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习惯以有无辣味或辣味的轻重,将辣椒分为“辛辣椒”、“微辣椒”和“甜椒”。但在植物学上主要按亲缘关系、形态特征等进行分类。
(一)林奈分类
18世纪中叶(1753年)林奈(Linnaeus)在《物种》一书中首先将辣椒分为两个种,即一年生椒(Capsicum annuum L.)和灌木状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1767年林奈又把辣椒分为另外两个种:小樱椒(C.baccatumL.)和大椒(C.grossum L.)。
(二)伊利希分类
伊利希(Irish,1898)在林奈分类(1753)的基础上又将一年生辣椒分为以下7个变种。
Capsicum annuumL.一年生辣椒
var.conoides(Mill.)Irish朝天椒
var.fasciculatum(Sturt.)Irish簇生椒
var.acuminatunm Fingern线形椒
var.longum(D.C.)Sendt.长形椒
var.grossum(L.)Sendt.圆形椒
var.abberviatum Fingern圆锥椒
var.cerasiforme(Mill.)Irish樱桃椒
Capsicum frutescens L.灌木状椒
(三)贝利分类
后来贝利(Bailey L.H 1923)认为林奈所划分的一年生椒和灌木状椒应属于同一个种,在热带这个种为多年生的灌木类型,而在温带地区又作一年生蔬菜种植,并采用了C.frutescens L.为种名,其下分为5个变种:
var.cerasiforme Irish樱桃椒
var.conoides Irish圆锥椒
var.fasciculatum Sturt.簇生椒
var.longum Sendt.长形椒
var.grossum Sendt.灯笼椒
由于贝利分类中所涉及的实际上多为一年生辣椒,故目前许多学者也使用C.annuum这一种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1991)中辣椒所用的种名即为: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而日本基本上采用Irish的分类法。
(四)斯密斯分类
Smith和Heiser等于1951—1953年将辣椒分成4个种:
Capsicum pendulum Wild铃椒
Capsicum frutescens L.灌木椒
Capsicum annuum L.一年生椒
Capsicum pubescens Keep.茸毛椒
(五)费洛夫分类
20世纪中叶,苏联作物研究所收集了近800份辣椒种质资源,并对其地理分布、生态条件、形态特征和种间杂交的可育性方面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费洛夫(A.И.ФИЛОВ,1956)在对辣椒的进一步分类中,将一年生辣椒分成4个亚种(其中又将甜椒——灯笼椒亚种(ssp.grossum)分为5个变种……),21个变种:
1.甜椒亚种(C.annuum ssp.grossum Fil.)
var.pomifera番茄形椒
var.latum钟形椒
var.ovatum圆锥椒
var.cordatum保加利亚尖椒
var.zilindricum圆柱椒
2.大辣椒亚种(ssp.acerum Fil.)
var.proboscideum M.象鼻形椒
var.longum Sendt.长椒
var.breviconoideum Haz.锥椒
var.fuscus Cordero.褐色圆锥椒
var.procerus Fil.高秆椒
var.dactylus M.指形椒
3.小辣椒亚种(ssp.microcarpum Fil.)
var.acuminatum Fing长尖椒
var.brevidactylus M.短指椒
var.reptatum Fil.匍匐椒
var.conoides Mill.圆锥椒
var.cerasiforme Mill.樱桃椒
var.ovare Haz.卵形椒
var.fasciculatum Sturt.簇生椒
var.ornamentale Haz.观赏椒
4.野生辣椒亚种(ssp.spontaneum M.)
