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达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手机品牌,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久经考验。很多消费者对多普达智能手机情有独钟,期待着更好更实用的产品问世。尤其是针对高端消费者的多普达蓝宝石系列,更是备受期待。那么,多普达蓝宝石新品将何时出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多普达品牌的发展历程。多普达的成立可追溯到 1961 年,最初是一家生产音频设备的公司,直到 1997 年才推出了第一款 GSM 手机。过去几十年,多普达不断尝试创新,推陈出新,不断推出更优秀的产品。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多普达曾深耕,推出过多款产品,包括前不久推出的多普达 DX220。这款手机采用了全新架构,不仅配置高,而且更加注重音质。不过,多普达 DX220 还未能满足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多普达蓝宝石手机系列是多普达手机品牌的明星系列之一。在今年以来的市场上,多普达蓝宝石系列备受期待,很多消费者期待新品的发布和上市。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探究多方面因素,包括品牌战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等。首先,多普达的品牌战略是多方位的。多普达一直以来是一个在音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但是在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不够出色。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多普达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并不太高。因此,多普达需要有长远的品牌战略规划,通过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产品,来提高品牌的营销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次,在市场需求方面,多普达还需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手机,将是多普达在市场上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方法。在技术创新方面,多普达也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提高自家手机的性能水平。尤其是在拍照和音质等方面,多普达智能手机需要突破技术瓶颈,赢得消费者的好评。综上所述,多普达蓝宝石新品何时出现呢?如果多普达能够在品牌战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相信蓝宝石新品的推出也会加快。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也可以通过不断关注多普达的官方消息和动态,留意新品的消息。希望多普达能够尽快推出更优秀的产品,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HTC原来是以多普达手机进入大陆市场的。多普达是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在上海,成立于2002年7月1日,由台湾宏达电和威盛电子共同出资组建,最初由王雪红担任董事长。为了避免宏达电子有代工和自主品牌的双重身份,所以后来董事长改由威盛监察人丁秀凤担任。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中国台湾,工厂在台湾新竹(HTC老家)。 2011年,HTC进军大陆市场,并且已有数款HTC LOGO 机型正式在多普达专柜起跑开卖,多普达通讯今后主要的职能是HTC在中国的代理和售后工作。但同时宏达电表示不会放弃多普达品牌,会与HTC一起走双品牌路线。总之关系不一般。
楼上大哥对此答案似乎有些意见。本人声明一下,本人非专业人士,以下的回答均是从互联网搜索整理而来,有什么答的不好的,提出来,本人尽力去修改。肯定是诺基亚手机,老早就有了,诺基亚(当时叫Mobira)第一台NMT450移动电话Senator 是1982年生产的。多普达是在2002年才正式成立的,母公司HTC要早一些,但是智能手机起步晚,多普达的最早的ppc好像型号是686,在2002年8月推出的。这样已经很明显了吧。对了顺便提一下,诺基亚最早的智能机好像是7650,02年10月出的。如比智能机,多普达要早一点点。HTC那就更早了。 楼主提问略有不恰当之处,范围不确定,可能多多个理解。我的理解是,拿国内多普达的行货智能机(水货不叫多普达),跟芬兰诺基亚比。至于诺基亚的智能机如何,对于此问题已离题,不做回答。
