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 主编 上海车市 2021-09-27 11:44 9月27日, 智己汽车 对外展示了首枚英伟达Orin X芯片样件,这也是该芯片样件实物的首次亮相。据悉,Orin X芯片样件已经率先集成于智己汽车IM AD智能驾驶ECU模块之上,智己汽车在第一时间同步开启了系统匹配与测试,率先步入下一代高阶智能驾驶的研发新阶段。英伟达Orin X芯片采用全新的NVIDIA GPU及12核ARM CPU,7nm工艺制成,单片运算能力高达每秒254 TOPS。在当下量产车规级AI芯片中,英伟达Orin X芯片处于金字塔尖的水平,单芯片算力约为Mobileye 最新的EyeQ5的10倍,是特斯拉HW3.0的3.5倍之多,堪称“地表最强智能驾驶AI芯片”。首枚英伟达Orin X芯片样件的“就位”,意味着智己汽车将领先全行业,最早迈入下一代高阶智能驾驶实车研发的全新阶段。智己汽车在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超级算法基础上,加持地表最强的Orin X芯片,将致力于加速下一代IM AD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让用户得以更早体验到全球领先的下一代高阶智能驾驶,开启更安全、更从容、更自由、更随心的智驾新体验。(图/文/摄: 陈峰) @2019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英伟达新款智能汽车芯片THOR发布,算力高达2000TOPS。据悉,该SoC芯片内部拥有770亿个晶体管,算力高达2000TOPS,或者是2000TFLOP,将于2024年量产,吉利旗下极氪品牌将于2025年搭载。
根据命名可以看到,由于性能极其强悍,英伟达将其取名为“THOR”,也就是北欧神话和漫威英雄系列电影中的人物——“雷神索尔”,由于具有强大的算力,因此官方明确表示,该芯片就是为汽车的中央计算架构而生。
解释的再简单点,就是用这一颗芯片来实现,同时为自动驾驶系统、自动泊车系统、车机信息娱乐系统、摄像头系统和驾驶员检测等系统提供算力的任务,取代从前需要六颗芯片来为不同系统提供算力的任务。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THOR芯片的性能过于强悍,英伟达计划让其直接取代计划在2024-2025年量产的新产品Altan(1000TOPS)。按照原计划,后者是当前蔚来ET7、理想L9、小鹏G9、智己L7所使用的Orin自动驾驶芯片的新一代产品。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
雷克萨斯有用到英伟达芯片。因为是在R汽车公布了旗下第三款车型——ES33、雷克萨斯UX300e,这款雷克萨斯就是采用了英伟达最强的量产自动驾驶芯片英伟达NVIDIADRIVEAGXOrinTM,可以实现500TOPS至1000+TOPS的算力,进入了量产自动驾驶领域的第一梯队。
排名前十的汽车芯片有高通8295、英伟达Xavier、高通8195、高通8155、麒麟990A、AMDRyzen、三星Exynos Auto、地平线J3、华为升腾310、EyeQ5H。
1、高通8295
全球首款5nm制程的车载级芯片,NPU算力达到了30TOPS,高通SA8295P芯片将在集度汽车上首发。
2、英伟达Xavier
NPU算力达到了30TOPS,运行功率更低,功耗仅为30W。与德赛西威控制器底层软硬件配套使用,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英伟达是国内高端车的主流选择。
3、高通8195
这是高通在8155之上,推出了更高级别的SA8195P,采用7nm制程的车规级芯片,内置5G基带(8155则需搭配外挂基带),实现了真5G,主要应用于豪华车型。
4、高通8155
这是高通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中流砥柱,消费端对应的是骁龙855芯片,采用7nm制程的车规级芯片。
5、麒麟990A
采用成熟的28nm制程,NPU算力3.5TOPS,支持5G,芯片大核为泰山V120Lite,小核为Cortex-A55,GPU为玛丽G76,还增加了达芬奇架构的算力芯片,分别是2个D110+1个D100大小核。
6、AMDRyzen
相比8155,AMD Ryzen锐龙,性能参数更优,CPU性能是高通8155芯片的2倍,GPU是1.5倍,但在特斯拉车机的表现上却差强人意。此前特斯拉使用的是Tegra 3芯片和英特尔A3950芯片,因车技表现差更换成了AMD Ryzen芯片。
7、三星Exynos Auto
Exynos AutoV7,集成了 8 个 1.5GHz 的 Arm Cortex-A76 CPU 内核和 11 个 Arm Mali G76 GPU 内核,GPU 物理分割大小组,大组有 8 个核心,小组有 3 个核心,应用于中高端车型。三星进入车规级芯片比较晚,还未能体现出优势。
8、地平线J3
采用16nm制程,基于地平线的BPU2.0架构打造,能支持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此前已应用于理想ONE的辅助驾驶。
9、华为升腾310、黑芝麻A1000L
华为升腾Ascend310和黑芝麻A1000L算力为16Tops,两者不同在于,黑芝麻A1000L面向的是ADAS辅助驾驶,整体略低于L2+级别辅助驾驶。
10、EyeQ5H
去年蔚来发布ET7时,并没有选择和老朋友Mobileye继续合作,而是选择全面拥抱高算力芯片,而Mobileye也找到了自己的新欢———吉利。
(文/张钰翊)行业普遍认为,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不止是汽车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而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竞争。在当下,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都试图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的弯道实现超车。
