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途汽车又出现在各位车迷朋友的视野当中。
此话怎讲?据笔者从前途官方获取到的消息来看,前途汽车或与美国上市汽车公司Mullen Automotive,Inc.(下文简称Mullen)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拓展美洲市场。
并且还表示:此次合作,将前途汽车的整车设计、技术研发、工艺创新优势与Mullen在美洲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优势相结合,为美洲消费者带来不同的电动车选择。
另外,有资料显示,前途汽车早在2019年便与Mullen开始合作,并开展了前途K50在北美市场的推广。而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或将前途K50由市场推广阶段进入到实质性的生产和销售阶段。
当然,面对前途汽车这一举措,热心网友可不会轻易放弃如此绝佳的发言机会,纷纷表示:“去割别家田里韭菜了”“赚的是刀乐”“支持前途去北美割韭菜”等等。而笔者看来,前途这或是国内水土不服,要跑去北美“生活”的节奏?
悉知,前途汽车作为国内第一批新势力车企,其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路坎坷。
当年借着新能源浪潮刚刚兴起的由头,打造了号称“国内自主纯电超跑第一人”的K50车型,其售价高达70万元。然而,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动,后续的结局也如大家所见。
在2018年,前途K50全年累计销量仅有59台。紧接,在2019年2月,前途汽车就被曝出陷入了“危机”,其母公司长城华冠存在拖欠工资以及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而当时的前途汽车声称:公司资金确实存在问题,但不影响员工的薪资发放。随后,便有网友爆料,在前途汽车官微底下出现员工讨薪的言论。
时间来到2020年11月,前途汽车又被曝出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其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全国首家门店也被迫撤市,同时在北京金港汽车公园的交付中心也处于人去楼空的状态。
然而神奇的是,在去年6月,前途汽车突然高调复出,并且还带来了自家旗下第二款新车型——K20,新车的预售价格区间在8.68万元-14.98万元,外观为双门设计的小型车,且有硬顶版和敞篷版可以选择,还表示或将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电动跑车。
但有趣的是,K20自预售一段时间过后,新车就再也没有后续的消息,截至笔者撰稿时某汽车平台,对于K20车型仍然显示为“即将销售”的状态。而依笔者看来,前途汽车这或又是给各位汽车用户画的一个“饼”。
不过,对于前途汽车产品本身也不排除有为之欣赏的消费者,但更有戏剧性的事情也随之发生。
具体来看,自一位“K20用户”口述,自己预订的前途K20所预付的199元预订金出现了收不回来的情况,寻找前途客服未果,出现了“耍赖”“玩失踪”等等。
而类似的情况,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小黄车的199元押金。对此,部分网友还戏称:又倒闭一次,不过这一次是带着钱跑的。
总结
总的来说,此次前途汽车与Mullen的合作,其被网友声称“圈钱”的嫌疑最大。至于,前途汽车能否在北美市场存活下来,还是换个地方继续“忽悠”消费者,笔者也将会持续关注该事件的最新报道。
当然,屏幕前的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也欢迎在屏幕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EV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和讯汽车从相关媒体报道了解到,国内造车新势力企业前途汽车的多家体验店和交付中心存在关停或无车可卖的困境。位于三里屯的全国首家门店已经撤出,同时位于金港汽车公园的交付中心也人去楼空。
作为曾经惊艳一时的国产新能源跑车代表,前途汽车很可能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
如今看来,前途汽车的“闭店”似乎已是意料之中。
早在今年4月,前途汽车和长城华冠的创始人、前途汽车的董事长陆群被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连续发布两条限制高消费限令,立案日期分别为2020年3月11日和3月17日。
其中3月11日公布的限制消费令显示:因前途汽车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依照相关法律对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及其法人、实际控制人等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另一则为3月17日公布的消费限制令上,立案执行申请人换成了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但限制内容一致。
资料显示,长城华冠原本是一家独立汽车设计公司及整车开发解决方案供应商,作为新能源第一股于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在2015年2月正式成立前途汽车,2016年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与其他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不同的是,前途汽车依托着母公司的“福荫”,在苏州有自建的生产基地,造车资金也主要依靠母公司长城华冠进行股权和债权融资。据悉,长城华冠先后募资五次,累计金额超20亿元,在新三板上市企业中排在前列。
但实际上,前途汽车母公司的自身情况并不太乐观。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长城华冠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174.7万元、-9844.28万元、-2.26亿元、-3.7亿元。
2019年2月,前途汽车母公司北京长城华冠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进一步资本市场运作筹划及长期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前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及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内外部因素,退出“新三板”。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前途汽车在2016年就已经获得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2018年又获得了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手握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的企业,但是这“一手好牌”,怎么就打的“稀烂”呢?
