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计算是依据图纸中“直线和曲线列表”提供的数据计算道路中桩的坐标,然后与图纸中提供的“逐桩坐标表”进行比较。如果差不多,则说明平曲线输入参数正确,可以计算边桩等构筑物的坐标。如果中桩坐标不同,一般是平曲线参数输入错误,需要重新核对。还有一个结果就是图纸错了,这种情况很少,但不代表没有。
直线和曲线的角度列表:
逐桩坐标表:
线元法是通过路线的起点坐标、方位、起止桩号等节点元素计算出所需坐标。交点法是依据交点要素和路线的主要要素获得坐标。
①相交法
交点:路线的转折点,路线变化的方向是两条相邻直线的延长线相交的点。以JD为代表,部分图纸上以IP为代表。看下图:
交点用于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一条曲线有一个交点。交点参数包括:坐标(X,Y),交点桩号,旋转角度值,圆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度。
教学软件(易测、双核软件、量具)输入交线法曲线元素说明:
1.QD起点坐标:
起点的坐标必须在一条直线段上,或者填写上一个交点的坐标。
2.JD相交曲线的元素:
(1)交叉桩号
(2)交点坐标(X,Y)
(3)曲线半径r
(4)第一条缓和曲线的长度LS1,如果为0,则输入0,而不是空。
(5)第二条缓和曲线的长度LS2,如果为0,则输入0,而不是空。
3.ZD终端坐标:
终点的坐标也必须在直线段上,或者填写最后一个交点的坐标。
检查数据输入是否正确:
软件生成的圆曲线要素的切线长度、外距、相交里程:注意起点里程等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如果以上数据与图纸不同,请仔细检查在有错误的交叉点输入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果输入没有错误,请考虑是否包含不完整缓和曲线,并使用公式a = r * ls检查是否包含不完整缓和曲线。如果有不完整的缓和曲线,需要用线元法计算,也叫积木法。
有些设计院给的直曲线表是整个设计线直曲线表的一部分。如果以其中一个路口为起点,有时需要修正起始里程。当然,并不是每张图纸给出的起步里程都需要修正。大部分图纸的起始里程已经被设计院修正了,所以我们在输入平曲线时需要核实。如果我们按照图纸输入起始里程,发现后面的路口里程与图纸相差差不多的数值,说明我们输入的起始里程需要修正。
通常输入起点里程。输入第二个和第三个交点后,检查第二个交点的切线长度是否与图纸差不多。如果切线长度正确,交点里程不正确,则说明起点里程需要修正。将第二个路口的里程与正确里程之差应用于起点里程,使第二个路口的里程和后面路口的里程与图纸一致。
注:适用于交点法坐标计算的平面曲线为对称或非对称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对于非普通三要素曲线,求交方法不适用。不常见的三条简单曲线,如下页JD18、JD19处的平曲线,属于不常见的三元素曲线,交点法不适用于这类曲线的坐标计算,只能用线元素法进行坐标计算。
②线元法
线元法的特点:线型随机组合,里程不连续。
线元法参数:起始里程、终止里程、起始坐标、起始方位、半径、转向。
在添加下一个线元素的时候,软件会自动把上一个线元素的终点作为下一个线元素的起点,所以在添加下一个线元素的时候,软件会自动显示起始里程,起始坐标,起始方位,当然这些数据你可以自己修改。有时软件自动生成的起始坐标和起始方位角与图纸上略有不同,可以手动修改成与图纸差不多的数据,方便减少累积误差,增加计算精度。
数据检查方法:可以依据下线元素自动生成的起始坐标和起始方位角来判断上线元素的输入是否正确。有些图形给出的方位角数据较少,因此需要每隔几个线元素检查一次方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