var.baccatum L.草莓椒
var.minimum Mill.针形椒
(六)加佐布希分类
苏联加佐布希(B.Л.Γaзебущ,1958)又将辣椒分为4个种,29个变种:
Capsicum angulosum Mill.秘鲁椒
var.jazepezucku Haz.佳真处卡椒
var.bicoloratum Haz.两色椒
var.tetragonocarpum Haz.四角椒
var.longipetiolatum Haz.长柄椒
var.cylendropedicellatum Haz.筒状椒
var.macrophyllum Haz.大叶椒
var.mesaphyllum Haz.小叶椒
Capsicum conicum Haz.哥伦布椒
var.umbilicatum Haz.缠头椒
var.baccatum Haz.浆果椒
var.medelinse Haz.麦哲椒
var.cereolom Haz.蜡烛椒
var.elongatum Haz.长柄椒
var.brevipellolatum Haz.短柄椒
var.lamprocarpum Haz.灯笼椒
var.vellosoanum Haz.天罗隆椒
Capsicum annuum L.墨西哥椒
var.fascioculatum Irish朝天椒
var.cerasiforme Irish樱桃椒
var.longum Sendt.长椒
var.breviconcidum Haz.短锥椒
var.grossum Sendt.柿子椒
var.ovoidcum Fingerh.阔椭圆椒
var.conoides Irish圆锥椒
var.ribeiforme Haz.红醋栗椒
var.bukasovu Haz.布卡晓夫椒
var.ornamentele Haz.观赏椒
var.acuminatum Haz.长尖椒
var.chordule Haz.小刀形椒
Capsicum pubescens Keep.茸毛椒
var.nigroisementum Haz.黑子椒
var.griseonigosemineum Haz.灰黑子椒
(七)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分类
1983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发表的《辣椒遗传资源》一文中,将辣椒属(Capsicum)归纳为栽培种、未被利用的野生种和已被人们所利用的其他辣椒种共32个,其中确定了辣椒栽培种有5个,分别是:
1.一年生辣椒
(C.annuum)包括各种栽培甜椒和辣椒的大部分品种,是目前栽培最广,生产上最重要的一个种。它原产于中美洲,核型分析表明它起源于墨西哥。该种的野生变种(C.annuum var.minimum)分布在美国南部至南美洲北部的广大地区;另一野生变种(C.annuum var.glabriusculum)分布在美国南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Pickersgill,1969)。这个种的特征是花多单生,少簇生,花梗多下垂、少直立,花冠乳白色居多,少紫色,花药蓝色或紫色,萼片平直。成熟果花梗和花萼连接处无环状缢痕,果肉较硬(某些品种较软)。种子浅黄色。染色体数2n=2x=24,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臂2对。
2.灌木状辣椒
(C.frutescens)原为野生种,灌木或亚灌木,类似杂草或半驯化植物,广泛分布于美洲热带低凹地区,东南亚也有分布。其特征为花多单生,少有2至数朵簇生,花冠乳白色至白色,略呈绿色或黄色,花冠裂片稍外卷,花药蓝色。有些叶节具2个或多个花梗,花梗直立。果实纺锤状,长7~14cm,果肉一般较软,成熟果花梗和花萼之间无环状缢痕。味极辣。种子浅黄色。染色体数2n=2x=24,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臂1对。
C.frutescens抗疫病和黄萎病(Mikova Popova,1981),因此对辣椒抗病育种有重要价值。
3.中国辣椒
(C.chinense)为亚马孙河流域栽培最为广泛的一个种,和C.frutescens一样,广泛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该种类似于木本辣椒,每叶节着生花2朵至数朵,簇生,少单生,花冠多绿白色,少有乳白色或紫色。花梗直立或斜向。与C.frutescens区别主要是花萼与花梗之间有缢痕。果肉较硬。种子浅黄色。染色体数2n=2x=24,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臂1对。据Mikova和Popova(1981)研究,该种可抗黄萎病。
4.下垂辣椒