时间拨回2年前。2018年8月8日,在这个国人最喜欢的日子里,前途汽车首款新车前途K50正式上市,定位动双门双座纯电动跑车,补贴后售价为68.68万元。
新车在外观方面的设计亮点颇多,全车采用铝合金车身框架,除前、后包围和侧裙等部位外,其余部位均采用碳纤维材质,被诸多汽车媒体冠以“国产迈凯伦”的称号。
但除此以外,前途K50的亮点屈指可数,其NEDC工况续航仅为380公里,在如今续航已经突破700公里“长人如林”的新能源市场,这个数据根本“不够打”。4.6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也难和真正的“超跑”挂上关系,加之受众人群过小和性价比不高,使前途K50至今一共才卖出了200余台。
2020年初,这台号称“国产迈凯伦”的超级跑车甚至在朋友圈被公开以不到40万元的批发价甩卖,保值能力堪忧。而如今看来,就算是当时捡漏买了,现在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售后,找谁维保?
前途方面最初的想法是,用K50这款外观和定位不俗的超级跑车来提升品牌的基调,并非走量车型。这个想法实际上并没有错,因为一个高端品牌想要跻身中低端市场,比中低端品牌再向高端形象转变要容易很多。但品牌的定调完成后,还要凭借其自身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服务以及良好口碑做支撑。
比如,国内目前起码还“活着”而且活的还算不错的造车新势力——蔚来,首款车的售价和定位都并不低,其凭借着独特的造车理念已经培养出了一部分忠实车主,同时销量也有稳步增长。十分具有特色的售后服务和换电技术等也让其口碑大躁,可以说,蔚来汽车正在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走在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前列。
反观前途汽车,推出一款没有质量保证,售价高昂且本身竞争力、实用性都不强的超级跑车,在中国市场肯定是行不通的。定位超跑的前途K50前期研发成本高,后期又遭遇偏低的销量,最终未能给前途汽车带来盈利。
首款产品K50败走麦城,前途汽车被寄予厚望的第二款产品前途K20,在2019年4月上海车展公开亮相。新车依旧采用了双门设计,但整体造型和K50相差甚远,可以看出K20已经是在向亲民产品方向靠拢,不过产品定位似乎永远是在错误的道路上。
董事长陆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前途的机会在第二款车K20,如果撑到K20上市便可以有正向现金流。此前,前途方面最初表示将在2020年量产该车,随后推迟到2021年4月份,但如今看来,这款产品已经胎死腹中。就算上市,在如今刀枪见红、天天有变化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也难有作为。
车卖不出去,钱也烧没了,员工的工资自然没了着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内部员工曝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今年一季度,欠薪问题爆发,并曝出公司并采用员工个人信息进行贷款发放工资。
此外,长城华冠公司内部根据员工等级不同,拟发了多种方案的发薪协议书,但实际上,这都是被认为是长城华冠“变相裁员”的一种方式。和工资一样一拖再拖的,还有前途汽车的复工日期。从最早公布的4月1日复工,现在已经延迟到了五一假期后,公司多次延迟复工,也是变相节约支出的一种方式。
据数据统计,自登陆新三板后长城华冠成功募资募集资金达21.2亿元,但用于造车的20亿元资金已经于去年9月全部用完,只能等待后续融资款项接续。原计划于2019年11月到账的10亿元融资款项,也因为一些原因需要延期到账,一拖再拖则让前途汽车陷入“前途”渺茫的窘境中。
在如今同一市场的众多项目中,前途显然已不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如果仅靠自身实力,前途汽车很难实现大规模融资,来支撑其渡过当前的资金难关,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在“缺少产品”和“融资困难”之间恶性循环的前途汽车,前途就更加扑朔了。
和讯汽车认为,前途汽车最需要做的是转变理念,开发出更适合大众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在市场上赢得更多资金支持。同时,前途汽车还应该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寻找更多外部合作伙伴,进行多方面的“补血”。但作为2018年至今只有一款产品的造车新势力,前途早已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最佳时机。
2020年对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诸如拜腾、赛麟等当时关注度极高的品牌都已悉数倒下,而蔚来、理想等在争议中成长的车企却完成了美股上市,如今市值甚至已经超越了部分传统车企。
