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电影或者美剧的时候经常听到这个词吗?
罗杰。
尤其是看到两个人在对讲机里说话,一个布拉布拉布拉说了一大堆,另一个回答了一个字:罗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必须在字典中查找它:
牛津词典明确写着“罗杰!”主要用于无线电通讯中,表示“您的消息已收到”,相当于汉语中的“收到,知道”。
让我们来看看字典中给出的例子:
罗杰。我们将在大约十分钟内与你在一起。
好的,我们10分钟后见。
注意,罗杰在英语中也可以是人名,中文翻译是“罗杰”。我想有些同学可能会把最后一句误解为“10分钟后见一个叫罗杰的人”
那么为什么在无线电通信中要用罗杰来表示“收到,知道”而不是“我收到了”呢?
这还得从莱特兄弟造飞机的时候说起。
当飞机在1903年首次问世时,根本没有无线电通讯。当时莱特兄弟用信号弹和手势与地面联系。
十几年后,随着航空空技术的发展,飞行员开始使用莫尔斯电码与地面联系。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是,他们会用字母R来表示“消息已收到”,因为R是Received的第一个字母。
后来,无线电技术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无线电通话中,“received”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字母R变成了单词Roger。
但是,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用received代替Roger呢?
那时,并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说英语。1927年,国际电报联盟制定了一个规则:使用Roger而不是Received作为“接收信息”的标准无线电语言。原因很简单:罗杰更容易发音。
另外,由于当时国际航空公司空的沟通语言不一致,导致了一些事故的发生,国际民航组织建议全世界的飞行员都使用英语作为国际航空公司空的沟通语言。
因此,在航空领域诞生了一系列无线电通信术语空,与我们通常使用的词语有所不同:
比如“收到”表示“收到”,“肯定”表示“是”,“接近”表示“即将着陆”等等。
但由于航空空术语简单易懂,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大众使用。当你想表达生活中“收到、知道、理解”的意思时,也可以用“罗杰”或“罗杰那”。你不觉得很帅吗?
最后,我想补充一波无线电通讯习惯用语:
广播基础英语
安全:周围安全
肯定:是(肯定)
否定:否(否定)
结束:结束(等待回复)
副本:是的,很清楚
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需要支援:需要支持。
掩护我:掩护我
洞里有火:小心手榴弹
敌人倒下:敌人被消灭了。
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侃英语”编辑:亚宁)
来源: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