每当提起PPC或smartphone智能手机,人们总是首先想起多普达。对,多普达无论是在PPC领域还是smartphone领域给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多普达一直专注做智能手机。 关注水货手机的朋友可能已经留意到了,多普达同一款产品总会有很多不同的型号,例如O2版,T-Mobile版,VODAFONE版等等,因此,有许多网友引起了争论,说多普达是国外手机的贴牌货,自己并不生产手机。其实,多普达刚刚成立初期,的确是“贴牌”货,贴着CEC的牌在卖,所以更令人误会多普达是不折不扣的贴牌产品。本人在市场上也的确听到过有消费者购买多普达产品时,询问为什么多普达的手机上会有CEC的标志?多普达是不是CEC生产的?在销售百般解释下,用户始终还是不放心,对CEC这个标志更是不可理解和接受,毕竟自己花的是高价购买多普达。那么究竟多普达是不贴牌货?在多普达智能手机用户群中,真正懂手机,了解多普达手机的仅有少数。(这里的多普达智能手机用户群指的是多普达系列手机,包括国外运营商定制版的水货)其实这些朋友的理解是错误的,关于多普达手机说来话长,但是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难。在这里可以肯定告诉大家,多普达是贴牌货,不过贴的是自己家的“牌”。你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提问身边的朋友四个问题。一、多普达手机是谁生产的?二、多普达和HTC什么关系?三、多普达和CEC又是什么关系?四、国外运营商的定制版手机和多普达又是什么关系?四个问题过后,基本能知道其实很多人对基于多普达的智能手机了解甚少!多普达发展简史说到多普达,不禁让人想起了多普达的一些历史。有的人说多普达是台湾品牌,有的人说多普达是纯正的国产品牌,到底那个才是正确的呢?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7月1日,由台湾宏达和威盛电子共同出资组建,最初由宏达的王雪红担任董事长。为了避免宏达电子有代工和自主品牌的双重分身,所以后来董事长改由威盛监察人丁秀凤担任。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中国台湾,工厂在台湾新竹。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的经营项目是移动电话和手持设备的产品设计(PPC phone、PDA),营销、业务以及客户服务,业务遍布台湾、中国、香港以及东南亚。除了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外,还有一个多普达。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是由留美博士杨兴平先生(又有多普达之父的美称)回国创办,由中国电子集团公司(CEC)与海外合资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生产基地设在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大陆地区,我们通常指的行货多普达手机就是出自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商标是“dopod”,谐音就是“多普达”了。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在国内没有自己的手机牌照,所以当时销售的产品同都打上了CEC的标志,借助CEC的牌照销售,所以当时很多人误认为多普达是CEC旗下的一个品牌,其实多普达和CEC只不过是合作的关系。随后,多普达取得了国内的手机牌照,正式销售多普达自由品牌的智能手机产品。其实大家也都发现了,在各大手机卖场几乎没有多普达手机专柜,也很少能在卖场见到多普达手机的身影,其实这个是和多普达的销售策略有着莫大的关系,为什么会在市面上买不到多普达手机呢?这个在后面会有更详细的解释。两家多普达都是宏达(HTC)旗下的公司,一家是“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一家是“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台湾,工厂在台湾新竹;而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部是在上海,工厂在武汉。简答的解释,“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是负责中国大陆地区的业务,而“多普达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负责亚太区的业务。多普达和宏达的关系多普达和台湾宏达(HTC)有着莫大的渊源。多普达是宏达(HTC)的全资子公司,多普达是其自有品牌。通俗的讲,多普达的东家就是宏达(HTC),负责操作多普达在国内运营。而HTC则是台湾的一家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自己设计产品,给其它品牌贴牌)厂商。宏达(HTC)主要以OEM为主,给欧美各大运营商做定制手机,自己本身的产品不对外销售。宏达(HTC)旗下拥有多普达和多普达国际两家企业,为了能使自己的家的两个“多普达”都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HTC也对它们做了一些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多普达在武汉的工厂主要以零部件组装为主,机器的主要部件主要是从上家处采购,这里指的上家自然就是宏达(HTC)了,其实从设计到生产,多数是由HTC来负责。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一些评测中经常提及HTC,其实HTC XXX就是原厂型号,因为给不同的运营商定制,所以最终到了运营商手上的机器型号命名都是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通常说的多普达D900,HTC原厂型号就是Universal,而O2的定制机型则是XDA Exec,T-Mobile定制机型为MDA IV,Orange版的是SPV M5000,虽然最终的名字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另外,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HTC也会根据运营商的要求进行小的调整,例如配置上的调整以及外观设计的调整。