蔚来已经接近未来,理想也快实现理想,唯有前途,前途未卜。
国产品牌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所谓的红利期,而且目前的国产车已经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常规领域里已经不再满足于我们国产车的需求,所以追求更高一层次也是国产车未来的追求。今天我们说的就是2020款的“前途K50”,起售价为68.68万。
这款车名为“前途K50”,并且也是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整部车在外观的设计上相当的前卫,所以也有着国产“保时捷”的称号。还是从外观上介绍这款车,正面上因为省略的进气格栅的设计,所以整个前脸给我们带来了非常不错的连贯性,LED的大灯设计的也更加精致,而且整部车的流畅度非常不错。
在尺寸上,这款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34mm*2069mm*1253mm,轴距达到了2650mm,数据方面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整个侧面上也弥漫了超级跑车的味道,特别是前后轮眉的设计很有冲击感!新车的轮毂采用了类似于风火轮的造型在配个整个环形的尾部设计,这款车同时还采用了大溜背的结构,更是运动感十足。
整个内饰以浅色基调为主,车内大量的采用了皮质材料包裹,再加上钢琴烤漆的点缀,使得整体视觉效果非常奢华,同时该车配有一块嵌入式的超大尺寸中控屏,以及更加个性的悬浮式仪表盘,而这款中控屏有些和特斯拉相似。营造出一种未来感!
作为一款纯电超跑,这款车的动力也是备受关注的,据悉这款车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能够达到320KM,最大扭矩高达380N/m,破百时间仅为4.6秒,起售价68.68万,对于这款车,你们怎么看?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途汽车是可以和众泰相提并论的存在,众泰有"国产保时捷",前途汽车有"国产迈凯伦"。虽说调侃居多,但不同于众泰汽车,前途汽车走的可是真本事的原创路线。奈何随着资金链的断裂,前途汽车在北京三里屯的首家体验店关闭,前途汽车终于坠入迷途。
回顾其短暂的职业生涯,前途只上市了一款车型—豪华超跑前途K50,也被消费者戏称"国产迈凯伦"。暂且不以成败论英雄,在这里必须佩服一下前途汽车的勇气,在新能源的浪潮里,敢在没有任何车型铺垫的前提下,果断绕过家用,直接上电动豪华超跑,当真是大魄力者。虽然75.43万的价格劝退了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销量至今寥寥无几。但这并不妨碍重度"颜控"真粉的喜爱,毕竟作为豪华超跑,颜值在线是最起码的标准。
虽说经常以迈凯伦来形容K50,但其实K50是原创设计,并没有什么模仿的痕迹,毕竟前途汽车的母公司长城华冠本身就是一家独立的车辆设计公司,拥有着强大的研发能力,不信我们可以来看看这款"国产迈凯伦"。
典型的超跑造型,整体线条和布加迪、科尼塞克又有异曲同工之妙,整体风格时尚前卫,低矮的车身上充满着圆润和流畅的光滑线条,低矮的车头搭配大尺寸散热口,营造出很强的冲击感。车身侧面不规则线条勾勒出极强的立体感,搭配溜背造型设计,动感十足,后舱盖上沿上翘的扰流板设计和低趴的尾部线条风格,层次感强烈。在整车尺寸上和迈凯伦570GT相差不大,宽度达到了保时捷918 Spyder的水平。
内饰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饰板、真皮及Alcantara材质,突出了跑车的运动感,仪表及中控屏采用的大屏设计,更显大气科技感。
相信很多国人都有一个“跑车梦”,就连吉利的李书福都有这个梦想,也经过几次尝试,造了几款跑车都失败了,而前途K50也同样不温不火,甚至可以说是失败了。
70万买这个价位的国产电动跑车本身市场就很有限
国内目前规模的电动车厂商只有蔚来,小鹏,比亚迪,至于理想类似混动增程式的动力结构暂且不说,70万价位的国产电动跑车目前只有前途K50,虽然从账面参数,外观以及硬件配置上都还不错,但是前途没有对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做准确的定位分析,以下几个观点供你参考:
第一,像蔚来,比亚迪跟小鹏这类电动汽车厂商推出分车型都已家用车为主,且定位偏中端。
即便是蔚来的高端车型,附庸江淮汽车,也有相对可靠的门店以及售后做维持,比亚迪就不说了,且补贴后价格更亲民,购车使用场景也不会有过多的受限,这里说下售后跟公关太重要了,也是为什么小鹏到现在火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品牌认知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的品牌,前途想要做大做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想要获得市场消费者的高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看看蔚来,国内第一家推出高价国产电动车的厂商,一出来就有明确定位要跟特斯拉分得一杯羹,反反复复发展了三四年,用足够高端的品牌调性,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去打动消费者,而且说到这个品牌,同价位在我不清楚情况的前提下,给我一个不买老牌传统豪华品牌的理由,比如买保时捷,奔驰,宝马的车型,这个价位跟不太如人心的品牌属实难以打动消费者。
