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和频率同步练习(分析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数据3、1、5、1、3、4,数据“3”出现的频率是()
a、1B、2C、3D、4
2.我校学生会成员的年龄如下:出现最频繁的年龄是()。
a、4B、14C、13和15D、2
3.一次数学测试后,张老师统计了班里50个同学的成绩,其中70分以下的占12%,70-80分的占24%,80-90分的占36%。9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
a、13B、14C、15D、28
4.给定数据:10,8,6,10,8,13,11,10,12,7,9,8,12,9,11,12,9,10,11,10,那么频率为4的一组是()。
a、5.5~7.5B、7.5~9.5C、9.5~11.5D、11.5~13.5
5,某校有300名学生参加毕业考试,其中180人数学成绩在100-110之间,那么100-110之间的频率是()。
a、0.6 B、0.5C、0.3D、0.1
6.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属5组,第一、二、三、五组的数据个数分别为2、8、15、5,那么第四组的出现频率为()。
a、15B、20C、25D、30
7、某校女生占该校总人数的40%,某校女生占该校总人数的55%,则女生人数()
A,A校比B校多B校,A校和B校一样多C,A校比B校少D,是不确定的。
8.已知一组数据包含20个数据:68,69,70,66,68,65,64,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如果分成5组,那么就是64。
a、0.04B、0.5 C、0.45D、0.4
9、甲校男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乙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那么甲校和乙校女生人数的比较是()
A,A校比B校多,A校比B校少,A校和B校一样多,A校和B校一样多。
10、已知在一个样本中,有50个数据落在五组中,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20和5,那么第四组的出现频率是()。
a、0.1 B、0.2 C、0.3D、0.4
11.共有40个数据,分为6组。第一至第四组的频率分别为10、5、7和6。第五组占10%,第六组占()。
a、25% B、30%C、15% D、20%
1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40条数据分别归入4组,第一、第二、第四组的数据个数分别为5、12、8,那么第三组的出现频率为()。
a、0.375B、0.6C、15D、25
13、下列各数:π,, cos60°,0,, 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13.下列数字:π,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a、20% B、40%C、60% D、80%
14.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该组内的频率是()。
a、50B、30C、15D、3
15.四大经典小说知识竞赛成绩统计如下:91-100分的获胜者,那么获胜者出现的频率是()。
a、35% B、30% C、20%D、10%
二、填空题(共5题;共5分)
16、一次数学考试,100个学生中有25个得了优秀,那么优秀数出现的频率是_ _ _ _ _ _。
17.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属于5组,第一、二、三、五组的个数分别为2、8、15、5,那么第四组的出现频率为_ _ _ _ _ _ _ _ _。
18.依据课外阅读兴趣的不同,把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分成三组。如表所示,表中A的值应为_ _ _ _ _ _ _。
19.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某棉纺厂随机抽取了20根棉纤维进行测量。它们的长度x(单位:mm)的数据分布如下,所以棉纤维长度的数据在8 & lex < 32范围内的频率是_ _ _ _ _ _。
20、某校对初中学生开展的四项课外活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每人只参加其中的一项活动),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依据图示所提供的样本数据,可得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是________ 20.一位校对人员对初中生开展的四项课外活动(每个学生只参加其中一项)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依据图中提供的样本数据,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是_ _ _ _ _ _ _。
三、答题(共6题;共30分)
21.有30张牌,面朝下。一次抽一张牌,放回原处。洗牌后再抽。抽红心、黑桃、梅花、方块的频率依次为20%、32%、45%、3%。试着估计四种颜色中每种颜色有多少张卡片。
22.在一项有关18-35岁年轻人每天发微博数的调查中,设一个人的“平均每天发微博数”为m,并规定当m & ge10点时为A级,5&时;乐;m < 10时为B级,0&时;乐;当m < 5时为c级,当前随机抽取30名符合年龄条件的年轻人,开展一项有关人均发微博数的调查。年轻人日均微博条数的数据如下:11 106 15 9 16 13 120 828 10 17 13 757 312 107 11 368 14 15 12(1)样本数据为a级(2)试估计1000名18-35岁的“日均微博条数”为a级的年轻人的数量.
