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你知道吗?
和鸟类相比,我们人类其实是“色盲”,因为我们看不到紫外线的颜色,但是鸟类可以!对我们来说平淡无奇的鸟,在鸟的眼里可能是耀眼的。
但是!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是不同的,但他们看不见的红光,我们却能看见。发生了什么事?
狗其实看不到红绿灯的颜色。与人类相比,狗其实是“色盲”,看到的颜色比人类单调得多。
我们看到的导盲犬领着主人过红绿灯。其实它们看不懂红绿灯,只能和主人一起过斑马线。其中,主人会向导盲犬发出询问信号,“我们可以走了吗?”导盲犬会依据周围的交通状况等判断路况是否安全。如果确认安全,他们会带业主前去,如果不安全,他们会继续等待。
而且盲人过马路的时候,也不是让导盲犬拉,而是会举手示意周围车辆看到导盲犬和盲人后,连绿灯都停下来让盲人先过。
狗是“色盲”,因为它们的眼睛里只有两种视锥细胞,也叫二色性视觉。
视锥细胞是帮助我们看到颜色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人眼的视锥细胞有三种,分别是红、绿、蓝。如果缺了其中一个,就是色盲,比如红绿色盲,蓝绿色盲。如果三种视锥细胞都缺失,就是色盲,看不到颜色。
狗和人类不一样。狗的眼睛里只有两种视锥细胞,它们缺少接受红色光子的视锥细胞。这类似于人类世界的“红绿色盲”,无法区分红色和绿色。
事实上,在哺乳动物家族中,大多数动物都像狗一样是“色盲”,比如老虎。在我们眼里,老虎的毛是橙色的,但在老虎眼里,它们是“绿色”的。躲在灌木丛中就相当于穿上了一件天然的“迷彩服”,它们可以用自己的毛发悄悄接近猎物。
人类是母乳喂养家庭中的“少数个体”。大约20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复制的错误,意外地多出了一个绿锥细胞的副本,识别出的光波波长相差30纳米,导致一个负责探测绿光,一个负责探测红光,还有原来的蓝锥细胞,让人类看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但我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与鸟类相比,人类也是“色盲”。
事实上,大多数鸟类都有“四色视觉”。除了红色、绿色和蓝色,它们还能看到紫外线。也就是说,在鸟的眼里,世界远比我们看到的精彩。也许对人来说它看起来像一只黑色的乌鸦,但对鸟来说它看起来像一只色彩鲜艳而美丽的鸟。
为什么鸟类看到的世界远比人类丰富?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追溯到1亿年前恐龙统治的时期。
恐龙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地面上的大部分小生境都被恐龙垄断了。从天上飞下来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大概都是恐龙。因为生活在阳光下,对视觉要求更高,能看到很多颜色的个体才能有生存优势,所以基因被保留了下来。
鸟类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它们继承了恐龙的四色视觉,所以除了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还能看到紫外线的颜色。
大多数哺乳动物之所以只有双色视觉,主要是因为在恐龙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哺乳动物被降为二流角色,只能生活在夜晚或者洞穴里。对颜色的要求本来不高,但增加了对嗅觉和夜视的依赖。
6500万年前,第五次大灭绝后,需要大量能量的非鸟类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开始崛起。虽然此时的哺乳动物成为了新一代的霸主,生活在阳光下,但从双色视觉进化到四色视觉需要多次基因突变,也是通过自然选择才得以保存。当前大多数哺乳动物还没有进化出四色视觉,只有少部分生物进化出三色视觉,人类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保留三色视觉的原因,大概与古猿在树上的生活有关。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过去,猿生活在树上,吃植物果实、嫩叶和嫩茎。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眼睛经历了一次基因突变,意外地获得了红色的视锥细胞,也就是能够看到红色,这让猿类获得了独特的生存优势,因为它可以看到树上的哪个果实成熟了,成熟的果实含有很多的能量,所以基因帮助了人类生存,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并代代相传到整个种群。
据说也有少数人在进化过程中偶然拥有四色视觉,可以看到紫外线的存在。但是,这个的人毕竟是少数,不是主流。当前,人眼仍然是三色视觉。与鸟类相比,人类确实是“色盲”。
不过,鸟类应该不会高兴,因为科学家推测皮皮虾应该有16种颜色的视觉,而与皮皮虾相比,鸟类也是色盲。
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在皮皮虾眼里,这个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鸟类# #动物# #科普#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