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时,和母亲、外婆在一起。(南方周末记者 余雅琴 / 图)▲小时候和妈妈奶奶在一起。(南方周末记者余/图)
全文共2077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终于实现了,我再也不用害怕了。
过年的意义是在乡愁和思念中确立的,亲人的去世也可能意味着一年的结束。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回忆,在回忆中,它们一直伴随着我们。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南方周末记者 余雅琴责任编辑|李慕琰
2022年3月,我奶奶去世了,也就是说家里的爷爷奶奶都走了,我爸妈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但对于我这种在外生活了十几年的人来说,我似乎从来没有在心里完全接受过这个事实,仿佛只要我不刻意去想它,保留着我记得的东西,我的奶奶就依然存在于某种平行时间空。
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种如释重负的复杂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因为奶奶被我当成了“负担”,而是因为我似乎从懂事开始就一直在为这一刻做准备。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或者奶奶去世后的一个下午,我躺在床上想着奶奶总有一天会离开,心里很难过。一个三岁的孩子,可能真的不知道怎么去难过,但那种感觉我一直记得到现在。终于实现了,我再也不用害怕了。
又两款国产新冠药价格出炉:单价低于800元,疗效如何?
出生登记取消结婚限制:“一个人出生时就是这个国家的公民”[br/]
一次失败的疫苗“交付”给记者过年
我给父母送的制氧机,过年的时候放在院子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