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华为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微内核系统,一个是宏内核系统。这里我再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两个系统的差别,我是半专业的,而且现在对鸿蒙的内核也只是推测。
第一个区别是安卓是基于Linux,而华为鸿蒙不是基于Linux
安卓是基于Linux的,Linux是基于Unix的,也就是安卓的内核实际上是Linux,而Linux实际上是宏内核,所以安卓也是宏内核的系统。
而华为鸿蒙不是基于Linux的,我们看现场发布会中余承东的PPT,里面清晰的把鸿蒙和Linux并列为底层的内核,所以鸿蒙应该能支持Linux内核,自身你内核肯定不是基于Linux。推测鸿蒙是基于BSD系统衍生的。BSD类系统又叫类Unix系统,是Unix的变种。兼容Linux内核最大的可能性是基于生态考虑,例如为了兼容安卓的生态,个人猜测。
第二个区别就是我们说的微内核和宏内核的区别
最基础的区别是,宏内核里面固话了很多系统服务,微内核只保留了系统的基本运行、管理和调度功能。这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是适配性强,可以适配多种终端。安卓系统大家都知道,想要流畅运行,所需的硬件资源越来越多,而且安卓的稳定性一直被诟病,这个是宏内核的毛病。因为手机、智能机顶盒支持宏内核没有问题,资源足够。但是一些物联网终端没有那么多内存、CPU资源,也不需要文件管理等功能,可能协议也非常简单,这种情况下安卓就搞不定了。所以华为之前的物联网使用的自研的LiteOS,其他公司的物联网终端也没有用安卓。
而微内核就没有这个问题,系统只有最基础的功能,想要什么功能加载什么,这就大大增加了适配性。例如物联网终端只要最基础的,手机和电视需要很多复杂的功能,等等。而且对于微内核来说,系统更加稳定安全。
鸿蒙系统来了!为什么会跟安卓很像? 作者:知识星球找老齐的读书圈 昨天晚上8点,大家都被华为的鸿蒙系统发布会给刷屏了,,华为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HarmonyOS 2及多款搭载HarmonyOS 2的新产品。这也意味着“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已经变成面向市场的正式产品,而不仅仅再是个概念。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去看安卓和苹果的脸色了。 有不少人已经体验过鸿蒙系统一段时间了,总结有这么几点。 第一,跟安卓系统很像,完全不会会有生疏感,非常轻易上手,而且速度要比安卓更加流畅。 第二,一些功能上的小设计,要明显超越安卓,比如多屏幕切换,或者蓝牙连接,非常智能化,在桌面就能完成,不用跑到设置里,再去连接设备。 第三,有一个纯净模式的设计,会避免某些软件,以后自己去安装软件。也就是说,避免了安卓上的杂乱无章,鸿蒙这个做法充分借鉴了苹果IOS的模式。 第四,在某些应用上,确实存在一些小的bug,这块还有待系统方和软件方共同升级解决。 但也有不少喷子,说鸿蒙不就是安卓换了个皮吗?不能说长得很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鸿蒙也曾经被质疑为一套PPT的系统,但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而是有意为之,鸿蒙用了AOSP(Android开源项目)的开源代码,并履行相关责任义务,也就是说人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知识产权的问题,只是故意做的很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要让消费者,使用者甚至开发者做到无缝衔接,让那些安卓的应用,稍加调整,就可以拿到鸿蒙上来用,否则做两套完全不想干的系统,那么可能就会大写的尴尬,不得不面临无应用可用的情况,比如当年微软的手机Windows,以及诺基亚始终坚持塞班系统,最后都因为没有应用支持,而被边缘化,鸿蒙系统充分考虑到了这点,才故意做的很像。所以绝不是换皮这么简单,他其实真正换的是心,故意把皮做的很像。比如最大的区别点就在于,鸿蒙实现了手机,平板,智慧屏,智能穿戴还有 汽车 家居等多个场景的全覆盖。在系统上已经让多终端融为了一体,所以在底层逻辑上,跟安卓是不一样的。 综合来看,鸿蒙这个系统横空出世,其实意义重大,意味着华为和谷歌彻底决裂,在之前谷歌发布的安卓12支持的手机厂商名单中,华为已经消失,说明谷歌已经正式将华为除名,那么华为必然会在随后一段时间,把自己旗下的设备全部都升级到鸿蒙系统,而其他厂商,特别是国内这些厂商,现在比较尴尬,是投靠华为还是继续抱谷歌的大腿,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特别是一些之前跟华为竞争的厂商,如果也使用鸿蒙系统,那么就相当于被华为收编了。以后再也没有竞争力了,但继续抱谷歌大腿吧,好像在民族情节上,就先输了一阵。