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贡茶,现有陈年普洱茶中的独特产品,产于普洱市,并非那个厂家的独特产品。生产厂家或成品加工厂为普洱贡茶厂。
金瓜贡茶的制作始于清朝雍正七年的1729年。当时的云南巡抚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今宁洱镇)建立了贡茶厂,精选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制成团茶、散茶、茶膏向朝廷进贡。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说:“普洱茶分为大、中、小三种。大的是五斤一组,比如头型的,叫头茶。年年进贡,百姓得之不易。“据说制作人头贡茶的茶叶都是未婚少女采摘的,而且都是一级芽茶。一般是先把采摘下来的芽茶放在姑娘怀里,积攒到一定量,再拿出来放在竹篮里。这种芽茶经历长期存放会变成金黄色,所以头贡茶也叫“金瓜贡茶”或“金瓜头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有陈年普洱茶中的独特产品。港澳台茶界称之为“普洱茶皇”。这种茶的制作始于清七年(1729年),选用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制作团茶、散茶、茶膏龚景朝烟。金瓜贡茶或金瓜头贡茶,据说是未婚少女采摘的上等芽茶。一般是把采摘下来的芽茶放在姑娘怀里,积攒到一定量,再拿出来放在竹篮里。这种芽茶经历长期存放会变成金黄色,所以头贡茶也叫金瓜贡茶或金瓜头贡茶。它的制作时间已经超过200年了。该产品的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和初制均来源西双版纳的益邦茶山。
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了两吨多的贡茶。有些是金瓜贡茶。据中国茶人协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王玉峰先生的《普洱茶与清朝》一文介绍:“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的茶仓里,仍有数吨清朝遗留下来的贡茶,其中还有金瓜贡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经手清宫贡茶2吨多。1963年10月23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茶厂看到了这些陈年贡茶。金瓜团茶大如西瓜(略扁),小如网球、乒乓球。茶叶呈棕黑色,不霉烂,保存完好。茶球表面有勒紧布纹的痕迹,说明茶叶是用布包紧揉搓晾干的。我曾经选了一个大的普洱茶团,用秤称了一下,5.5斤。清代被认为是5斤重的团茶…60年代初,茶叶产量减少,国内市场不足。故宫的这批普洱茶,经历破碎过筛,装进散茶卖了。1992年11月13日,我在政协礼堂见到了故宫老专家单士元先生。我问的是故宫的贡茶。据报道,仍有金瓜贡茶和茶膏的样品。“据说有专家拿了一些这种金瓜贡茶的样品,评论是:“汤色,茶老淡。”这正好印证了邓世海先生的一句话:“金瓜贡茶的品鉴专家,大部分都是公认的无味,是金瓜贡茶中的极品。“金瓜贡茶,现存实物,据专家考证已有200多年历史。
这个茶厂或者成品加工厂是普洱贡茶茶厂,原料和初级系统是西双版纳的益邦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