典型的例子就是多普达838,VODAFONE版的外壳是方形,而T-Mbolie版是有些流线型。宏达(HTC)全球最大PPC代工厂在许多人眼里,多普达的PPC智能手机非常牛,其实并不是多普达牛,而是其东家宏达(HTC)牛。其实世界世界上生产PPC、PDA的厂商并不多,全球70%采用Windows Mobile系统的智能手机(包括PPC及Smartphone)都来自台湾,主要是宏达(HTC)与MiTAC(神达)两家,他们都是从iPAQ时代开始代工,并掌握了一些技术。 宏达(HTC)在成立之初就取得 Microsoft Windows CE授权,之后又在美国CES大展上,展出了全球第一台WIN CE掌上型电脑,由此得到微软的高度认可,之间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现在宏达(HTC)是Windows Mobile的主要客户,垄断了Windows Mobile手机80%的市场份额。前面也提到过了,宏达(HTC)一家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自己设计产品,给其它品牌贴牌)厂商,专门为欧洲的运营商生产贴牌智能手机,我们常见的有法国Orange、英国O2、德国T-Mobile等,但是实际上宏达(HTC)的客户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这几家。由于宏达(HTC)给OEM的厂商或运营商实在是太多了,不便一一列举出来,大家看一看这张图就清楚了。这个图表是本人从网上获得的,据说是宏达(HTC)的内部资料,但是实际上到底是不是,也无从考究。从表中的数据分析,这个表覆盖的产品确切的说是截止到2006年年中左右,应该说间隔的时间并不长,非常有参考价值。表中就是所有由宏达(HTC)代工的产品,除了智能手机以外,其中还包括了主流的PDA产品,例如HP IPAQ系列,康柏,plam,DELL,富士通-西门子,这几家的PDA也全都是由宏达(HTC)代工的。宏达(HTC)运作方式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水货手机中,大多数贴的是国外运营商的牌,而采用正统“dopod”标的产品真是少之又少,并且有很多机型是行货多普达里面根本没有的,为什么宏达(HTC)总是把更新,更优秀的机型在国外卖,而自己家的多普达连边都粘不着呢?许多人对宏达(HTC)这种做法十分不理解。其实这种做法是和宏达(HTC)的运作方式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宏达(HTC)是负责设计和生产原型手机,自己并不负责销售,销售全都交给定制的运营商来负责,所以宏达(HTC)的合作伙伴都是各大运营商,自己家负责销售的只有多普达。宏达(HTC)拥有着众多的合作伙伴,试想欧洲众多运营商同时卖HTC的产品多,还是多普达自己一家卖的产品多?当然是欧洲几个运营商同时卖的多,出货量上去了,才有钱赚。所以宏达(HTC)一般有了新品都会先在国外上市,国内的产品数量较少,而且上市时间总是慢半拍。所以,有很多不了解的人就认为是多普达贴了国外运营商的牌,这样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同是一个型号手机,国外运营商和中国移动都有定制机型,只不过中国移动的定制机型不仅有“china mobile”的标,而且同时也还会有多普达的标。而国外的定制机型只会存在运营商的标。其实机器的源头都是宏达(HTC),只不过贴的牌不一样,国内与国外上市的时间早晚罢了。但是由于运营商的不同,欧洲各国进货的渠道不同,价格就有一定的差异。根据观察市场,不难发现Orange的定制机型价格普遍偏高,而T-Mobile的机型则偏低,这个不是个别现象,几乎每款手机都这样。据小道消息称,宏达(HTC)与Orange的关系最为密切,生产出来的产品首先要保证Orange定制机的品质,质量最稳定,性能最优秀,所以价格也是最贵的。此外,宏达(HTC)的代工产品还有“买断”一说,不过买断的只有极少数型号。例如,欧洲某个运营商买断了宏达(HTC)的某个产品,那么宏达(HTC)就只为他一家生产这款产品,其他运营商只有干看的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在国外上市的机型,国内的多普达没有相应的型号。HTC代工经典作品事情要追溯到PDA时代,当时还没有PPC phone,PPC和phone都分得非常清楚。当时PDA的老大可以算是HP,但是HP本身自己不生产,旗下的iPQA的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交给宏达(HTC)一手包办,当时宏达(HTC)就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PDA代工厂。 那时正好赶上HP和COMPAQ合并,合并之后,宏达(HTC)萌生了在PDA中加入电话功能的想法,但是HP并不买单,一时之下带电话功能的PDA陷入了困境,几乎就要胎死腹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英国著名移动运营商O2看中了宏达(HTC)这款带电话功能的PDA产品,向宏达(HTC)下订单,并取名XDA,随后由宏达(HTC)代工的PPC Phone都沿用了XDA名字,区分不同的产品在后面都加上了相应的具体型号。由于这部PDA手机是新鲜实物,所以当时国外卖得非常好,欧洲其他运营商也都看好这款产品,纷纷向宏达(HTC)下订单,所以最终延伸出了O2、Qtek、T-Mobile等多个版本。多普达686是多普达手机的鼻祖,由于当时多普达刚刚成立不久,还没有手机牌照,所以只能借助CEC的牌照开卖,所以在早期的多普达产品上除了有多普达的LOGO之外,还会有CEC的LOGO。