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对长期投资收益率做假设时,我有时会选择年化7%。对此,有读者会评论:如何实现?
我也有兴趣,就给你一盘我们熟悉的经典投资标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7%吗?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说几句话作为铺垫:
如果是3-4%年化,那么它的净值曲线将是部分线性的。比如以3.5%年化为中心,每年波动不大。
但如果是7%年化,那么肯定有相当比例的权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净值曲线一定是非线性的,也就是年收益表现大大偏离7%。
所以,接下来,我们每一类资产的回报都是轻的,不现实的。为什么?现实中,要想获得年化7%,你得有匹配的认知,也就是说,你的学习曲线得与去年7%的净值曲线相匹配,你才能真正获得。
用白话文来说,就算是单赌茅台也是要捧的吧?要知道,从2021年开始,茅台已经经历了两轮-40%和-30%的回撤,对应的是每手10万元和6万元的浮亏。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提醒大家,回测数据中的年化7%永远是轻而确定的;现实中,年化7%充满了等待和不确定。相隔7%的两个体感世界!在这方面,下面会有很多案例让你感受。
好了,正式开始年化7%投资回报率盘点!
先从最熟悉的房子说起。我让Nick跑了四个一线城市2006年以来的房价涨幅,是这个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均跑赢7%。
立正!以上都是该市大盘的beta涨幅。具体到板块、社区、产品,Alpha的偏差会被夸大。
4a股股王茅台,量价齐升,赚到了扎实的现金流,资本支出很少,每年稳定分红,两次送股。2012年至今,每股累计分红137.5元。如果再买分红,过去10年的投资年化收益率是31.6%,近日5年是22.9%,近日3年是20%。
万华化工,我很喜欢的一家公司,是典型的制造业。它赚取稳定的现金流,很少筹集资金。然而,它一直在用赚来的钱扩大产能以降低成本。其送股一次,2013年至今累计分红12.6元/股。如果分红回购,过去10年的投资年化收益率是23.5%,过去5年是23.2%,过去3年。
如果从2012年开始持有这两家超优秀的公司,就要经历50%以上的最大回撤。
5下面的例子是安信稳健增值,在固定收益+产品中享有很好的口碑。已经运行95个月,月中签率77.8%,年中签率100%,股票仓位最高18%,最低4%+,分红回购后累计收益率61%,年化收益6.3%,最大回撤仅4.3%,平均回撤不到2%。
虽然没打7%,但持握体验还是挺舒服的。当然,你也可以说很无聊。但是,低波动真的是一种幸福。
6我们再来看一下宽基指数。
大家有一个共识——在a股,主动型基金可以长期创造超额收益。
证据就是主动股基指数和偏股型基金指数都跑赢了宽基指数。
我们计算了两个牛熊周期。以下是2014年10月以来几大指数的年化收益:
主动股基指数 8.6%偏股型基金指数 7.7%沪深300 5.9%中证500 3%中证1000 1.2%
但是,如果你关注一下具体的趋势,你会发现,其实主动基金的超额部分在2020年后大概会用完,像这个:
也就是说,在2020年之前,沪深300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买相应的指数增强型基金,省事省力,再做大规模的择时,大概就赢了!但未来未知。
哦,对了,长期来看,创业板未能跑赢沪深300,宽基指数也没有一个跑赢7%(至少当前是这个)。
然而,众所周知,a股的套路是每隔几年发一次牛市彩票。赢家在于你是在牛市中卖出还是买入。前者能有效提高投资收益,后者只能在山头上的坟头上种草。
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孟雁的五年投资示范。他的投资组合几乎完全建立在指数基金上。2017年9月至今,年化收益率在7%左右,最低-18.9%,最高11.4%。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
8主动基金的经典模式,我以很多人(包括我)心目中的白月光朱绍兴为例。富国天汇成长近日10年分红回购累计收益281%,年化收益率12.2%,代价是两退40%以上+三退20%以上。
9另一个样本是养老金FOF,这也是个人养老金账户预期收益率最高的类别。我选取的样本是徐利明先生的华夏养老2040,是2018年9月成立的第一批养老fof。它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从成立到今年年化收益率8.5%,历史最大回撤约15%。
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朋友可以感受一下。
接下来是黄金。我们以交易更方便的黄金ETF为例:
2013年12月初到今年年化收益5.9%,2021年经历了20%的最大回撤。黄金是零利息资产,本身不产生任何现金流,只能通过交易赚取差价。
最后,以增量型终身寿险和年金保险为主的理财型保险,与权益类资产完全不同。投资回报是约定好的,是真正投资中很难找到的自动复利资产。国家规定其回报上限为3.5%。不涉及回撤,只涉及流动性和久期。
理解复利的核心概念是利息回购。让我给你看一个例子:
买的前提是你真的能获得利息(现金流)然后再买。当然,保险会自动帮你实现以上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