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对SSD寿命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如果有负面影响只能说明这家SSD厂商的设计有问题。举个例子。比如一个200G的机械硬盘和一个200G的固态硬盘,都分成2个100G的分区:C和D盘。然后一直往C盘写东西,D盘完全不用。这种情况下,对于机械硬盘,确实有100G的物理空间被浪费了,从来没有东西写进去。但是对于固态硬盘则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固件(firmware)会动态的把0~100G的逻辑地址(LBA, logical block address)映射到整个200+G物理空间上(200+G而不是200G,是因为SSD的真实容量都是大于标称的容量的,因为需要多余空间来腾挪数据方便后台的碎片整理)。所以不会像机械硬盘那样,只写其中100G的物理介质,导致这100G先挂掉。更加反直觉的是,只写其中100G而另外100G完全不写反而会延长SSD的寿命(寿命定义为SSD挂掉前写进去的总数据量)。在存储领域有个冷热数据的概念(cold and hot data,不太清楚中文文献里一般怎么翻译的)。在上面的例子里,不停被写的那100G逻辑地址就属于hot LBA,另外100G的逻辑地址就属于cold LBA。各个SSD厂商在固件里都会有或多或少,或好或效果一般的算法去区分hot/cold data并区别对待。而冷热分明的使用情况在对冷热数据分别对待的前提下,写放大(WAF,write amplification factor)比 完全等概率随机的写全盘任何LBA 的情况 要小,所以寿命反而更长。当然如果SSD里没有任何区分冷热数据的能力,而用户使用情况又存在明显的冷/热数据,那么对寿命确实会有负面影响了。但是这个和你分区不分区没有关系。你D盘的第一个512字节的数据块(logical block),分区了,它的LBA就是100G/512 + 1, 不分区,还是100G/512 + 1,不受影响的。最后,上面的其实都是废话。对于普通用户,不要高估自己制造数据的能力。你基本上没可能给一块SSD制造足够的擦写(PE)次数导致SSD里的NAND flash老化而挂掉。去年Flash Memory Summit上有一个很有趣的报告。一个企业级存储服务器制造商追踪产品里的SSD使用情况得到的数据是,97%的企业级SSD用户一天写不到0.2个PE。至于普通用户只会更少。固件有bug或者SSD里某个flash芯片是出厂检测时漏网的残次品或者你屋子里湿度太高导致电路某个原件出了问题之类的原因导致SSD挂掉的概率可能都比SSD被写挂的概率要大得多。结论就是想分区就分区,不用担心寿命。更一般的结论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多关注速度,少关注寿命。 现在Shingle 叠瓦 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机械硬盘,所以这个例子只适用于现在的部分机械硬盘和以前的机械硬盘。 这里我一开始记错了结论,后来查了下原始的报告 “All-Flash Arrays Require Scalable, CostEfficient Software-Defined Architectures” by Shachar Fienblit,发现是97%企业级用户一天写不到 0.15*SSD总容量 的数据量,但是,这个是写放大之前的数据,写放大之后大概相当于一天把整个SSD擦写一遍。但最便宜的企业级SSD一般也是按照 写放大前 1天写满整个SSD 来设计的,所以这个数据量还是很小的。消费级SSD的情况实在找不到数据,但应该是类似的
机械硬盘时代走来的朋友们一般都会倾向于把硬盘分成多个分区,然后通过卷标给不同分区设置各自用途。如今固态硬盘逐渐取代传统机械硬盘,已经成为装机的首选。然而,懂电脑的人都说SSD固态硬盘建议不要分区,究竟怎么回事?
在SSD固态硬盘诞生之初,由于闪存芯片成本过高,SSD固态硬盘的容量也不大,价格常人也较难承受,未能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而如今不一样了,闪存芯片成本的不断下降,工艺的不断提升,SSD固态硬盘容量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如今安装SSD固态硬盘的用户增长速度惊人,大有替代传统机械硬盘的趋势,成为装机首选。
在机械硬盘时代,通过硬盘分区可以更好的管理文件,将不同的文件分开管理,如果电脑系统崩溃需重装系统,这个时候就会影响硬盘文件的存储。装系统的时候会对系统所在的分区进行格式化,如果有分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文件存储的问题。
然而,如今固态硬盘逐渐取代传统机械硬盘,已经成为装机的首选。很多懂电脑的人却建议SSD固态硬盘不要分区,究竟怎么回事?
