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综上所述,CPU的性能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CPU。
CPU主要技术参数有:1、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快。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2、外频CPU的外部时钟频率,由电脑主板提供,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66MHz、100MHz。目前的Celeron CPU均使用66MHz外频,而PentiumⅡ系列CPU中,233-333MHz的PII CPU使用66MHz外频,350MHz以上的PII CPU使用100MHz的外部时钟频率;AMD公司的CPU也类似,K6-2 350以上(也包括部分K6-2 300 CPU)的CPU均采用了100MHz的外频;至于Cyrix6x86、6x86MX、MII使用的外部时钟频率有50/60/66/75/83MHz等几种之多。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更高频率的外频将被采用。3、倍频系数CPU的主频=时钟频率×倍频系数4、内部缓存封闭在CPU芯片内部的高速缓存,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内部缓存越大,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外部缓存、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就数越少,运算速度就可以提高。5、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6、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7、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指CPU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逐步下降,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工作电压在2V--3.5V之间。8、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Pentium级以上CPU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CPU的技术参数是生产厂家提供的有关CPU的技术指标或标准。CPU性能指数是该CPU在组装电脑后的表现情况,通常使用专用软件进行测试,然后得出的有关数据。
CPU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微机的代名词,CPU的性能大致上反 映出微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CPU主要的性能指标有:
(1)主频即CPU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一般说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越 快。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的时钟频率相同的CPU的性能都一样。
(2)内存总线速度(Memory-Bus Speed) 指CPU与二级(L2)高速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 速度。
(3)扩展总线速度(Expansion-Bus Speed) 指安装在微机系统上的局部总线如VESA或 PCI总线接口卡的工作速度。
(4)工作电压(Supply Voltage) 指CPU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早期CPU的工作电压一 般为5V,随着CPU主频的提高,CPU工作电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以解决发热过高的问 题。
(5)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对于486以上的微机系统,地 址线的宽度为32位,最多可以直接访问4096 MB的物理空间。
(6)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 传输的信息量。
(7)内置协处理器含有内置协处理器的CPU,可以加快特定类型的数值计算,某些需 要进行复杂计算的软件系统,如高版本的AUTO CAD就需要协处理器支持。
(8)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Pentium级以上CPU 均具有超标量结构;而486以下的CPU属于低标量结构,即在这类CPU内执行一条指令至 少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
(9)L1高速缓存即一级高速缓存。内置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这也正是4 86DLC比386DX-40快的原因。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 这也正是一些公司力争加大L1级高速缓冲存储器容量的原因。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 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 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10)采用回写(Write 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它对读和写操作均有效,速度较快。而 采用写通(Write-through)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
CPU:
中央处理器(CPU,英语: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Processor),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电脑中所有操作都由CPU负责读取指令,对指令译码并执行指令的核心部件。
程序是由指令构成的序列,执行程序就是按指令序列逐条执行指令。一旦把程序装入主存储器(简称主存)中,就可以由CPU自动地完成从主存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任务。
1.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或G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处理数据的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2.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通俗地说,在台式机中,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3.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4.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5.倍频系数,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