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3号成功对接空间站这一举动,意味着中国又向成功踏进了一个新的步伐,并且也意味着航天事业的成功。神舟十三号,简称“神十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2021年6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也已整装待发,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能力。2021年9月20日,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神舟十三号的重要意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飞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此次飞行,它将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所需的最后几项关键技术,为中国建造“天宫”打下重要基石。
主要任务
第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受控摇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实验。
第二要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设任务做准备。
第三要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第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的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第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它验证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所需的最后几项关键技术,为中国建造“天宫”打下重要基石。
神舟十三号飞船是中国空间站转入建造阶段前发射的最后一艘飞船,自有其“神奇”和“独特”之处。径向交会对接和180天在轨飞行是实现中国空间站多人同时值守和长期有人照料的关键,只有掌握它们,中国才能拥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天宫”。
神舟十三号飞船要验证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是6个月长期在轨飞行,这将创下中国航天员最长太空驻留纪录。
主要目的: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做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