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
这是继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之后,中国航天员时隔5年又将奔赴太空,而且是首次前往自家空间站。
大家激动期盼的同时,有眼尖心细的网友,从平凡的任务动态报道中发现了不凡之处。
在一张箭船组合体转运照片中,他们通过放大图片,在火箭“脚下”发现了“限载2人”标识。
技术状态:
对接目标
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入轨,截至发射2013年6月,已在轨运行610多天,运行稳定,所有设备状态良好,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满足执行后续任务要求。
飞船组成
神舟十号飞船主要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与神舟九号飞船技术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飞船全长9米,舱段最大直径2.8米;飞行速度约每秒7.9千米,每小时飞行2.8万千米。
发射神舟十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与遥九火箭技术状态基本一致,全长约58米,起飞质量约496820千克。
测控通信
测控通信网(运行段)由3颗天链一号中继卫星(中继卫星控制管理中心)、12个中国内外地面测控站、3艘测量船,以及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东风航天发射指挥控制中心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等组成。
着陆场地
主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副着陆场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南地区,并设置了陆上应急返回着陆区和海上应急溅落区。
中国神舟飞船已经发射11次了,分别以神舟几号命名,即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第五次神舟五号开始载人的。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正在进行正(试)样产品组批生产。
扩展资料:
神舟飞船宇航员
一共载人航天六次,具体如下:
一、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二、神舟六号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
三、神舟七号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四、神舟九号
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五、神舟十号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
六、神舟十一号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神舟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飞行乘组由两名男性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也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是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最后一次对接任务。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神舟十号飞船在轨试验分为航天器技术、航天医学和公益项目三个方面,试验项目共计近40项。主要集中在航天器绕飞技术验证、太空维修、长期太空运行过程中的材料及舱内微生物、空间站关键和核心技术、航天医学和公益等方面。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为建设空间站作技术准备。
进入天宫一号后,航天员将各种物资转运到天宫一号内,并对天宫一号内的环境、设备进行了确认,结果显示,虽然天宫一号在无人的情况下密闭了近一年,但空气质量仍然良好,各种平台工作状况正常,温度湿度满足载人环境要求。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