以上就是个人对前途K50的观点,希望对楼主可以有帮助,提醒一句,买车需理性。
受春节假期和当月天数较少的影响,2月的 汽车 市场整体低迷,就连如火如荼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环比也有较大回落,其中新创车企下滑更加明显。
纵观2月份新创车企交付情况,整体都有较大滑落,但像蔚来、威马这样的头部企业依然能保持一定数量的交付,基本稳固住新创车企中的龙头地位。下滑幅度较大的是小鹏 汽车 ,还有电咖和云度,其中最尴尬的就是云度 汽车 ,2月交付量只有3辆,排名垫底。
蔚来:负面新闻缠身 ES8交付量已不是最主要问题
去年,蔚来用了半年时间交付了11404辆ES8,成绩斐然,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也风风光光的赢得了与小鹏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赌约”。
不过,蔚来比较冷静可观的对今年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按蔚来之前的判断,受今年年初补贴政策不明朗和假期较多的影响,一季度交付情况不会很乐观,预计将交付3500-3800辆ES8,从前两个月的交付情况来看,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
其实,在成功打出品牌和口碑之后,交付量的多寡已经不再是ES8的任务,今年上市的ES6才是蔚来的销量担当和赚钱利器,所以蔚来也没给ES8的交付设下太高目标。
真正让蔚来感到头疼的是来自产品和销量之外的“压力”。比如,股价低迷、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取消上海工厂等问题。对于蔚来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在二季度中扫清各种“麻烦”,给ES6的上市和销售营造良好的氛围。
威马:专注服务 为新品上市做好准备
威马2月的交付量环比也有一定回落,但和蔚来一样都符合市场大环境,目前蔚来和威马两家的交付情况基本趋于稳定,不太容易出现断崖式暴跌的状况。
从去年量产交付至今,威马也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威马也在一直着手解决,在交付逐步趋稳情况下,目前威马的重心已经转向用户日常用车和售后服务上。
今年威马将上市EX5 Pro和EX6两款新车,所以当下对威马来说交付量不是第一要紧的事,交付后用户的用车和售后才是当务之急,只有把从交付到售后一整套服务全部理通顺了才能保证后续车辆正常的市场供应并获得良好口碑。
合众:打法改变 哪吒已经不够看
合众在2月份的交付量“惊喜”的排到第三位。虽然不知道这个排名在后面能持续多久,但对一向低调的合众 汽车 来说也算是一个激励。
2019年,除了哪吒N01将推出中期改款车型外,合众今年的重头戏是刚刚亮相的“合众U”。与电咖和天际的关系相似,合众在推出哪吒后也开始了“品牌向上计划”,新车U不再隶属于哪吒品牌下,而是归为合众 汽车 ,新车将于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开启预售,年底上市交付。
与蔚来的高举高打截然不同,合众从问世之初走的就是大众化路线,但大众化的是车价,合众的车型设计其实比较领先,尤其是即将和消费者见面的合众U,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目前合众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哪吒N01已经有了明确的渠道,如果中期改款车型能在续航和品质上进一步提升,相信可以达到每月千台的表现。而随着合众U的上市,预计今年合众的表现将一改往日的低调,成为新创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小鹏:大起大落 贸然涨价风险高
如果说2月份新创车企交付排行的前三位是随市场大环境起起伏伏,小鹏2月的表现就算断崖式的下跌,一下从900辆跌到56辆,这绝不仅仅是春节放个假或者2月比1月少3天所能导致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2月1日开始小鹏G3“涨价”了,2月1日凌晨,小鹏上调了G3三款车型补贴后的统一售价。其中,悦享版涨价2万元,补贴后售15.58万元;智享版涨价2.8万元,补贴后售17.78万元;尊享版涨价3.4万元,补贴后售19.98万元。
按说2019年的补贴标准还未公布,小鹏 汽车 提前涨价的做法有些突然。2018年12月刚刚上市,到2019年2月就涨2万-3.4万元,估计没有多少消费者能够认同这种做法。