在多普达取得了正式牌照之后,可以独立销售,所以在之后的多普达产品中,就再也没有CEC的LOGO了。多普达借助686这款PDA手机,知名度迅速提升,由于只专注于智能手机,所以多普达的全线产品都是高端的智能手机,大陆行货也是贵得离谱,因此,许多水货手机商家开始倒卖国外版的多普达智能手机回中国来卖,同一条生产线出来的机器,由于国外签约机之类比较特殊的销售方式,使得国外定制版的水货手机价格比大陆行货便宜得多,几乎只用行货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水货,所以水货多普达手机在市场上很兴旺。为了便于识别和记忆,通常人们会把宏达(HTC)代工手机叫为多普达手机。水货市场上,绝大多数在卖的都是宏达(HTC)为欧洲运营商代工的智能手机。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国外定制版的智能手机流到中国?……
第一代智能手机现在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看了这么多有关智能手机的故事,您一定会问起智能手机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那么请接着看下去,下边就是一部简略的智能手机发展史。 说到智能手机的兴起需要回溯到上个世纪末叶。手机巨头摩托罗拉在1999年岁末推出了一款名为天拓A6188的手机,可不要小看这款A6188,它正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智能手机的鼻祖。A6188集两大纪录于一身:它是全球第一部具有触摸屏的手机,它同时也是第一部中文手写识别输入的手机。A6188采用了摩托罗拉公司自主研发的龙珠(Dragon ball EZ)16MHz CPU,支持WAP1.1无线上网,采用了PPSM (Personal Portable Systems Manager)操作系统。A618一经推出,便成为了高端商务人士的首选,至今我们还能偶尔看到这款开辟一个时代的传奇手机。 时隔一年之后,来自北欧的爱立信推出了R380sc手机。R380sc采用基于Symbian平台的EPOC操作系统,同样支持WAP上网,支持手写识别输入。R380sc作为世界上第一款采用Symbian OS的手机自然名垂青史。 诺基亚公司加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战团是在2001年1月,那时诺基亚第一款PDA手机9110呱呱坠地了,诺基亚9110采用了正在高速发展的AMD公司所出品的内嵌式CPU,操作系统代号GEOS,内置8M存储空间。它的出现一度让整个手机业界瞠目结舌,原来手机也可以具备这么多的功能。2004年上市的多款智能手机宣布了智能手机的崛起 摩托罗拉A6188、爱立信R380sc和诺基亚9110开创了手机在智能方面应用的先河,好得出奇的市场反应让众多手机研发商蠢蠢欲动。于是一个争先恐后推出自己旗下智能手机的时代来临了。 2002年2月,摩托罗拉再接再厉,推出了号称一代机王的A388,相信诸位对此还记忆犹新。2002年8月,来自宝岛台湾的手机商多普达正式推出了 dopod 686,它以可以看电影的手机为卖点,采用了性能强劲的英特尔strong ARM 206MHz作为CPU,操作系统方面则是微软研发的 Microsoft Windows Mobile for Pocket PC2002 phone edition。英特尔和微软这两位PC世界巨人的携手注定了多普达686的成功。多普达686强大的功能和4096色TFT大屏幕使它抢得了市场上不少的眼球。多普达686的上市表明了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成熟,开始准备对手机高端市场发动总攻了。 2002年10月,世界上首部2.5G基于 Symbian OS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在芬兰诞生了,它就是诺基亚7650。7650采用了4096色TFT屏幕,内置当时极为罕见的蓝牙传输功能,同时它也是第一部内置数码相机功能的手机。直到今天,人们仍对这款开创多个第一的智能手机津津乐道。 同年10月,波导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易王三合一”的PDA手机。它以接收寻呼网发送的股票行情数据为卖点来博取广大股民的青睐。同一时间,CECT公司推出了基于Palm OS的Treo 180,Treo采用了33MHz龙珠VZ处理器,16 级灰度屏幕,内置标准内存16M 2002年12月,索尼合并爱立信后,雄心勃勃的推出了至今仍能见到的机皇P802。它以独创的可以拆卸的半开是键盘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2002年这一年是智能手机发展中的关键一年,众多智能手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了智能手机广泛的操作领域和强大的应用功能,手机研发商也看到了智能手机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都为智能手机在今天的全面兴盛奠定了基础。从此之后,智能手机的推出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操作系统的能力、CPU的速度、内存的容量这些参数的纪录都在不停地被刷新,智能手机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智能手机目前稳稳地占据了高端手机市场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稳稳地跻身于手机主流市场。