23.有一天,一个班在音乐课上学了《感恩的心》这首歌,班长从歌名上有了主意。于是,就“每年过生日时,你会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妈妈说‘谢谢’吗”这个问题,对该校初三的3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在本次抽样调查中,您回答“否”的频率如何?频率是多少?(2)请选择一个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3)估计全校3000名学生中,有多少人在生日那天用言语或其他方式感谢过母亲?
24.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某执法部门近期对某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抽检,随机抽取了20种包装食品,并列出下表: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中,“食品质量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率是多少?(2)如果这家超市销售1300种包装食品,请估计有多少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
25.思考题:在对某地区人口样本的统计分析中,各年龄段(年龄为整数)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依据此表回答以下问题:(1)样本中60岁以上(含60岁)人群出现的频率是多少?(2)如果这个地区有8万人,请估算60岁以上(含60岁)的人口,以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
26.某校八年级男生150人,随机抽取30名男生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始日进行“引体向上”测试。下表是测试结果的记录(单位:个):
(1)我们已经列出了频率分布表,画出了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为了让体育老师对整个考试情况一目了然,请选择合适的统计表或图表对以上数据进行组织和表示;(2)观察分析(1)中的统计表或图表,请从中写出两条信息:(3)规定八年级男生四个及以上引体向上合格。如果学校要对没有资格做“引体向上”的男生提出锻炼建议,那么这个建议应该给八年级多少男生?
答案分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B【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法:∵数据3,1,5,1,3,4,数据“3”出现两次,&;there4数据“3”的频率是2。故选:b .【解析】依据频率的概念,频率是符合条件的对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
2.【答案】B【考点】频次【解析】【答案】解法:依据表格,14岁人数最多,所以频次最多的年龄是14岁。所以b .【解析】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率,所以结合表格可以得出出现频率最多的年龄。
3.【答案】B【考点】频次【解析】解法:90分及以上频次为:1-12%-24%-36% = 28%,∫班里有50个学生,& there490分以上的人数为:50 &;时代;28% = 14.所以b .【解析】先找出90分以上的频率,然后依据频率=频率&;时代;数据求和解决方案。
4、【答案】D【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法:5.5 ~ 7.5组中的6,7,频率为2;7.5 ~ 9.5组有8,8,9,8,9,9,频率为6;9.5 ~ 11.5组有10,10,11,10,11,11,10,频率为8;11.5 ~ 13.5组有13,12,12,12,频率为4。所以选d .【解析】找出四组中的数字,判断频率,就可以做出判断了。
5.【答案】A【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法】解法:频率= 180 &除;300 = 0.6.所以选a .[分析]按频率=频率&;分;数据总和就可以求解了。
6.【答案】B【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法】解法:50 ~ (2+8+15+5) = 20。那么第四组的频率是20。所以b .【解析】每组数据的个数就是每组的频率,50减去第一第二。
7.【答案】D【考点】频次【解析】【解答】A校学生人数非常多。B校学生人数很少的时候,A校女生多,可能和B校一样多,A校学生人数少的时候,B校女生多,所以选择d【解析】依据频率,是频率与数据总和的比值。
8、【答案】D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依据题意,发现数据中在64.5﹣66.5之间的有8个数据,故64.5﹣66.5这一小组的频率=0.4;故选D.【分析】依据题意,找在64.5﹣66.5之间的数据,计算其个数;再由频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可得答案.8.【答案】D【考点】频数和频率【解析】【解答】依据题意,发现64.5-66.5之间的数据有8个,所以这组频率为64.5-66.5 = 0.4;所以选d .【解析】依据题意,找出64.5到66.5之间的数据,并计算其个数;那么通过计算频率就可以得到答案。
9.【答案】D【考点】频率【解析】【解答】由于两校学生总数未知,无法计算出各校男女生人数,因此无法确定两校女生人数,故选:D .【解析】依据总数&;时代;女生百分比=女生人数可以计算比较。
10.【答案】D【考点】频与频【解析】【答案】解法:从题意来看,第四组的频率是20 & divide50 = 0.4.因此,d .[分析]按频率=频率&;分;总计算。