另外,从今年前两个月交付量的急剧变化判断,小鹏G3之前累积的订单可能并不多。
如果小鹏不能尽快推出升级车型,提升续航和功能配置,估计以目前G3的产品力和价格很难在市场有良好表现。
新特:后继无力 靠“朋友圈”站台度日
去年表现不错的新特进入2019年感觉乏力,由于家底不够殷实导致新特 汽车 是首个因补贴退坡因素提出“涨价”的企业,而新特在2019年的市场表现也比较无力,一二月份加起来只有70辆的交付,说好的4000个订单仿佛瞬间化为乌有了。
对新特来说产品单一是一大问题,其他新创车企都有新车或改款计划,但新特在产品升级或者新产品方面迟迟没有动静。倒是在营销上下了功夫,发布了“特饭”的会员品牌,还效仿老东家乐视 汽车 玩起了 汽车 会员生态,拉来一些跨界的朋友来站台。
从模式上来看,新特确实有些新意,但是毕竟做的是车,不是互联网商城,光靠商业模式和生态圈是没法吸引消费者买单的,如果产品上没有突破,不能实现去年高性价比的表现,估计很难在强手如林的 汽车 圈混下去。
电咖:等待天际的日子是漫长的
被下放到二线的电咖现在重心是B端业务,所以今年的表现应该是过山车式的,有大单就交付多,没大单就零敲碎打。比如近日天际 汽车 与分时租赁公司签订了800台电咖EV10的订单,预计二季度交付量就能上涨。
目前天际 汽车 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天际ME7上,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不过,目前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上汽都在努力推出高端纯电动 汽车 ,特斯拉则是接连推出大众化车型Model 3和Model Y,再加上一众新创车企都有SUV产品,天际ME7想要突围获得一席之地难度很大,需要有足够吸引人的产品卖点。
前途:K50过于小众 科创板并非保险
2月份前途的交付量又回归到个位数,这与K50的市场定位过于小众有直接关系,但前途 汽车 似乎也并未展开多少市场营销举措。
虽然作为一款售价70万元的国产纯电动超跑,K50的销量确实不会太高,更多是为了打品牌、彰显技术。但目前的销量估计也未达前途 汽车 董事长陆群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前途下一款车型K20是一款小型双门couple车型,也是小众化产品。所以,EV君很难理解前途这种不走寻常路、避开主流市场的产品策略。
前途 汽车 母计划从新三板退市,市场分析分为长城华冠或者前途 汽车 可能计划登陆科创板。但以目前K50的销量来看,能否成功冲击科创板也是未知数。
云度:产品和营销都缺乏新意 销量几乎归零
3辆,这是云度2月份的交付成绩。作为最早有产品问世和最早主打大众化平价车型的新创车企,云度现在的表现基本是跌到谷底了。
云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亮点,看不出新创品牌的“新”,从车型设计到销售思路完全还是传统车企的模式,但是以一个新创车企的体量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争夺小型SUV市场无异于以卵击石。另外,云度 汽车 最近几个月销售团队的动荡可能也影响了销量。
所以在这个至暗时刻,云度需要想清楚该如何转型。现在云度已经傍上一汽的大腿,还准备登陆科创板,如果后续能获得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支撑,需要在今后的产品研发上抛开传统思想,寻求突破。如果还只是“老眼光”、“老思路”造车、卖车,可能很快会被市场抛弃。
零跑:上市没上榜 产品没有吸引力
零跑 汽车 在新创车企交付排行榜上是个“无名氏”。虽然零跑S01去年12月份已经上市,但2019年前两个月完全没有交付数据,不免令人疑惑。
其实轿跑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细分市场,特斯拉的Model 3,以及吉利几何A、广汽AION.S和小鹏将在今年推出的新车都是轿跑车型。零跑S01卖不出去只能说这个轿跑设计的太另类,不讨喜。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EV完全看不明白零跑造车的思路。据悉,零跑下一款车规划的是一款微型纯电动 汽车 ,对于一个新创车企来说,进入微型车市场和传统车企硬碰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EV君认为零跑 汽车 需要认真研究市场、规划产品。
还是挺多的,前途k50是长城华冠旗下的电动跑车,采用两台电动机驱动,在纯电模式下可续航里程超过300km。售价或在70万元左右。从前途K50的外观来看,车头既保持了运动线条,但又不过分夸张。由于采用纯电动动力总成,传统的进气格栅造型也随即消失。溜背式设计的车尾线条极具流线感,双色车身设计也更显时尚。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628/2064/1254mm,轴距达到了2650mm。
前途K50断送了前途汽车的前途,中国跑车没前途?
