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直接使用。尼康单反始终采用法兰距为46.5mm的F卡口,理光PK口法兰距为45.5mm,法兰距短的镜头用在法兰距长的卡口上无限远不能合焦。法兰距稍短的镜头必须使用带矫正镜片的转接环才能实现无限远合焦。尼康单反适合使用法兰距更长(46.9mm)的徕卡R改口镜头。
该镜头不带马达,用在D40上无法自动对焦,只能手动对焦.
只要是尼康口镜头都可以装在D40上使用,只是有手动对焦,与自动对焦只分别,你所说的这款镜头内部没有对焦马达,在D40只能使用手动对焦模式,这个焦段进行手动对焦发挥的效果可想而知,并不会很理想。
尼康D40的镜头与尼康F65的镜头都是采用尼康F卡口的镜头。 因此,从能不能装的上的角度说,肯定是通用的……但是,具体到某一支镜头上,能不能同时兼容这两部机身,那就要看镜头的具体规格了。
接口的触点可能氧化了,所以不能感应到镜头街上。还是卡口的问题。建议做好防氧化处理。
可能是触点没完全接触好试试装好镜头后左右转动一下看看能不能认出来,如果还是不行就一边装镜头一边观察屏幕看是不是没有装到定位点的时候能认出,装好后倒认不出如果是转动一下就能认出,那就是触点偏移了,尝试换一个别的镜头看看会不会这样,如果还是这样那就是机身的问题只能拿去修了,如果别的镜头没事那就是你的这个镜头卡口变形造成触点偏移,塑料屁股的镜头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还有可能是触点氧化造成的,用棉签沾点无水酒精擦拭一下机身和镜头的触点,别沾太多免得流到机子里面弄坏电路
可以,G型镜头装在你的D40上可以自动对焦,如果不是G型镜头,只要是尼康F卡口的都能使用,只不过是不能自动对焦,需要自己手拧对焦
上面二位都说得不对! 尼康AF 50mm f/1.8D 镜头放在D40机器上不能实现自动对焦功能!它的所谓AF是需要机身马达驱动才能实现自动对焦的,而尼康D40、D40X、D60都不带机身马达,所以无法自动对焦。 尼康D40、D40X、D60使用所有尼康AF镜头都不能实现自动对焦,使用AF-S的镜头可以实现自动对焦。 最近新出的尼康AF-S 50mm f/1.4G可以用在上述三种机身身上实现自动对焦,因为AF-S中的S代表镜头带有宁静马达,可以用于没有机身马达的机身实现自动对焦。只是目前价格较贵,3100-3300元。
因为法兰距和卡口尺寸的关系,索尼的镜头是不可能转接到尼康机身上的。而且所有的转接镜头,不具有自动对焦功能,所以更不会有人去转接自动镜头。这个价位完全可以选择尼康的10-24或者副厂同级别镜头的呀,有需要,欢迎追问。
只要口径一样,尼康D40就可以使用老镜头AUTO。但是,不支持AF镜头,也就不存在光圈压杆。Auto系列作为尼康单反镜头群的先驱,不仅为尼康确立了专业大厂的地位,也是日系镜头全面占领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这批数十年前的老镜头身上,不但能很好地了解现代摄影光学技术的发展沿革,也能更好地理解多年来技术或观念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改变。拍片或把玩器材之余,品味一下历史的进程,不能不说是件其乐无穷的事。以著名的105/2.5为例,此镜头同一规格拥有两种结构版本,分别是1959年的Sonnar版和1971年的Xenotar版。成像表现略有不同,正是跟随不同技术条件、设计思想和市场要求下的一次改进;71年版的Xenotar结构一直延续到停产,各年代的产品有镜片镀膜、外观、材料工艺上的不同,我们也得以借此相同的结构平台纵观数十年来不同时期或高调或低调宣传的各种新技术究竟如何体现在最终成像上。另一个例子,35mm/2.8共经历三次重大改版,从一开始的不成熟到最终定型,一版比一版更完美,小小一枚镜头,折射出数十年来技术条件和设计思想的不同,可谓现代摄影镜头技术进步历程的缩影。