11、【答案】D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第5组占10%,∴第5组的频数为40×10%=4,∴第6组的频数为40﹣(10+5+7+6+4)=8,故第6组所占百分比为=20%.故选D.【分析】有40个数据,第5组占10%;故可以求得第5组的频数,依据各组的频数的和是40,即可求得第6组的频数,利用频数除以频率即可求解.11.【答案】D【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答案】解法:∵组5占10%,& there4第5组的频率为40 &;时代;10%=4。there4第六组的频率是40 ~ (10+5+7+6+4) = 8,所以第六组的百分比是= 20%。所以d .【解析】有40个数据,第五组占10%;所以可以得到第五组的频率,依据每组频率之和为40,可以得到第六组的频率,用频率除以频率即可求解。
12.【答案】C【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答】第三组频率为:40-5-12-8 = 15。所以c .【解析】可以用总数据减去其他三组的数据来求解。
13、【答案】B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无理数有π,共2个.则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100%=40%.故选B.【分析】依据无理数的定义首先确定无理数的个数,然后利用频率的定义求解.13.【答案】B【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法】解法:无理数有π、&;时代;100% = 40%.所以选b .【解析】先依据无理数的定义确定无理数的个数,然后利用频率的定义求解。
14.【答案】B【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法】解法:频率:100 &次;0.3=30,所以选择:b .【解析】依据频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频率&;分;总数据,可用频率=频率&;时代;总数据。
15、【答案】C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依据题意,得共有2+8+6+4=20(人)参加竞赛;其中有4人是优胜者;故优胜者的频率是=20%.故选C.【分析】首先依据表格,计算其总人数;再依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15.【答案】C【考点】频次【解析】【解答】依据题意,参赛人数为2+8+6+4=20(人);其中四个是赢家;所以中奖频率= 20%。所以c .【解析】先依据表格计算总人数;然后依据频率=频率&;分;总数被计算出来。
其次,填写空
16、【答案】0.25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优秀人数的频率:=0.25,故答案为:0.25.【分析】利用优秀人数的频数÷总人数可得优秀人数的频率.16.【答案】0.25【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答】杰出人物的频率:=0.25,所以答案是:0.25。【解析】使用频率优秀的人&;分;总人数可以得到优秀的人的频率。
17、【答案】0.4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第四组的频数为:50﹣2﹣8﹣15﹣5=20,第四组的频率是:=0.4,故答案为:0.4.【分析】首先计算出第四项组的频数,然后再利用频数除以总数可得第四组的频率.17.【答案】0.4【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答】第四组频率为:50-2-8-15-5 = 20,第四组频率为:=0.4,所以答案为:
18.【答案】7【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法】解法:∵1∶20% = 80%,&;there4(16+12)& amp;分;80% = 35 & amp;there4a = 35 & amp时代;20% = 7.所以,答案是:7。【解析】首先依据每组频率之和等于1的事实,求出第一组和第二组频率之和,然后求出数据总数,从而得到A的值。
19、【答案】0.8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是:2+8+6=16,则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率是:=0.8.故答案为0.8.【分析】先求得在8≤x<32这个范围的频数,再依据频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19.【答案】0.8【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法】解法:At 8 & lex < 32的范围的频率是:2+8+6=16,那么它在8 &;乐;x < 32范围内的频率为:= 0.8。所以答案是0.8。【解析】先在8 & le处找频率;x < 32范围内的频率可以依据频率的公式求解。
20、【答案】0.3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解答】解:数据总数=15+30+20+35=100,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数为30,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为:=0.3.故答案为:0.3.【分析】依据条形图计算数据总数,再找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数,依据频率=计算即可.20.【答案】0.3【考点】频率【解析】【答案】解法:总数据=15+30+20+35=100,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为30,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为:随便算算。