固态硬盘最大的优势在于读写速度明显优于机械硬盘,是传统机械硬盘的2-3倍,能够显著提升电脑开关机速度、系统流畅度,读取速度快就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缺点就是固态容量偏小。一般来说,固态硬盘讲究的是“少分区”的原则,一是考虑到预留空间问题,另外小容量SSD分区太多容易导致分区错位,在分区边界的磁盘区域SSD性能可能受到影响。
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容量多数在128G-512G之间,目前256G左右的容量属于主流选择。虽然分区并不影响固态硬盘读写性能,但是硬盘分区后会给每一个分区留一部分备用空间,备用空间的预留会造成容量浪费。如果某个分区长期处于使用量超过90%的状态,影响垃圾回收机制,导致固态硬盘崩溃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虽说不分区有不分区的好处,分区则有分区的风险,但是,个人觉得如果固态硬盘容量大的话还是可以分个区,毕竟要是系统崩溃中毒之类的,重装系统也不会导致丢失其它盘的数据。一般来说,128GB及以下的固态硬盘建议不分区、256GB的固态硬盘则建议分1-3个分区、512GB的固态硬盘则建议分1-4个分区。当然,以后随着容量的进一步提升,可以增加分区,目前来说,还是不建议分区太多。
大家好我是大明、关于固态硬盘是否需要分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分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分区有分区“的好处,那么”不分区有不分区“的用法这个还是因人而异,我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固态硬盘并不是非得要分区不可,那么不分区也是可以使用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己经习惯了分区的用法觉得不分区非常的不习惯,那么接下来我就分别说一下硬盘不分区与分区的优缺点及使用方法!
固态硬盘不分区的使用方法其实很久以来从win98系统开始大家就习惯了把硬盘分成若干个区以便于方便管理,那么难道不分区硬盘就不好管理了吗?我看未必其实大家可以这样来操作硬盘只用一个分区C盘,那么在C盘里面分别建几个文件夹比如起一个文件夹的名字是“软件应用”,那么可以把所有的软件应用程序都装在“软件应用”的这个文件夹里面,接下来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在新建文件夹分别起名“文档”“图片”“资料”“系统备份”“驱动备份”等等,大家就可以分门别类的存入相应的文件夹里面了,最后使用GHOST备份软件把C盘做个备份、当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直接恢复GHOST系统镜像就可以把整个硬盘的内容都恢复回来了,这样一来硬盘不分区是不是也很方便呢!
固态硬盘分区的使用方法及缺点其实在DOS时代大家就己经习惯了将硬盘划分四个区或者五个区,主分区C盘用来装系统,其余的分区用来放置软件,图片、文档等,这样做确实起到了磁盘管理方便合理的作用,但是也有缺点、是什么呢?一旦系统出现问题需要重做系统的时候,只恢复到C盘的系统至于其它盘的东西很难一下子全部恢复回去,这一点就不如一个分区来的方便、那么这么做的好处就在于存入其它盘符的东西不易丢失而且易于管理,举个例子吧就相当于把鸡蛋分别装入若干个筐里面风险共担!
总结本期问答讲解了固态硬盘分区的必要性以及分别举例说明了“分区”与“不分区”的区别以及优缺点,那么我还是那个观点“固态硬盘”是可以不分区的觉得没有什么必要性,当然了也不是说将硬盘分区有什么不好,这个都在于个人的喜好程序来做、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别忘记 点赞 关注呦!大明会持续创作关于”电脑维护与应用“的作品,还请大家踊跃评论 共同进步,打开“百度APP",搜索”电脑技师大明“,有更多原创电脑知识,供大家参考,本期问答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512g固态硬盘要不要分区是不确定的,需要根据个人需求来决定。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电脑用来存放重要数据,一定要分区。如果我们的电脑是用来办公、创作这类用途的,一定要给固态硬盘分区,最少要分2个区,一个系统盘区(C盘),一个数据盘区(D盘)。我们都知道,电脑的系统,尤其是windows系统的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系统有可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如:出现频繁死机、蓝屏等等非常严重的情况。此时,我们一般都会选择重装系统,如果电脑的硬盘没有分区,一旦重装系统,硬盘里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我们辛辛苦苦创建好的作品数据,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如果我们给硬盘分了2个区,就算系统盘(C盘)被重新安装了系统,也不会影响到D盘的数据,而且,我们还可以把系统盘最佳状态通过ghost备份到D盘,等系统出问题时,随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
对于固态硬盘,不建议分区的主要原因是:1. 固态硬盘的寿命有限。由于固态硬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写入/擦除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这些操作会导致闪存芯片的寿命减少。分区会增加硬盘的写入/擦除操作次数,从而可能缩短其寿命。2. 固态硬盘的性能不受分区影响。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主要取决于控制芯片和闪存芯片的性能,而不受分区影响。因此,分区不会对性能带来显著的改善。3. 系统管理更加方便。不分区的话,系统管理将更加迅速和方便,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管理多个分区。4. 容量有限的固态硬盘分区可能导致分区错位,在分区边界的磁盘区域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此外,分区后会给每一个分区留一部分备用空间,这会造成容量浪费。总的来说,对于固态硬盘,尤其是小容量固态硬盘,不建议分区。如果必须分区,应尽量减少分区数量以延长其寿命和提高管理效率。
