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一个从不把学术生活和生活分开的人。他往往会和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很好,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被背叛的可悲事实,最后在极度愤怒中彻底断绝和他的往来,从此不再和他交往。弗洛伊德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
在他建立的精神分析学的神坛上,有一个基石概念是任何人都无法触碰的——“恋母情结”。谁碰它,谁就滚出去!阿德勒提出了“自卑情结”,把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束之高阁空,结果就是出走,自己创业。父傅的“太子”孔融也不例外。他还成立了自己的企业(G-U-N),发展良好。
那么,弗洛伊德为什么会对恋母情结如此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呢?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流行的“俄狄浦斯”与由实验而来的“情结”
我们有一种错觉,认为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发现了潜意识。真的没有!19世纪下半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不仅承认潜意识的存在,还考虑了潜意识与精神疾病的冲突。就连和弗洛伊德一起写过癔症研究的布劳尔也说,“真的没有必要争论人是有潜意识还是潜意识的思想。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实。”
“恋母情结”这个词其实是弗洛伊德自己提出来的。真货!他经常修改自己早期的作品,经考证该词出现在1905年前后。“俄狄浦斯”一部分来源于古希腊古典悲剧《俄狄浦斯王》,“情结”与荣格有很大关系。前者的流行让“恋母情结”这个新名词深入人心,后者让弗洛伊德提出这个新名词的时候脊背都竖起来了(好吧,这是实验证实的)。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悲剧。剧中,俄狄浦斯出生前,他的父亲被诅咒,说要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父亲为了防止诅咒成真,故意不和妻子同房,结果却意外出生。上帝保佑!所以他父亲抛弃了他。然而,命运之手显然是在黑暗中运作的。俄狄浦斯被隔壁的国王接走,小时候被养大。后来邻国王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亲生父亲,当上了国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亲,生了两儿两女。当他得知真相后,无法原谅自己,把自己戳瞎了。
这部剧在欧美家喻户晓,知名度绝对不亚于《朱桓公主》,从而为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的广泛传播奠定了群众基础。
弗洛伊德采取“情结”这个术语是很有趣的。“情结”这个词其实来源弗洛伊德的死敌奥尔多·齐衡。柏林精神病学家齐衡强烈反对弗洛伊德对癔症的研究。1904年,荣格在布尔格霍兹利精神病院当医生,他发明了联想实验这个词。实验发现,如果受试者对该词的反应延迟或没有反应,则表明该词在他的大脑中引发了干扰反应。荣格把“情绪障碍”称为“情结”。齐衡对荣格对他的术语的新发展非常恼火。
俗话说,每朵花进自己的眼睛。弗洛伊德很高兴看到荣格对这种情结的新解释。他接受荣格的“情结”,认为“情结”是性本能驱动的无意识欲望。另外,应该看到,对容“情结”的研究触及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实验方法中的一个“朱砂痣”。
弗洛伊德早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部。他经常进出实验室,有很好的解剖技能。后来他又用可卡因和吗啡做实验,并匆忙发表了一些荒谬的实验报告,导致他在1886年退出了传统学术领域。从此,实验方法成了弗洛伊德心目中的朱砂痣,他一生中再也没有碰过它。“情结”来源于实验,自然对弗洛伊德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二、弗洛伊德就有“俄狄浦斯情结”
种种迹象表明,弗洛伊德有杀父娶母的恋母情结,而这种情结与他的家庭和童年经历有直接关系。
弗洛伊德的家庭结构混乱而复杂。20岁时,她的母亲阿米莉亚嫁给了40岁的雅各布,成为了两个同龄继子的继母。弗洛伊德出生的时候,他的两个哥哥和他的父亲都是做羊毛生意的,在家里有话语权。不管怎么想,这个家庭结构已经够复杂了!
母亲溺爱大儿子弗洛伊德,这种关系在弗洛伊德看来是完美的。他的母亲称他为“金西格尔”(西格蒙德的昵称),对他寄予厚望。他很有天赋,记忆力很好,学习成绩很好。在他学习的时候,妹妹练琴的声音打扰了他,他的家人毫不犹豫的收回了琴。他在生活中从未表现出对母亲的不满,在学业上也高度赞扬了母子之间的完美关系。
弗洛伊德和父亲的关系相当紧张,可以说是爱恨交织。他讨厌他父亲的懦弱和无能。当时犹太人生活的人文环境不是很宽容,小弗洛伊德显然很讨厌父亲的隐忍。
“恋母情结”的一部分是儿子想杀死父亲,取代父亲。这种杀戮不一定是肉体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小弗洛伊德非常痛恨父亲的懦弱。他小时候有一次帽子事件。他父亲出门时,被一个没有礼貌的基督徒羞辱,丢了帽子。雅各布没有还手,只是默默地拿起了帽子。这件事让小弗洛伊德非常反感、愤怒和鄙视。他认为父亲不够勇敢,缺乏男性精神,太软弱。那一刻,很明显小弗洛伊德在精神上已经“杀父”了,他的强人性格在他心中取代了父亲。
弗洛伊德显然再次爱上了他的父亲。对他来说,父亲象征着与社会和自己的和解。我们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小弗洛伊德对父亲的怨恨是否与母亲当时的心情有关。但依据我们的日常经验,生活在复杂家庭的家庭主妇通常不会太幸福,往往会对丈夫怀恨在心。
另外,弗洛伊德生前已在内心与父亲和解,明确承认了对父亲的爱。雅各布死于1896年10月。他在11月给弗里希写了信。“我对他评价很高,我很了解他。他的性格融合了深邃的智慧和奇妙的无忧无虑,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弗洛伊德当时是在提出“诱惑”的假设。依据这个假设,雅各布试图调戏小弗洛伊德和他的姐妹们,导致她们患上强迫症!雅各布死后,对这一假说的研究也停止了。
文史君说
学者搞学术研究,往往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包括牛顿的苹果,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当然,弗洛伊德从他的原始经验中获得的是创伤性的,所以他有恋母情结。当然,他也在自己的原始体验中获得了父亲母亲无私的爱,因此有了超越俄狄浦斯情结中“谋杀”的升华。对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贡献,我们欠他父母一句“谢谢”!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克莱默:《弗洛伊德传》,连欣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
2.洪丕玺:《弗洛伊德的生平与理论》,重庆出版社,1988年。
(作者:郝博士石面)
本文为文史科学自媒体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大家!
我们将每天为您呈现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你们的点赞、转发、评论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