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跟属下车臣共和国曾发生了号称二战后最惨烈战争,战斗之残酷超出了对战双方的预想。当车臣首府格罗兹尼被叛军占领时,格罗兹尼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两次巷战,格罗兹尼这座历史名城当初建城时即是按照作战要塞的要求来设计,故而城内堡垒星罗棋布,密如蛛网,市内有苏联时代修建的四通八达地下通道和防空设施。它的诞生就是为了战争而设计。1994到1995年的第一次巷战时,首先攻进市中心的俄军第131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团遭到车臣武装精锐部队阿布哈兹营和穆斯林营的猛攻,第131旅攻入市中心的300多人中伤亡达70人,旅长阵亡,第81摩托化步兵团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撤离市中心。26辆俄军坦克被击毁了20辆,120辆装甲车也损失了102辆。俄军死尸甚至被车臣武装用来当作沙包,垒在一起筑成“人体碉堡”,在1994年12月31日到1995年1月2日的三天里,俄军坦克和装甲车损失即达250辆。这其中穆斯林营跟阿布哈兹营之所以战斗力这么强悍是因为这两营的战士里有近一半人马是西方军事强国退役的特种兵组成,这里面有来自美国的海豹突击队成员,有来自德国边防军第九大队成员,有来自法国的宪兵部队还有来自波兰的雷鸣特种部队,这些成员久经战阵,作战经验极其丰富,在跟俄军作战中,他们划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基本三人一组,这一小组配有火箭筒,远程狙击步枪,重机枪。可以说对阵俄军的战斗中机动灵活,远的目标用重机枪,近了用火箭筒,发现可以下手目标用狙击枪,这样特种作战方式让久未参加作战的俄军损失惨重。在第一次巷战结束后的5年第二次格罗兹尼巷战开始了,这次巷战发生在1999年12月25日至2000年2月,俄军吸取了上一次巷战的教训,普京总统亲自下命令调集了2000余名特种部队成员,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狙击手跟神枪手,而俄军这次采用了以分散对分散,以小组对小组的作战方式,不再采取常规部队大规模进军作战方式。这样有史以来一场有俄罗斯特种兵对阵西方国家特种兵的作战开始了。这次俄军特种兵基本是5个成员一组,携带便携式肩扛制导导弹,最新式远程火箭筒跟两位以上狙击手。并随时呼叫空中武装直升机跟歼击机支援作战,在经过惨烈的搏杀后俄军2000余名特种兵阵亡1173名,而俄军消灭这些西方国家特种部队成员,(在俄军称雇佣军)总数也达3000余名,附带车臣叛军总数达一万余名。这次作战俄军大获全胜。
其实只要是特种部队,就会执行潜入等这样的以少对多的作战行动,就势必会出现被敌方围攻的情况出现。而之所以会产生只有俄军特种部队被围攻的想法,恐怕和近年俄军在叙利亚的血战有一定关系,使得很多人忘了此前美军特种部队也有被伏击乃至损失惨痛的事件。
俄罗斯在参与叙利亚战争之后,其特种部队就开始了行动,执行诸如侦察敌情,引导己方攻击的任务,而这就需要深入敌军控制区域,这样的行动风险很大。而俄军较为著名的有几个例子就间接说明了这点,一支小队被发现后受到300多名武装分子的围攻,好在坚持到了友军支援的到来,最终击溃敌人。而另一个就是一名俄军军官在受到围攻时呼叫火力打击同时消灭自己和身边的敌人,最终牺牲。而与此同时的美军特种部队并不直接参与行动,而是训练盟友的武装力量,所以美军也就不会进入战区作战了。
而在早年,美军受到伏击围攻损失惨重的事件也有很多。最著名的当属1993年的摩加迪沙抓捕人质事件,美军特种部队受到了来自整个城市的攻击,付出了19人阵亡,大量人员受伤的代价。
而在2005年,美军海豹突击队在阿富汗地区执行代号“红翼行动”的任务时被塔利班分子围攻,四名队员三人阵亡,而赶来援助的美军直升机直接被塔利班的火箭筒击落,造成机上16人全部阵亡的惨痛损失。而在2011年美军击毙本拉登之后,美军的一支海豹突击队的小队(不是执行击毙本拉登的那支)在搭乘直升机机动时被埋伏的敌军击落,导致机上30余人全部遇难。
而且实际上,在漫长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军被伏击的情况是很多的,只需有美军的具体情报,而其恰好远离其大部队,塔利班等就有充足的条件对其伏击。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