第三,回答问题
21、【答案】解:依据分析,可以估计其中有红桃约为6张,黑桃约为10张,梅花约为14张,方块约为1张.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分析】由公式频率=, 即可计算:抽到红桃的频数=30×0.20=6张;方块的频数=30×0.03≈1张;黑桃的频数=30×0.32≈10张;梅花的频数=30×0.45=13张.21.【答案】解法:依据分析,可以估计出红心6张,黑桃10张,梅花14张,方块1张左右。【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析】由公式frequency =,可以计算出:画红心的频率= 30 &;时代;0.20=6张;平方的频率= 30 &;时代;0.03 & amp无症状;1件;黑桃的频率= 30 &;时代;0.32 & amp无症状;10张;梅花频率= 30 &;时代;0.45=13张。
22、【答案】解:(1)m≥10的人数有15人,则频率==;(2)1000×=500(人),即1000个18~35岁的青年人中”日均发微博条数”为A级的人数为500人.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分析】(1)先找出数据中A级的频数,用频数÷总数即可求得频率;(2)用总人数×频率即可估算A级的人数.22.【答案】解决方法:(1)M &;葛;10个中有15个人,所以频率==500(人),即1000个18-35岁的年轻人中,“微博日均文章数”为A级的人数为500人。【考点】频率与频率【解析】【解析】(1)先在数据中找出A级的频率,用频&除;频率可以通过总数得到;(2)用户总数&;时代;频率可以估计出a级的人数。
23、【答案】解:(1)说”否”的有21人,故频数为21,频率=21÷30=0.7.(2)说否的有21人,说是的有3人,说有时的有6人.(3)是、有时的频率=,∴全校3000名同学中,在过生日时,曾经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向母亲道谢的人数=3000×=900人.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分析】(1)数出回答否的人数,就是频数,频数除以30就是频率.(2)可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3)计算出是、及有时的频率,然后依据频数=总数×频率即可得出答案.23.【答案】解法:(1)有21个人说“不”,所以频率为21,频率为21 &除;30 = 0.7.(2)说没有的有21人,说有的有3人,说有时的有6人。= 900人。【考点】频率频率【解析】【解析】(1)统计回答没有的人数,即为频率,频率除以30即为频率。(2)可以用条形图来描述。(3)次数;频率可以给出答案。
24、【答案】解:(1)∵这次抽样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数是0+2+3=5,∴频率为 =0.25;(2)1300×=260种.答:约有260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分析】(1)首先求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食品质量为合格以上(含合格)”的数量,然后依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得出结果;(2)首先求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有害或有毒”的频率,然后依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得出答案.24.【答案】解法:(1)∵本次抽样中,“食品质量合格以上(含合格)”的频率为0+2+3=5,&;there4频率=260。答:大约260种包装食品是“有害或有毒的”。【考点】频次【解析】【解析】(1)先找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食品质量合格以上(含合格)”的数量,然后按频次=频次&;分;数据结果的总数;(2)先得出随机抽样的20种包装食品中“有害或有毒”的出现频率,再按照估计样本总体的思路得出答案。
25、【答案】解:(1)依据题意,得:样本中年龄在60岁以上(含60岁)的频率是=0.16;(2)依据(1),得:80000×0.16=12800(人). 【考点】频数与频率 【解析】【分析】(1)依据表格,求得总人数,再依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2)依据(1)的结论,能够用样本估计总体.25.【答案】解法:(1)依据题意,得出样本中60岁以上(含60岁)人群出现的频率= 0.16;(2)依据(1),80000 &;时代;0.16 = 1.28万(人)。【考点】频率和频率【解析】【解析】(1)依据表格得出总人数,然后依据频率=频率&;分;总数,要计算;(2)依据(1)的结论,可以用样本估计总体。
26.【答案】解决方法:(1)选择一个条形图。
(2)获得的信息如:成绩为五个的有3人,占10%;成绩为2个的人数最多.(3)(4+10+7)÷30×150=105(名).【考点】频数与频率,条形统计图 【解析】【分析】(1)按学生成绩的个数统计,发现:1个的人有4人,2个有10人,3个有7人,4个有6人,5个有3人.依此画条形统计图;(2)符合题意即可,答案不唯一;(3)用样本中的不到4个的学生人数的频率乘总数.(2)获得的信息如下:3人打五分,占10%;两个年级的人数最多。(3) (4+10+7)&;分;30 & amp时代;150=105(姓名)。【考点】频数频数,条形图【解析】【解析】(1)依据学生成绩人数统计,发现一中4人,二中10人,三中7人,四中6人,五中3人。相应地画一个条形图;(2)能满足问题的含义,答案不唯一;(3)总数乘以样本中少于四个学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