(C.baccatum var.pendulum)主要产于南美洲,其他地区很少种植。它的栽培种是C.baccatum var.pendulum,野生种为C.baccatum var.baccatum(Eshbaugh 1970)。野生类型主要集中在玻利维亚及其周围地区。花单生,花冠上有黄色、棕褐色或棕色斑点,并具有显著的萼芽,与一年生辣椒不同。成熟果的花梗和花萼连接处虽有时具不规则皱纹,但无环状缢痕。果肉较硬。种子浅黄色,染色体数2n=2x=24,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臂1对。C.baccatum抗TMV、CMV和疫病(Mikova和Popova,1981)。
5.柔毛辣椒
(C.pubescens)广泛种植于安第斯山区,在美洲中部和墨西哥部分地区也有栽培,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的栽培种。目前尚不清楚其祖先,但其和南美洲的一些野生种C.eximium、C.cardenasii和C.tovari有亲和性。花单生,花冠紫色,少有白色带紫色。成熟果花梗和花萼连接处无环状缢痕。果肉硬,果实黄色或橘黄色,肉较厚。种子浅黑色,多皱纹,染色体数2n=2x=24,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臂1对(《中国作物遗传资源》,1994)。
中国在辣椒分类上以采用Bgiley的分类为多,同时也采用Irish的分类,有时也有学者采用费洛夫分类(《蔬菜栽培学各论(北方本)》,1979)。
美国对Bailey、Irish、Smith和Heiser的分类法均有采用,但以采用Smith和Heiser分类较多。
苏联各种不同的分类法均有采用,其中加佐布希(B.Л.Γaзебущ.,1958)分类法因十分繁琐,其他国家少有采用。
综上所述,虽然1983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讨论过辣椒属(Capsicum)统一分类的问题,但实际上仍未能形成统一的分类共识。
(八)中国辣椒的植物学分类
中国辣椒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全国所收集的各地地方品种已达2000多份,经初步鉴定结果,确定中国有两个种,即一年生辣椒(C.annuum L.)和灌木状辣椒(C.frutescens L.)。
1.一年生辣椒
(C.annuum)中国各地栽培的辣椒品种绝大部分属一年生辣椒。李佩华(1994)在对中国辣椒的初步研究中,将一年生辣椒以果实的不同形态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共将其归属为6个变种:
(1)长角椒(C.annuum L.var.longum Sent.)果形有牛角形、长圆锥、羊角形3种。果形指数3~5,果基花萼多数平展。该变种在中国各地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该变种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湖南、湖北、贵州、云南、江西、山西、河南等省栽培最多。植株高矮不一,株型较开展,分枝性较强。单株结果多,果梗下弯,果实下垂,果实长圆锥形或粗长圆锥形,个别略弯曲,颇似牛角或羊角,故称牛角形或羊角形;按其果的大小、长短又可细分为大牛角(大羊角)、牛角(羊角)、小牛角(小羊角)或长牛角(长羊角)和短牛角(短羊角)形。果面光滑或有浅棱,部分品种有浅皱或多皱。果顶先端渐尖,有时呈小钩状、钝状,少数品种平或略凹。果基部花萼多平展,少有浅下包。纵径10~27cm,横径1.7~4.0cm。单果重以10~40g居多,最大单果重也有70~150g,果肉厚0.15~0.40cm。果实含水量中等,味微辣或辣,宜鲜食或兼加工用。该变种的部分品种具有抗逆、抗病、丰产、适应性强等特性,不仅广泛用于生产,如兖州羊角椒、昭通大牛角椒、宁夏牛角椒、石河子牛角椒、伊利大辣椒、益都辣椒等;而且其中有一部分是重要的育种亲本材料,如湘潭晚、21号牛角椒、汉川椒、云阳椒、伏地尖、吉林耐湿椒等。
(2)指形椒(C.annuum L.var.dactylus M.)该变种有长指形、指形、短指形3种果形,果形指数在5以上,果基部花萼下包或浅下包,果肉薄,为中国辣椒重要种质资源。栽培分布广,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陕西、河北、山西等省。中国出口外销的干辣椒优良品种大多出自该变种。植株矮至高大,株型较开展,分枝性较强。单株结果率高,果实下垂或直立,果顶先端渐尖,有时呈小钩状或呈钝状(短指形为多)。果实纵径5~24cm,短指形纵径5cm左右,长指形纵径12cm以上;横径均较细小,果形指数较高。单果重3~15g,最大单果重20~30g。果肉厚0.10~0.15cm。果实含水量少,辛辣味强,宜加工干制。其代表品种有陕西省的8819线椒和8212线椒,河北省的望都辣椒、鸡泽辣椒,云南省的邱北辣椒,四川省的西充椒、什邡椒,河南省的永城辣椒,福建省的宁化辣椒,湖南省的攸县玻璃椒等。