9月22日,理想汽车宣布与英伟达(NVIDIA)及德赛西威正式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率先使用NVIDIA Orin芯片中运算能力最强的产品。
据悉,英伟达Orin系统级芯片发布于2019年,计划于2022年正式投产,其采用7nm生产工艺,可实现每秒200TOPS运算性能 ,相比上一代Xavier芯片运算性能提升了7倍,功耗仅为45瓦,与上一代产品一致。
理想汽车表示,计划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SUV中率先使用NVIDIA Orin芯片车型。原本提供的Level 2+级别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升级到双片Orin后算力达到400TOPS,可提供Level 4级别自动驾驶方案。未来使用dGPU可以进一步扩展算力,理论最高可达到2000TOPS,为实现Level 5级别自动驾驶预留充足的硬件能力。
“此次率先使用NVIDIA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使理想汽车拥有了很好的硬件基础,而通过与NVIDIA和德赛西威的深度合作,将会助力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快的发展。”理想汽车CTO王凯如此表示。
总而言之,一直以来理想汽车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就是技术流派,品牌鲜有营销活动,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王凯也表示,此次理想汽车与英伟达及德赛西威的签约,就是要寻找细分领域的合作伙伴,快速补齐短板并落地。
为了处理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工作负载,英伟达将采用专门为边缘应用打造的基于Ampere构架的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对于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的L5级别无人驾驶出租车,英伟达将制造出每瓦算力 100TOPS 的产品。
文丨AutoR智驾 诺一
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已成为英伟达在AI领域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12月15日,英伟达GTC中国大会在线上举办,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更快的AI芯片、与JDL京东物流打造全球首座“智能配送城”以及全球第一代400Gb/s网速的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NVIDIA? Mellanox? 400G InfiniBand。
作为这次GTC重要的一部分,英伟达在大会期间对从英伟达初创企业展示报名中100余家企业里脱颖而出的12家初创企业进行了视频展示。
入选的企业覆盖领域涵盖会话人工智能、智慧医疗/零售、消费者互联网/行业应用、深度学习应用/加速数据科学、自主机器/IOT/工业制造、自动驾驶汽车。
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踏歌智行与宏景智驾率先获得英伟达以及行业的认可,这其中英伟达将提供包括技术、营销、融资等方面的支持。
作为一家矿区全栈式无人运输解决方案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踏歌智行在2019年初实现了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多编组作业,今年实现了无人夜班作业与驾驶室无人值守,开始规模化工程部署。
为了能够快速实际技术的落地,踏歌智行借助NVIDIA Jetson TX2i及NVIDIA Jetson AGX Xavier计算平台开发了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矿谷”。
矿谷包括了车载系统睿控、地面系统御疆和云控系统天枢,系统以露天矿为主要应用场景,解决矿区工作中由高粉尘、道路边界模糊等工况环境导致的感知痛点问题。
此外,自研的车载硬件计算平台M-box已经完成第三次大版本迭代,集成了5G通信模组,通过了中国计量院针对环境、可靠性和EMC在内的多项车规级检测认证,是国内最早一批集成了5G + C-V2X通信、支持高性能并行计算、高安全决策控制,并通过车规认证的车载域控制器。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踏歌智行在2019年签订了超亿元的商业合同,其中,与包钢集团白云鄂博铁矿签订的矿用卡车无人驾驶项目已于今年10月完成第二阶段验收。
与国家电投南露天煤矿的无人驾驶项目合同是国内首个公开招标的煤矿无人驾驶运输项目,已于今年6月完成交付验收。
与国内最大的煤矿EPC中环协力的200台无人驾驶宽体车合同已交付3个作业编组,在中环协力的鄂尔多斯永顺煤矿实现24小时连续运营。
据悉,POC项目向商业订单的转化率超80%,后续订单超过3亿元。
另一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宏景智驾成立于2018年,该公司主要研发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是软硬一体自动驾驶计算平台(ADCU – Autonomous Driving Computing Unit)。