笔记本,2块固态硬盘,都是1T
以上为题主的问题及问题描述。
在说固态硬盘分区好还是不分区好之前,我先说说为什么固态硬盘一般不建议分区,这个原理是什么。
我们知道固态硬盘是用芯片存储数据的,所以固态硬盘是有寿命的,就是可擦写的次数,如果硬盘不分区,空间越大,那么固态硬盘中某个芯片写入和擦除的机率就越小,反之 ,硬盘分区,空间越小,某个芯片写入和擦除的机率就越大,所以就会降低使用寿命。
同时,固态硬盘分区越多,每一个分区都会预留一定比例的备用空间,这样就会减少硬盘空间的利用率。
所以,固态硬盘就流行一种说法,就是不建议分区,当然这也很最开始固态硬盘容量都很小有关系的,本来就小,所以没有分区的意义。
回到题主的问题,两块1T的固态硬盘还是要分区的,不然很不方便管理。
分区时每个分区大小在200-500左右就可以了。
简单实用,清晰明了,专门系统讲解电脑知识,软件使用技巧,欢迎关注。
李老师简介:创办电脑学校,专职从事电脑教学二十余年。
假设你使用的是256g,或者是128g固态硬盘,仅仅只是安装系统,用于提升系统运行速度或者安装部分小的对运行空间占用不多的软件,那么是不需要分区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无论是256g或者是128g,都需要使用assd或者在安装系统时对硬盘进行4K对齐,这样有利于读写速度的提升以及系统运行或者是软件运行速度的提升
而作为你使用的1 TB固态硬盘,假设安装的是WINDOWS 10系统那么C盘空间预留100g到120g就足够使用最小分配80 GB,这里就考虑的是WINDOWS 10系统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自动更新和自动安装更新包对空间的占用
为什么要分区?一方面区分与软件与系统安装在一起后期删除软件,或者是其他操作误删系统重要文件,导致系统出错运行软件出错,甚至蓝屏的可能性发生
另一方面,可以将其它资料保存C盘之外的其他盘伏,有利于备份以及防止文件丢失
不过个人建议,作为资料保存或者是重要文档备份最好使用机械硬盘,避免固态硬盘损坏,或者是其他原因造成开机无法识别重要文件,无法修复的可能性发生
不分区怎么用,容量小的话,就分一个区,容量大的话就分两个区,三个区。 硬盘就是拿来用的,不能分区买了干啥
看你自己喜欢了,win10系统之前的系统固态硬盘还需要设置,win10不需要了,硬盘分不分区对你使用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1.新电脑的话,一般懂行的都会帮你弄好的了
2.两块1T的要用的东西好多,格式化多个分区没必要
3.如果帮你装盘的人没有帮你弄好的话,推荐你把主硬盘格成两个分区(100G系统盘,剩下的就分一个区),次硬盘格一个分区就行......
1T固态分区比较好
1 win10系统分区100G就可以,如果分多了会浪费空间,固态盘性能发挥不出来.如果把1T硬盘当系统盘,那么这个盘就不能做存储盘用了一但安装系统这个硬盘会全部清空.
2 1T硬盘分区,能更好的管理电脑空间,系统盘、资料盘、 游戏 盘,这样能最大发挥大硬盘容量优势,让我们更好的使用电脑
3 硬盘分区能方便安装电脑系统.现在都是用一键装系统软件安装系统.安装系统需要一个除系统分区外的其他分区.如果整个硬盘一个分区,那会增加安装系统的难度,只能让上门服务人员安装.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新电脑的话配有两个固态硬盘的话,这配置还是比较高的。我给您的建议是还是区分比较好的,因为我们本身的系统盘的话没有必要过大,还有就是系统和其他软件装到一个盘的话即使硬盘比较大,但是难免会受影响。
建议是第一个固态的话分三个区就可以了。
第一个固态的话一个作为系统分区,另外一个安装电脑需要的软件,还有一个分区的话存放自己资料。
第二个固态的话分不分都是可以的,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和不分 按个人习惯及需求,现在 操作系统 无论win10 还是mac 都挺稳定的。无特殊需求 不分也无所谓
做系统那个盘分两个区,c盘来个100-200G就行了,其他都是d盘,另外那个固态盘整个分成1个区就行
两块都是固态,应该是 游戏 本,建议组raid,这样万一数据丢失可以找回,目前如果固态坏了的话,数据很难找回的,最好有移动硬盘备份数据
固态硬盘不建议分区的原因有:闪存芯片使用时间、性能受损等。
1、闪存芯片使用时间
固态硬盘中的存储单元是基于闪存技术的。每个闪存单元在其生命周期内只能擦除和写入有限次数,这被称为写入耐久性。频繁进行分区和重新分区可能会导致闪存芯片上的擦除和写入操作次数增加,进而加速其耗损。
2、性能受损
固态硬盘的性能通常与其闪存芯片的内部结构和数据分布有关。频繁地进行分区和重新分区可能导致数据分布不均衡,进而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此外,文件系统的碎片化也可能导致性能下降。虽然分区固态硬盘不是一个必选项,但建议在购买固态硬盘之前仔细考虑分区需求,并在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频繁进行分区和重新分区。
固态硬盘的优点介绍:
1、读写速度快
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s,近年来的NVMe固态硬盘可达到2000MB/s左右,甚至4000MB/s以上。
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于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奥义,这最直接体现于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最常见的7200转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14毫秒,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1毫秒甚至更低。
2、防震抗摔性
传统硬盘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即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较传统硬盘,固态硬盘占有绝对优势。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