以后国内市场不好开拓,尤其是在两国 科技 对抗的大背景下,不支持自己的东西,怎么也说不过去。 从昨天的股市来看,谷歌的股价并未受到,华为发布鸿蒙系统的影响,依旧强势,所以说明道路可能依旧很曲折,华为要想彻底上位,挑战安卓系统,恐怕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光在自家的手机上使用不行,也需要争取广泛的战略同盟和统一战线,先放弃内战,统一对外。得先自己表现出安全无公害才行。给那些曾经短兵相接的友商们,抛出一些橄榄枝。国内企业和整个中国市场都抱成一团,才能与强大的谷歌安卓抗衡。所以之前我们可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而现在已经撕破脸,被逼自立,那么就要迅速调整战略,通过合纵连横,争取最广大的盟友支持,这可能是华为鸿蒙系统最为关键的一步,如何让国内厂商全部装机,在国内先占据统治力,这才是胜负手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华为主动放低姿态,要从球员的角色,升级到裁判的角色,不能出现拉偏手的情况,另一方面也需要监管部门来居间协调。还是那句话,大国之间的 科技 对抗,需要我们有一些民族自豪感,只有使用场景无限扩大了,这个系统才能越来越好。 当然,也有很多人跑来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来问老齐,鸿蒙系统起航,我们在投资上有哪些机会呢?由于他的多终端协调优势,未来主要的合作伙伴都会在电器行业中产生,比如做语音识别的科大讯飞,做家电的美的,老板电器,九阳股份,做屏幕的京东方等等,这些公司已经宣布跟鸿蒙会产生合作。不过这种东西都是市场炒作,不太符合老齐的投资理念和逻辑,我还是劝大家要谨慎的,来得快去的也快,暴涨暴跌,不容易赚钱,还很容易巨亏,比如2019年诚迈 科技 就炒鸿蒙系统,华为 汽车 概念,结果股价暴涨了10倍,结果后来炒作过了,就一路下跌,从180跌到40以下,下跌近80%,所以教训十分惨痛。大家要格外留神。 在知识星球齐俊杰的粉丝群里,我们给大家讲的投资方法都是那些肯定可以赚钱,还没什么太多风险的办法,比如昨天我们讲到了一只基金, 历史 上年化22%,16年25倍,走势非常稳健,明星经理更是业界顶级,水平极高,不但善于选股还善于择时,而这只基金现在出现了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
有关华为鸿蒙系统,最近几年闹得沸沸扬扬,自从鸿蒙正式面世之后, 大家对这个系统都充满期待,甚至期望这款操作系统能够替代安卓成为国产的主流操作系统,从而摆脱对安卓的依赖,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操作系统真正的独立。
然而自鸿蒙面世以来,它更多的只是应用在一些非手机类的终端产品上,真正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只有华为的少部分机型,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鸿蒙系统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人觉得鸿蒙系统是PPT系统。
不过在2021年5月25日,华为原EMUI官博改名为Harmony OS,这个变动有可能是鸿蒙系统正式推向市场的前奏。
另外前段时间华为的相关管理层已经发出信号:华为将于6月2日举办鸿蒙OS的新品发布会,而且这次鸿蒙OS的发布会不同于之前的开发者测试版,这次绝大部分花粉都可以更新升级,这意味着鸿蒙系统正式版本终于到来了。
除了华为手机用户可以体验鸿蒙系统之外, 华为将正式发出邀请,所有国产手机厂商都能够加入到鸿蒙的体系中,这意味着华为鸿蒙系统不仅是给华为手机用的,包括国内的小米、OPPO、vivo,甚至国外的三星、诺基亚等一些手机厂家都可以接入鸿蒙系统,因为鸿蒙系统本身是开源的。
按照华为本身的目标,未来鸿蒙OS一年要适配超过3亿台智能设备,并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里所谓的智能设备,既包括手机也包括其他电子终端设备,而手机肯定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手机用户的活跃度是最高的,这样鸿蒙系统才能够有更多的变现渠道。
但是目前华为本身的手机销量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截止目前因为受到芯片等因素影响,华为手机的全球销量已经跌出前5,未来几年还有可能进一步下滑,这时候想要达成鸿蒙一年适配3亿台智能设备的目标,就只能吸引更多的手机厂家进入到鸿蒙系统当中,因为这3亿台目标当中,除了2亿台是华为的各类设备之外,另外的1亿台需要由其他厂家贡献。
不过稍微令华为尴尬的是,自从华为发出邀请之后,声援的厂家寥寥无几,截至目前只有魅族正式表示愿意接入华为鸿蒙系统。
5月28日,魅族智享生活官微宣布:“你好,鸿蒙。一起拥抱全场景智能生活。Watch me! ”
但即便魅族积极加入鸿蒙系生态,目前旗下也仅有 Lipro 智能家居产品接入鸿蒙,手机、手表仍然基于安卓系统。
而包括小米、VIVO、中兴等一些手机厂家则没有对此作出官方回应,可以说反应冷淡。
