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主频主频越高,这就说明它的性能越好,对于数据的处理速度也会有所提升。
理论上来说,主频确实越高必然越好,但也是一把双刃剑,高主频的代价就是更高的温度和功耗。因此都2020年了,就不能只看主频,对于CPU性能表现,要从多维度看,比如时代、架构、制程工艺、核心数量等等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流程。
比如04年的奔腾系列,主频都可以达到3.8Ghz,但是由于架构因素,还是单核性能,主频虽高,但依然落后于多线程处理器,并不实用。因为就算你主频默认5.0Ghz,实际上我们看看视频刷刷网页只能用到2.0Ghz,就是一种性能的浪费。
目前的3.5Ghz的频率已经能满足大多数的应用需求,还有睿频超频等技术加持,既然够用,就没有必然再去提升,因为高主频最大的问题就是有非常高的温度表现。
对于CPU主频的理解
所谓CPU的主频,就是说这块CPU的工作频率,也就是说这块CPU是在以哪个频率在进行运算处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分钟能走100步的样子,那我们的迈步频率就是100步/分钟。而对于CPU来说,也是一样的原理。
只不过,CPU的工作频率单位是以Hz(赫)计量,随着科技发展,CPU的制造工艺越来越先进,其主频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现今,虽然CPU主频的计量单位Hz(赫)没变,但我们往往都会在单位前面加上M,甚至G,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频MHz(兆赫)和GHz(吉赫)。
而这个Hz(赫)、MHz(兆赫)和GHz(吉赫)单位则是这样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1000MHz=1GHz。如今的CPU基本都是以GHz的单位来表述主频了。
CPU的频率越高越好,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
CPU主频越高那么性能就越强,这是在同代相架构、核心/线程数量、制造工艺、缓存等基础上,在选择CPU的时候,还需要看架构、核心/线程数量、制造工艺、缓存等核心参数。
CPU频率越高,电脑性能越好,其中要注意其它搭配配制。
随着CPU频率的升高,其发热量不可避免地也在跟着一起升高,那么带来的后果是笔记本使用过程中会发烫,热量聚集太多了还会引起系统不稳定、死机等。
扩展资料:
外频
CPU外部频率或基频,计量单位为“MHz”。CPU的主频与外频有一定的比例(倍频)关系,由于内存和设置在主板上的L2Cache的工作频率与CPU外频同步,所以使用外频高的CPU组装电脑,其整体性能比使用相同主频但外频低一级的CPU要高。这项参数关系试用于主板的选择。
倍频系数
CPU主频和外频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为:主频=外频*倍频。
如果笔记本散热做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导致笔记本元件烧毁,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把笔记本放在床上躺着用的用户而言,一块适合的主板才能更有利于显卡、CPU的发挥。
在同系列微处理器,主频越高就代表计算机的速度也越快,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处理器。
它就只能作为一个参数来作参考。另外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
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主频高更好,对睿频的要求相对没有那么高。
电脑都是只用看主频,不用看睿频。主频高性能好。高主频的睿频后肯定比低主频睿频的高。但是前提是同一个档次的cpu才能这样比。
主频高是所有核心一起高。睿频只是一个核心单独加速,而且还不能持久。睿频是为了你打开office啊啥的这种瞬间运算量增大设计的,不是一直让你用的。
笔记本电脑由于散热和节能考虑,睿频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的。如果CPU功耗、发热到一定的值shu就会触发自我保护模式,强制降频散热(性能也降低)。笔记本处理器的睿频看看就好,不要指望它能长时间工作。
主频和睿频的区别
1、表示不同:主频2.6GHz-3.2GHz,表示处理器的主频为2.6GHz,最高可达3.2GHz,想要达到3.2GHz,可能需要人为设置,可能是睿频至3.2GHz。睿频3.2GHz,表示处理器可以睿频至3.2GHz,不需要人为设置。
2、含义不同:主频就是人为提高CPU的外频或倍频,使之运行频率(主频=外频×倍频)得到大幅提升,即CPU超频。睿频是指当启动一个运行程序后,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20%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的一种技术。
3、运作方式:CPU主频是固定的,不会因为负载的变化而改变,而睿频是动态调整的,会根据负载情况自动提高核心频率,最高可以达到CPU的最大睿频。
CPU的频率不是越高越好,还得看CPU的其他技术参数,比如CPU的缓存、核心数、制造工艺,指令集等。高频和低频的区别主要是处理器的性能差别。
理论上,CPU主频越高那么性能就越强,但是这是在同代相架构、核心/线程数量、制造工艺、缓存等基础上,因此我们在选择CPU的时候,不能仅仅看CPU主频,还需要看架构、核心/线程数量、制造工艺、缓存等核心参数。
高频与低频的CPU使用率区分是比较明显的,高频的cpu和低频的cpu在同时处理相同的任务进程时,高频cpu的使用率更低,运算能力更好。
高频内存和低频内存之间在解压速率和读写带宽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在实际的使用当中,操作实体上的差距异常微小,甚至对众多游戏玩家来说,高频内存在大多数游戏环境中,并不会对游戏帧数的提高有帮助。
频率的提升,能大大提高依赖内存带宽的CPU的处理能力,我们把内存大小比作水量,频率比作是控制水量的阀门,只不过CPU也不可能一口喝下而已。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