(3)灯笼椒(C.annuum L.var.grossum Sent.)该变种果形有长灯笼、方灯笼、宽锥形和扁圆形4种,果形指数1~2,果大、肉厚、味甜居多,也是重要的辣椒种质资源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华东沿海、华北、东北地区大中城市近郊。植株矮至中等,直立、紧凑。单株结果少,果柄多下弯,少直立。果面光滑有纵沟,浅至深。果顶略凸,平或下凹(浅至深)。果基部梗洼处多内陷,花萼平展。果大,纵径5~10cm,横径5~8cm,肉厚0.3~0.6cm,薄肉型以0.3cm左右为多。单果重40~200g,最大单果重750g。果肉含水量高,质脆、味甜或微辣,多为鲜食炒菜用。该变种中大部分为甜椒,其抗逆性和抗病性均低于辣椒,适宜夏季较凉爽地区和反季节栽培,且对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其代表品种如上海甜椒、北京茄门、山西省的二猪嘴、吉林省的麻辣三道筋、吉林3号,黑龙江省的双富、巴彦、牛心辣椒等。
(4)短锥椒(C.annuum L.var.breviconoideum Haz.)该变种多分布在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云南省昆明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植株矮至中高。结果多或中等。果实下垂,中小圆锥形或中小圆锥灯笼形。果顶钝尖或有凹陷,果面光滑有纵沟,有的品种有许多较深的横向皱褶似螺旋状,或有凹凸。单果重6~14g,纵径6~11cm,横径2.5~6cm,果形指数2左右,果肉较薄,约0.15cm,多汁,质软,味微辣或辣,可鲜食。其早熟性突出,适于早熟栽培或在育种中作早熟亲本。代表品种有江苏省的南京早椒(黑壳、黄壳),安徽省的合肥四叶椒,湖北省的武汉矮脚黄,云南省的昆明皱皮辣,江西省的九江早椒,四川省的二斧头,河南省的漯河一窝蜂,山东省的铃铛皮辣椒等。
(5)樱桃椒(C.annuum L.var.cerasiforme Irish)中国云南、贵州、福建省等少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区为云南省的建水县。植株中等高,结果多,果实直立或斜生,果小,大多为近小圆球形,呈樱桃状,少数为小宽锥形似鸡心,又称鸡心椒。果色有红色、黄色或微紫色。樱桃椒纵径2.1~2.4cm,横径2.40~2.65cm,单果重1.6~10g;鸡心椒纵径2.85~4.00cm,横径0.6~1.6cm,单果重1~3g,肉厚0.2~0.4cm。果基部花萼平展,果顶平。辛辣味极强,多用于制干椒或切碎腌渍,也可作观赏植物栽培。其代表品种有云南省的樱桃椒,福建省的沙县纽扣椒等。
(6)簇生椒(C.annuum L.var.fasciculatum Sturt.)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海南、陕西、贵州、河北、河南等省。植株矮或高大,株高45~90cm,枝条密生,叶狭长,果实簇生,细长,果色鲜红至深红色,每簇果实2~10余个,短指形或短锥形。果小,单果重2~6g,纵径4.0~7.8cm,横径0.8~1.40cm,果肉薄,约0.07~0.10cm,辣味浓。耐热,耐病毒病。宜制干调味用。主要代表品种有四川省的七星椒、湖北省的石首七姐妹、陕西省的安康十姐妹,河北、山东省的天鹰椒、海南省的五彩椒等。
2.灌木状辣椒
(Capsicum frutescens L.)本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地区。主要有:
(1)小米辣 为中国唯一的野生辣椒,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较多,在元江和建水县也有零星分布,海南省有少量栽培,主要生长在荒山坡和沟谷及房前屋后的路边。多年生,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常年能开花结果,为直立灌木或灌木状草本,株高可达80~180cm,开展度94~152cm。茎叶光滑,绿色,叶片小而窄,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单生,偶有2花着生于同一叶腋处,花小,花冠浅绿白或浅绿黄色。果顶向上,单生,嫩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极小,近长纺锤状,类似较大的麦粒,果基部花萼下包。果实纵径1~2cm,横径0.4~0.6cm,肉厚0.1cm,单果重0.15g,果柄长1.5~3.0cm。肉质软,辣味强,可鲜食或晒干作调味品,老熟果具有花萼和果柄易分离而自行脱落的原始特性。
(2)大米辣 分布于云南省思茂、景洪、勐腊、个旧等县(市)。多作一年生栽培,茎枝幼嫩时为草质,成长后逐渐木质化。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多,株高90~110cm,开展度150~180cm。茎、叶、花形态特征同小米辣。果实在植株上除直立着生外,还有下弯和侧生者,果实较小米辣大,短指形,近似萝卜角状。嫩熟果浅绿黄或浅绿色,老熟果红色,有光泽,果基部花萼下包。果实纵径4~7cm,横径0.7~1cm,肉薄,约0.1cm,胎座小,种子多,单果重1.0~1.5g。晚熟,结果多,较耐热、耐湿。对病毒病和炭疽病抗性较强。辣味强,老熟果红色,果肉含水少,品质较好,宜制干,也可腌渍。