而 OPPO一位公关人士则发微博称如果适配鸿蒙,很多服务就掌握在华为手里,没有厂商傻到把自己的命脉掌握别人的手里,言外之意就是包括OPPO在内的很多厂家,不应该接入华为鸿蒙。
虽然这只代表了OPPO公关经理自己的个人言论,不是OPPO官方的说辞,但其实这也代表了目前很多厂家对鸿蒙的一种态度。
看到这些手机厂家的表现,很多花粉都挺失望的,甚至有些人骂小米以及OPPO 等手机厂家“不团结”。
那为什么小米、OPPO等一些厂家目前不考虑加入鸿蒙os呢,他们在考虑什么,或者是在怕什么呢?
其实不论是小米还是OPPO、VIVO或者中兴,一方面他们既是华为的竞争者,同时又是一个企业主体,他们具体怎么选择肯定是从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
至于为什么这些手机厂家不接入华为鸿蒙系统,可能有自己的考虑, 但从市场的判断来看,我觉得无非就几个原因。
第一、互为竞争
目前我国有很多手机厂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华为,小米,OPPO,vivo这些,所以这些手机厂家其实是一种亦敌亦友的状态,他们的竞争关系更大于合作关系。
既然存在竞争,那么他们肯定不可能放下所有的防备,安心的去合作,毕竟华为既是手机厂家,同时又是鸿蒙系统的持有者,尽管鸿蒙是开源的,但它始终是掌握在华为的手中,万一未来这些手机厂家之间竞争进一步激烈化,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万一未来华为不高兴了,结果导致接入鸿蒙系统的一些手机厂家系统没法更新升级,那对于这些厂家来说其实是一种损失。
当然我相信华为不会这么做,既然华为鸿蒙是开源的,他们肯定不会做出这些举动。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不可能不考虑任何一种可能存在的情况。
而相对于鸿蒙系统来说,安卓则相对比较中立,因为谷歌本身不生产手机,这样他跟各大手机厂家之间就不会产生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未来谷歌切断操作系统的问题。
第二、目前鸿蒙系统仍然不够完美。
安卓已经有20多年的 历史 ,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安卓生态还是技术,都已经相对比较成熟。
而鸿蒙虽然也研究了将近10年时间,但是并没有真正的投入市场,所以没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 。
另外鸿蒙os其实也是基于安卓的开源设计出来的,其实跟安卓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既然os跟安卓系统没有太大的区别,那为何手机厂家要丢弃安卓,而选择鸿蒙os呢?
再一个是安卓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每年通过安卓系统产生的应用非常广,用户体验也比较好,而相对来说,虽然鸿蒙也吸引了很多开发者进入,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鸿蒙生态系统跟安卓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第三、怕受到牵连 。
当前华为所处的环境比较特殊,因为受到一些限制,华为芯片断供了,结果导致手机产能迅速下降,另外除了芯片之外的其他供应链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时候很多企业其实都会明哲保身,而不会积极地接入到鸿蒙系统当中,因为你接入到鸿蒙系统当中就承认了你跟华为之间的合作关系,到时候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受到牵连。
万一某些国家不高兴,把跟华为有合作的一些手机厂家也进行限制,导致这些厂家芯片或者其他零部件都没法供应,这对于这些厂家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目前众多手机厂家没有明确表示接入鸿蒙系统,甚至直接表明拒绝加入鸿蒙系统,这只不过是出于企业自身发展利益的考虑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三星花了很大一笔钱研发自己的系统,最后不仅没有手机厂家使用,连三星自己都放弃的重要原因,因为你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在这一点上,谷歌和高通这些企业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谷歌只研究系统不做手机,高通只做芯片也不做手机。
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用道德去绑架任何一家企业,不论是华为、小米还是OPPO,他们都是中国的企业,任何企业的发展只要合法合规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