这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唯一支持高阶自动驾驶(L3和L4级)的通用型平台解决方案,整合了算法软件、架构设计、车规安全和芯片,可以达到高效优化、安全冗余、成本和功耗可控的目的,能满足大规模前装量产的需求。
在GTC大会期间,宏景智驾计划在2021年第四季度与主机厂合作量产L1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提供包括自动泊车、AEB(自动紧急制动)、ACC(自适应巡航控制)在内的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同时,宏景智驾在其L3+的高级别自动化辅助驾驶系统中采用了NVIDIA Xavier GPU,在高速干线物流、智慧公交、出行等领域实现落地。
宏景智驾也在与数家头部主流商用车厂和科技公司合作,研发L3级自动驾驶卡车,以帮助物流公司节省人力、降低油耗、提高驾驶安全性。按照计划,其L3级卡车可以节油5%、减少一半的人力成本、极大降低事故率。
英伟达企业市场兼开发者计划全球副总裁Greg Estes发表演讲中称,“这些能够在自动驾驶驾驶领域能够快速落地,也得力于英伟达在投资、营销和技术上的支持。”
首先,英伟达允许他们访问英伟达的技术资源,他们可以与英伟达建立个人联系,这一点对于初创公司非常重要,通过与技术人员的沟通要远远好于查阅文档。
其次,初创公司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规模,我们知道许多初创公司一开始使用的是本地GPU,之后便希望能扩展到云端。
因此,英伟达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程序,大大提升了GPU的可用性,英伟达提供补助计划和折扣价,帮助他们起步,并逐渐发展成熟。
最后,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知名度。
英伟达帮助他们开展营销计划,与初创公司一起打造成功案例,依靠英伟达的营销资源提升初创公司的知名度。
Greg Estes表示,“在很多时候,其中的部分工作是与风投机构进行专门的沟通,英伟达为风投机构和初创公司之间进行牵线搭桥,再次提升初创公司的知名度。”
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英伟达也做出了创新。
首先,在自动驾驶端到端数据采集方面,英伟达会通过大量的传感器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在大型DGX SuperPOD上的数据中心训练模型,生成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模型,以便部署到汽车中。
在将这些模型部署到汽车之前,英伟达要通过硬件在环的仿真模拟对其进行仿真测试。
英伟达会利用运行这些模型的汽车中的实际AI硬件来模拟合成这些模型看到的信息,包含能够使用所有传感器感知汽车周围环境的感知组件以、规划组件和预测组件。
这些组件可以预测场景其他汽车、行人以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以便根据其他交通参与者可能出现的行为方式进行提前规划。
为了处理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工作负载,英伟达将采用专门为边缘应用打造的基于Ampere构架的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
针对辅助驾驶功能,则可使用基于Ampere构架提供每秒10万亿次运算,并且能耗仅为5瓦的嵌入式芯片来处理该任务。
对于L2级别自动驾驶,因为可提供45瓦能耗并且每秒200 TOPS的Orin来处理该工作负载。
对于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的L5级别无人驾驶出租车,英伟达将制造出每瓦算力 100TOPS 的产品。
简单总结就是,获得英伟达初创企业展示的企业,可以通过最直接的渠道获得英伟达提供的不仅限AI技术的能力,而是是高性价比。
Greg Estes在采访中透露,“英伟达计划项目已覆盖全球近7000家AI初创公司,英伟达希望通过英伟达初创企业展示可在产品开发、原型设计和部署的关键阶段助力初创企业发展,每家成员企业都能够持续获得为其量身定做的助力权益,这为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工具。”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正处长快速发展期,经过上半场的融资、技术融合,自动驾驶下半场必将进入技术落地阶段,初创公司如何能够在新一轮技术爆发中快速突围,除了拥有过硬的自身技术实力之外,更需要英伟达这样的成熟的AI公司进行赋能。
? 日前,理想汽车官方发布了该品牌与英伟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预告,同时理想汽车官方透露称,该品牌下一代产品将配备英伟达芯片。在战略合作中,除了英伟达外,德赛西威也将参与其中,后者将在辅助驾驶软件部分为理想汽车提供帮助。
理想汽车将于2020年9月22日与英伟达、德赛西威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届时,理想汽车新任CTO王凯先生、英伟达中国总裁以及德赛西威总经理将会出席签约仪式。据悉,目前理想汽车采用来自Mobileye的辅助驾驶芯片,型号为EyeQ4,而其辅助驾驶软件则与易航智能合作研发。
理想汽车采用英伟达芯片后,其新产品的AI算力及智能化体验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新芯片一事,许多理想ONE老车主表示“很吃醋”,但官方也透露称,英伟达芯片不会在现款车型上使用,而是会在理想汽车下一代产品上得到体现。(文/汽车之家 尤冬青)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