(3)云南涮辣椒 属稀有辣椒种质资源,为多年生灌木状辣椒一个新的栽培变种(刘红等,1985)。学名Capsicum frutescens L.cv.Shuanlaense L.D.Zhou,H.Liu et P.H Li,cv.nov。分布于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思茅、潞西、瑞丽等县(市),零星种植于半阴处。夏秋季开花结实,一、二年生,直立,为草本至亚灌木,株高160cm,开展度150~170cm,花小,花冠浅绿黄或浅绿白色。果单生下垂,嫩熟果浅绿色,老熟果橘红转鲜红色,有光泽。果实为卵状短圆锥或圆锥小长灯笼形,花萼小,平展或下包,紧扣果肩部。果实纵径3.7~7.0cm,横径2.0~3.0cm,3~4心室,肉厚0.1~0.2cm,单果重4.5~7.0g,果内种子少。晚熟。结果期需高温、高湿。耐热。易感病毒病。具特有的辛辣气味,辣味极强,不能直接食用,只能将果切开,在热汤中涮几下,整锅汤即有辛辣味,故有:“涮辣”之称。
(4)大树辣 云南省东南部屏边县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该变型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为多年生高大灌木。四年生株高可达3m,树干横径4~6cm,侧枝繁茂,可生长7~8年。花冠白色,花冠裂片边缘及基部带浅紫晕。果柄下弯,果实粗指形,花萼浅下包,果顶渐尖或钝尖。嫩熟果深绿色,老熟果深红色,纵径7.0~12.5cm,横径1.2~1.5cm,单果重6g左右。辛辣味强并具有芳香味,可鲜食或干制,红熟果可作调味品。晚熟。在种植地区轻度感染病毒病。
【 教案 导语】《冬天里的大菜棚》采用儿歌形式介绍高科技的蔬菜大棚,学生通过了解冬天里的大菜棚,体会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课文除了给学生渗透爱科学的思想,还起着训练学生朗读、说话,积累词语的作用。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豆、角、年。会认8个字。 2、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3、仿照“冷冰冰”“一层层”“绿生生”说一个词语,并积累这些词语。 4、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能够用abb式的词语尝试着说一句话。 5、创编儿歌,运用语言。培养创新。 6、体会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豆、角、年。会认8个字。 2、仿照“冷冰冰”说abb式的词语。 3、说一说大菜棚里还有哪些蔬菜。 4、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尝试用abb式的词语说一句话,创编儿歌。 2、转换角色与教师进行对话,说出大菜棚的优势所在。 教学准备: 生字卡、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棚”导入 1、板书“朋”,在哪见过? 2、加上木字旁,变了,你还认识吗?念什么? 3、你见过什么棚子?里面都是什么? 4、板书“菜”,合着读读。 说说菜棚里都有什么?你见过菜棚吗? 5、板书补充完整。 18、冬天里的大菜棚 走进大菜棚看一看 二、自由朗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自己读课文,比比谁的字音读的最准确。 2、绳子反馈。 (1)注音字卡——豆、角、年 ①一人领读,全班跟读 ②全班齐读 (2)不注音字卡——豆、角、年 ①齐读 ②两人抢读(两组) (3)不注音词卡 ①豆:见过什么豆? ②豆角 ③年:能用年组词吗?过年、一年,读一读这个词“一年四季” ④大菜棚、外面、里面 芹菜、韭菜 冷冰冰、一层层 3、再读课文,想:菜棚里都有什么菜? 三、学文 (一)认识各种蔬菜 1、师生交流:菜棚里面有什么菜? 2、课件出示: (1)单个的黄瓜、豆角。你发现什么了?(说不同) (2)一层层的黄瓜、豆角。你有什么感觉呀?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词语“一层层”) (3)点击出示一句话:“黄瓜豆角一层层” (4)指导朗读,把黄瓜、豆角的多读出来 自由练、展示 3、课件出示: (1)出示芹菜、韭菜图,你认识吗? 这两种菜有什么不一样? (2)但是,他们有什么相同的特点?能形容一下吗?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怎么说的?(点击出示“绿生生”) (3)点击出示一句话:“芹菜豆角绿生生” (4)指导朗读,把芹菜、韭菜的绿读出来 自由练、展示 4、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 (二)补充延伸,语言训练。 