Auto镜头也许不是最好,但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在它们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踏实、务实的作风,体会近距离的历史接触感。了解这一段开拓时期的经典、变化和异同,也许对我们如何面对如今滚滚而来的产品宣传攻势更有指导意义吧。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并沉迷于Auto镜头和F卡口的最大原因。尼康1959年高姿态发布大F专业单反相机,由此拉开了F王朝的序幕。F卡口在当时起点相当高,令人瞩目。开放光圈取景、自动收缩光圈曝光方式使F卡口可以经过不断的完善一致沿用至今,也因此得以留下近半个世纪的积累:当年最早一批F卡口老镜头在今天仍然能无保留地发挥作用,我们也有幸可以完整地领略光学技术40多年来一点一滴的进步,体会进步的艰辛。与大F同时期发布的第一批有4只镜头:Auto S 3.5cm/2.8、Auto S 5cm/2、Auto P 10.5cm/2.5、Auto Q 13.5cm/3.5,这四兄弟有个名字叫“Tick mark lens”,外观上跟后来的Auto有点小区别:使用英尺标示和代表红外距离标志的红色字母R。这一套四支最初的Auto镜头现在已经成了收藏的珍品,无处寻觅。加上稍后还发布了一只超广角nikkor-O 2.1cm/4。F卡口系列镜头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且一开始就涵盖了从超广到中长焦段。这里要提一提“Auto镜头” 的完整定义:自动收缩光圈的F卡口镜头。----换言之,当时的一些F卡口镜头如nikkor-O 2.1cm/4、nikkor-T 105/4,因为没有配置自动光圈,并不能称为Auto头。非Auto的F卡口镜头出的极少,是F家族里的绝对少数派。不算PC移轴镜头和固定光圈的折返镜头,非Auto的F卡口镜头一共只推出过3只:nikkor-O 2.1cm/4,Micro nikkor 5.5cm/3.5,nikkor-T 10.5cm/4。另外还有一些鱼眼镜头和特殊用途的F卡口镜头,也没有自动光圈或不设光圈机构,属于特例。有意思的是,当年为了节约成本或是技术原因而推出的F卡口非Auto镜头,现在在二手市场上已经无一例外的变成稀缺收藏品。Auto镜头中值得一书的经典之作不在少数,例如第一支28mm广角2.8cm/3.5,第一支不需要反光镜预升的超广角UD20mm/3.5,第一只带有近距离校正系统(CRC)的Auto N 24mm/2.8,生产年数最长的同结构镜头35mm/1.4,直到今天也备受推崇的105/2.5…温故知新,了解当年的经典无疑对我们开阔眼界,加深对镜头的认识大有好处。1974年最后一支Auto P.C 800mm/8大炮发布,nikkor镜头不再使用Auto标识。其间一共生产了超过80款Auto镜头,涵盖鱼眼到超长焦的所有焦段,以及建筑、医疗等用途的特殊镜头,全系列产品线阵容强大,扎实的制作和出色的光学素质奠定了nikkor的专业地位。在这些距今近半个世纪的摄影镜头中,既有开创性的作品,也有一些直到今天也仍然极具实用价值的经典镜头。Auto镜头成为当时日系摄影镜头的一杆旗帜。
单反相机,你要增加其他镜头,购买镜头更换上就好。 不像普通的消费类数码相机,加个转接环,外接镜头什么的。 D40的 18-55套机,本身就带小广角,你要想拍的在远点,可以购买55-200的镜头。--------------那种增倍镜头,一般使用在长焦镜头上更有价值一些,而且最大光圈要缩小、自动对焦能力下降、成像品质也要差一些。所以不建议用在50mm以下的镜头上.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