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拔的萝卜是圆的,跟你的长萝卜不一样!”“我拉的这个好小,但是看起来像人参……”在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的开心农场,师生们种植的萝卜迎来了大丰收。临近期末,孩子们得到的不是试卷和作业,而是一项特殊的任务——拔萝卜。
我们新学校的学生正在开心农场拔萝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星湖学校的“开心农场”位于教学楼楼顶的空地上。老师们在这里开辟了一个农场,每个班“承包”一块地,用于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学生从小生活在城市,平时也吃萝卜,但大多没见过萝卜的生长过程。”校长张贤斌说,他提出把“拔萝卜”作为本学期的期末作业,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和学生们的欢迎。
老师同学们挽起袖子,大家齐心协力把拔好的萝卜放进一个箩筐里,现场欢声笑语。“这学期,我们见证了萝卜慢慢长大,今天我们自己拔,好开心!”九岁的陈拿出一个大萝卜,骄傲地展示给大家看。
学生们正在晒干萝卜干。(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收获的萝卜很快填满了箩筐,接下来就是称萝卜了。“稍微移动一下重量以保持平衡。看看上面的秤就知道这个萝卜有多重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用传统的秤称萝卜。三年级的岳,利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迅速完成换算:“一斤是22两,一斤是500克,这个萝卜重600克!”数学老师胡燕说,说萝卜不仅是为了复习课堂上学到的测量知识,也是为了让孩子对身边日常物品的重量有更具体的感知。
辛苦之后,当然要尽情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们走进学校食堂,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工萝卜:有的把萝卜切成条状,晾在绳子上,准备萝卜干;有的把萝卜切成大块用来炖汤,或者切成细丝做成美味的凉拌,品尝自己做的美味。
萝卜不仅是美味,更是艺术品,另一节课,老师带着学生做萝卜雕塑。孩子们开动了奇思妙想,就地取材,搭配白萝卜、胡萝卜、紫萝卜,雕刻拼贴出美丽的图案。生动的鸟和色彩鲜艳的花…现场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最终艺术展。
“拔萝卜不仅是一项劳动体验活动,更是对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考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张贤斌说,在“双减”后的第一个期末考试季,学校希望用这种作业代替考试,帮助孩子享受学习,获得很多的成长。(记者柯高阳)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