸡、肘子,挂在家里能挂一排,很有过年的感觉。”神十五、神十四乘组即将“太空会师”17年前誓言“我必须再来”的费俊龙,这一次要在太空呆上整整半年。如果一切进展顺利,预计在11月29日晚,搭载3名航天员的神十五飞船将由长二F遥十五火箭发射入轨,船箭分离后,飞船将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十五乘组中,费俊龙是第二次执行航天任务,邓清明和张陆都是首次进入太空。尤其是邓清明,已经为了自己的“太空梦”备战了24年,终于在2022年成功圆梦。此行,神十五乘组与神十四乘组将实现中国首次“太空会师”。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交叉驻留一个星期左右,进行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第一次在轨工作交接。神十四乘组返回后,神十五乘组将接过空间站建造的“最后一棒”,最终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11月29日的发射,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最晚”的一次载人飞行。在神十五任务以前,“最晚”的一次载人飞行是神十一任务,任务船箭于2016年10月17日07:30发射升空,当时处在深秋时节。这也意味着,2022年的春节,费俊龙将和伙伴们一道在太空度过。不过不要紧,素来“粮草先行”的中国航天团队,已经将乘组的太空所需提前半个月送进了空间站。11月12日10时03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满载货物、昂首起航,于12时10分顺利实现了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快速交会对接,为6位航天员乘组送上来自地球母亲的家乡货,其中就包括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必备品,还有专门为航天员准备的春节大礼包,以及两个乘组在空间站进行交接的礼物。航天员们的太空春节会很精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校对王菲神十五航天员同框集体亮相简历公布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定了: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