经过十几年踏踏实实的发展,现如今国内自主品牌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长城吉利奇瑞长安这些第一梯队品牌都有了比较稳定的销量数据,不过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品牌旗下的畅销车型还是以廉价车为主,比如哈弗h6之类的产品之所以畅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让广大消费者用较低的成本拿下一台靠谱的SUV,这其实就是现阶段国产自主品牌的核心卖点。对于广大国内车迷而言,可能最希望见到的国产车型就是跑车,然而国产跑车发展之路相当坎坷。
从当年的吉利美人豹,到现在几乎销声匿迹的前途k50,国产跑车似乎就没有顺利过。尤其是前途k50这款车型,当年上市之后被寄予厚望,其中2018款标准型前途k50车型官方指导价达到75.43万,这样的价位当中提供了全碳纤维车身,而且造型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乍一看整部车的气场并不输给保时捷法拉利,至少在外观颜值方便给国产车扳回一局。
但是前途k50这款车也直接断送了前途汽车的发展前途,听起来确实有点拗口,不过现实就是如此。前途k50跑车定位有点尴尬,这款车型定价会面临很多高端海外车型的打压,比如同价位当中完全可以选择一台保时捷718之类的入门级跑车,而前途汽车的品牌影响力和保时捷差远了,所以价格区间就注定该车型无法走量,作为前途汽车的第1款产品,没有良好的资金回笼,后续就会很难发展。
再来看这款车型的具体配置,采用的是纯电力驱动,两年前国内消费者对纯电动跑车还没有太高的接受程度,而这款车型已经配备了前后双电机系统,前后两台电动机极限输出都可以达到160千瓦,综合下来整部车的输出可以达到435马力,动力水平并不算特别强,属于比较入门的跑车水准。然而续航里程比较尴尬,综合续航里程只有380公里,买这样一台跑车如果偶尔出远门就会在路上耽误很多充电时间。
前途k50这款车的整体做工也是槽点之一,打开车门之后可以看到内饰虽然配备了两块超级大屏幕,但是一些细节处理欠火候,尤其是部分装配接缝位置带来一些廉价感。这样的结果就是给车迷带来了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当然作为一款昙花一现的国产跑车,很多设计还是可圈可点的,就拿前途汽车的车标来说,蜻蜓车标高级感很强,如果该品牌无法继续下去真的是一种遗憾。
如今回头看这款前途k50跑车上市至今销量也不超过200台,在路上非常罕见,而且前途汽车自身已经遇到了一些问题,在北京三里屯的展示门店如今大门紧闭,前途k50跑车也已经停产。那么国产跑车真的没有前途吗?面对这种小众化领域,在没有品牌力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国产自主品牌绝对不会轻易尝试,不过红旗汽车已经多次展示全新的s9超跑,明年很有可能会有大的进展,背靠着红旗汽车强大的产品力,定价高一点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接受。
问题来了,你觉得中国跑车有前途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关注孔明有惊喜,小编在手随便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严禁转载抄袭,欢迎点赞分享。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