1、菜棚里还有什么其他蔬菜? (1)生自由说:西红柿、冬瓜、茄子、小辣椒、圆白菜…… (2)师制作链接随生点击出示图片 (3)你能用这样的形式说说他们的样子吗? (4)跟前边的蔬菜,名连起来说一句话。 (5)指导朗读,读出蔬菜的样子。 (6)与前两句连起来再读。 2、角色转换,自主感悟。 现在你就是大菜棚里的工作人员,我第一次来你们这里参观 (1)点击出图,菜棚外面的样子、环境 师生交流:你们的菜棚建在哪呀? 我觉得周围白茫茫的一片,那是雪吧? 外面的温度可真低,书上是用那个词语说的——冷冰冰 指导朗读:读出寒冷 (2)点击出图,菜棚里面 师生交流:呵!菜棚里面的温度还挺高,书上是用那个词语说的——暖融融 指导朗读:读出温暖 (3)体会一年四季才不断 师生交流:你们为什么建菜棚呢?(让我们有新鲜的蔬菜吃) 只是冬天吗?书上是怎么说的?(一年四季菜不断) (4)我还想问问你们这些工作人员,你们的大菜棚一年四季都有这么丰富的蔬菜,菜成熟了以后,你们把它们运往哪? 菜市场——买菜的小贩是怎样评价你们的蔬菜的? 师小结:真感谢你们这些工作人员,运用高超的技术,建起了温度适宜、湿度适宜的大菜棚,让我们吃上这么多品种的蔬菜!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小贩们这样评价你们的蔬菜,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高兴、自豪) 2、带着你的心情再读一遍课文 3、合作读课文,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篇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八个字,会写豆角。 3、能够仿照课文说话,积累ABB式的词语。 4、了解蔬菜大棚的好处。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积累ABB式的词语 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小调查 教学过程: 一. 从采访入手,揭示课题 1、说一说,课前调查,爸爸妈妈小时候冬天都吃什么蔬菜。 2、小采访,问问来听课的老师,他们小时候冬天都吃什么蔬菜 出示课件:图片,文字(蔬菜名) 3、说一说:你们现在都吃什么蔬菜? 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这些新鲜的蔬菜是在哪儿种的?你们知道吗?引出课题:板书《冬天里的大菜棚》学习认读字,菜棚。要求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说。 出示课件:大菜棚图片,简单介绍大菜棚。 二、从朗读入手,识字 1、大菜棚里什么样?都有什么?赶快去读书,读完后看看自己对大菜棚有什么了解。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评级(正确、流利、有感情) 3、指读,评价。 4,反馈检测——认读字的掌握情况。 (1)、出示课件:带有音节的词语,认读 (2)、再出示没有注音的词语,指名读。 (3)、把词语送回课文再读课文。 三、从生活实际入手,理解课文 1、提问:你对大菜棚有了那些了解?(回应上一环节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2、循学导教。 (1)、大棚外面冷冰冰,大棚里面暖融融。相机板书:冷冰冰,暖融融 出示课件,利用图片理解“冷冰冰、暖融融”两个词语。从大棚内外的人穿的衣服来理解,借助实际天气(正好下雪),理解词语。 (2)、指导朗读 动作、天气、生活实际,理解两个词语,读出语气。 (3)、问:课文里写了大棚里有哪些蔬菜?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学生回答问题,板书:黄瓜 豆角 芹菜 韭菜 (把“豆角”的音节写在田字格上面,不写字。) 学习生字:豆角 指导书写,豆的占格,角的两个横画两边都不靠,和“月”字区分,两个横画靠左不靠右。相同笔画等距等写字的方法要指导。 (4)、提问:这些蔬菜有什么特点? 板书“一层层 绿生生” 追问:一层层说明豆角、黄瓜怎么样?(多) 绿生生说明芹菜、韭菜怎么样?(好) 出示课件,理解词义。 (5)、大棚里还可能有什么蔬菜?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图片 文字 积累词语:对照图片理解,绿油油、水灵灵、一串串、红艳艳、圆溜溜等。 (6)、创编儿歌:(中间两句) 出示课件:丝瓜苦瓜_________________ 菠菜油菜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层层, _________________绿生生。 (7)、学习结尾 一年四季菜不断,人人都夸大菜棚 出示文字课件:指名读 出示图片课件:菜市场里各种各样的蔬菜。 