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密度
PP是所有合成树脂中密度最低的,只有0.90~0.91g/cm3,约为PVC的60%。这意味着用同样重量的原料可以生产出很多同样体积的产品。
2、力学性能
PP的拉伸强度和刚性较好,但冲击强度较差,尤其是在低温下。另外,如果产品成型时存在取向或应力,冲击强度也会显著降低。虽然冲击强度较差,但经历填充或增强等改性后,其力学性能可在很多领域与成本较高的工程塑料竞争。
3、表面硬度
在五种通用塑料中,PP的表面硬度低于PE。结晶度高了,硬度也相应增加,但还是不如PVC,PS,ABS等。
4、热性质
在五种通用塑料中,PP的耐热性最好。PP塑料制品可以在100℃下长期工作,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加热到150℃也不会变形。使用成核剂改善PP的结晶状态后,其耐热性可以进一步提高,甚至可以用来制作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器皿。
5、耐应力开裂性
成型品中的残余应力,或者长时间在持续应力下工作的产品,会造成应力开裂。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会显著促进应力开裂。因此,应力开裂试验是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常用的助剂是烷基芳基聚乙二醇。实验表明,PP在表面活性剂浸泡中的抗应力开裂性能与在空气体中相当,PP的熔体流动速率越小(分子量越大),抗应力开裂性能越强。
6、化学稳定性
PP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对大多数酸、碱、盐和氧化剂呈惰性。如在100℃时在浓磷酸、盐酸、40%硫酸及其盐溶液中稳定,只有发烟硫酸等少数强氧化剂能使其发生变化。PP是一种非极性化合物,对极性溶剂非常稳定,如醇、酚、醛、酮和大部分羧酸,但在一些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容易溶解或溶胀。
7、气密性(气体阻隔性)
PP对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有一定的透过性,明显不同于尼龙(PA)、聚酯(PET),对PVDC、EVOH等高阻隔塑料更差。但与其他非塑料材料相比,它的气密性相当好。通过在表面添加阻隔材料或涂覆阻隔塑料,可以大大提高气密性。
8、老化性能
叔碳存在于PP分子中,容易被光和热破坏和降解。无稳定剂的PP在150℃加热半小时以上或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暴晒12天,会明显变脆。没有稳定剂的PP粉,在室内暗处放置4个月,会严重降解,散发出明显的酸味。
在PP粉料造粒前加入0.2%以上的抗氧剂,可有效防止PP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降解和老化。抗氧化剂分为两大类:自由基链式反应终止剂(又称主抗氧化剂)和过氧化物分解剂(又称辅助抗氧化剂)。主辅抗氧化剂之间的合理配合会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
当前推荐的B215抗氧剂是主抗氧剂1010(苯酚)和辅助抗氧剂168(亚磷酸酯)以1: 2的比例混合而成。为了防止光老化,需要在PP中加入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它可以吸收和增强波长为290~400nm的紫外线,将其转化为波长更长的光而不被破坏。对于埋在土中或在室内暗处使用的PP塑料制品,可以只添加主、辅抗氧化剂,不需要添加紫外线吸收剂。
9、电性能
PP属于非极性聚合物,电绝缘性好,吸水率极低,所以电绝缘性不会受湿度影响。PP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很小,不受频率和温度的影响。PP的介电强度非常高,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些都有利于湿热环境下的电绝缘材料。另一方面,PP的表面电阻很高,在某些场合必须进行抗静电处理。
10、加工性能良好
PP是一种结晶聚合物,其颗粒在一定温度下才会熔化,不像PE或PVC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软化。一旦达到一定温度,PP颗粒迅速熔化,几度之内就能全部转化为熔融状态。
PP的熔体粘度相对较低,所以成型流动性好,特别是在熔体流动速率较高时,熔体粘度较小,适合注塑大型薄壁制品,如洗衣机内桶。PP出模后,如果在空气体中缓慢冷却,会形成较大的晶粒,产品透明度低。如果把水果放在水中淬火(吹水冷却成膜),PP的分子运动迅速冻结,无法形成晶体。此时,薄膜是完全透明的。PP的成型收缩率比较大,达到2%以上,远大于ABS塑料(0.5%)。
PP的成型收缩率会随着其他材料的添加种类和添加量而变化,在制作尺寸匹配的注塑制品时应认真考虑。
注:本文来源微信官方账号(ID: jinrisujia)“今天塑料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