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IDC于去年年底公布报告中的数据,全球2004年第一季度移动电话出货量在智能手机的带动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3%,达到1.527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比上年同期激增85.8%。同时来自国内的报告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总量达到65.5万部,销售总额达到19.4亿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销量上升195.05%。这两份报告的数据同时显示,目前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从手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未来的3G技术也决定了智能手机将会逐渐取代目前的传统手机而一统手机天下。智能手机在发展中与3G技术相伴而生,它是移动通信终端与PC融合的产物。智能手机这一以2.5G终端形象出现的新生事物就一直被媒体誉为“3G手机的敲门砖”、“3G的试金石”。手机业者们认识到,由于智能手机与3G手机有着诸多契合点,智能手机业已成为各大厂商进入3G终端领域战役的预演,能够在智能手机产品方面有所突破将成为手机研发商们在未来的3G之战中重要的基础和经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日新月异的智能手机正在一步步打开3G世界的大门。 不过,在一片繁荣的背后,智能手机也难掩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智能手机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标准,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几乎是各自为政,这使智能手机生存的土壤——扩展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方面所产生的内耗将会带来不小的破坏力。对于操作系统不兼容的问题,智能手机研发商们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和开发一个标准的操作系统,它的问世将会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从手机未来的发展来看,手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 “3C融合”(计算机、通信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与“3网融合”(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日后的手机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具有先天优势的智能手机正好符合“3C融合”和“3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它在未来手机市场中的霸主地位将无法动摇。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更加清晰地看到手机技术和产品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手机产业的现在和未来。
IBM公司在1993年推出的“Simon”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手机,尽管当时还没有这个名词。
它结合了手机和PDA的功能特点,并且首次内置了一块触摸屏,尽管早期触摸屏的触感实在是很差。随后,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HTC等手机厂商,都在不断寻找真正适合手机的触摸屏设计。
但最终是由苹果公司在2007推出具有高分辨率、多点触控功能的iPhone,真正确立了触摸屏的标准。而在今天,电容触摸屏已经成为一种智能手机的标准配备。
1、中国什么时候出现的手机啊?1987年11月。
广东是全国最早推出移动通信服务的城市,早在18年前的1992年,全国第一个手机用户就在广州产生,他就是现任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的徐峰。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网是在1993年9月18日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2、触摸屏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大概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第一款触屏手机,如今触摸技术开始在手机市场大行其道,触屏手机更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焦点。即iPhone之后,历经各厂商几年的耕耘,触摸屏技术成为下一阶段科技产品的主流应用配置已成定局。
三星、多普达、诺基亚、索爱等多家厂商也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力,各具特色的触摸屏手机层出不穷。在这场激烈的竞争和各大厂商的博弈中,获胜者也必将是触控潮流的引领者。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