从而理解课文的意思。 提问:为什么人人都夸大菜棚? 师:我现在是大棚的工作人员,你来夸夸我的大菜棚吧! 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学生如果只能说出“你真好”,“谢谢你”之类的话,要进行说话指导。 (8)、会读全文。 四、从兴趣入手,创编儿歌 1、出示课件:ABB式的词语,读一读 2、出示课件:连一连,(蔬菜名称和相应的特点) 3、出示儿歌模板 五、作业 1、写儿歌 2、大棚里除了可以种蔬菜,还可以种什么。调查。 板书: 18 冬天里的大菜棚 冷冰冰 暖融融 黄瓜 豆角 一层层 芹菜 韭菜 绿生生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会读课后词语。 2.能用“夸”说一句话。 3.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夸”说一句话。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词句的意思,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知道爸爸妈妈小时候冬天都吃什么蔬菜吗? 师:现在也是冬天,你能吃到那些菜?(板书:冬天) 师:这些蔬菜是在哪种出来的?(导入新课) 师:出示大菜棚的图片,出示课题:18课《冬天里的大菜棚》。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轻声读儿歌,争取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同桌互相帮助。 2.大家读得特别认真,咱们来看课件读读词。(目的: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困 芹菜 豆角 黄瓜 韭菜 冷冰冰 暖融融 一层层 绿生生 三、联系生活理解课文,朗读句子。 1.现在咱们就一起去蔬菜基地看看,出示课件,天刚下过雪,刮着寒风,走在路上,多冷呀,能用什么词表达? 请你做动作表示出来。 请你试试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终于进到了大棚里,感觉……做个动作。多暖和呀,快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 师:看这两个句子,发现它们有对子了吗?哪位同学把前两行读给大家听? 3.在这暖融融的大棚里,我们看见了哪些蔬菜?它们都什么样?快读读3、 4行。 师:出示课件。再请一名同学读读一层层,绿生生。 4.谁知道大棚里还生长着哪些蔬菜?什么样?出示课件。(由书本向生活的拓展,培养学生抓住蔬菜的特点说清楚的能力)。 师:因为有了大菜棚,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 谁来夸夸大菜棚? 师: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大菜棚,齐读最后两行。 师:你喜欢这首儿歌吗?在小组里读读。指名读。 师:我们就要离开大菜棚了,你想对它说点什么? 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角”。 师:怎么记住它? 打开书,根据笔顺跟随,自己用手写一写,一起书空说笔顺,说笔画。 学习 “角”的书写。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角”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名说。 生描红,书写。 师:提醒写字姿势。 五、作业:用“夸”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体会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8个字。会读课后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 朗读课文展示。 二、 认读词语 困 黄瓜 豆角 芹菜 韭菜 冷冰冰 暖融融 一层层 绿生生 里面 不认识的字,利用文中拼音认读 三、 学生字 1.利用生字表自学,读音,利用笔顺跟随仿些描红 。 2.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怎样记住这些字?比一比谁记得好,记得快? 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记字方法, 认识“尸字头” 3.利用方法认字、记字 4.卡片认读,检查效果,认读生字和词语 5.指导生字书写 四、 作业:完成生字书写练习;读课文和词语。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要纠正。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