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达斯厂招微商代理商,为什么大家都在议论莆田货?
莆田的顶级货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多。 莆田由于正品加工厂的天热优势,使得整个莆田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鞋厂,但是很多都是小鞋厂,生产各种通货,工人水准不行,采用太空革,一双鞋就卖个百八十块钱。 但是有少部分的工厂不一样,他们鞋楦是专门找制版师开的,购买原厂鞋来拆解打板,皮料使用的是进口皮,同时车间工人也是独有经验的一批。这样子生产出来的鞋子虽然价格比通货贵了不少,不过品质也不是通货能比的。当然,一般这样的鞋厂也不是什么鞋子都生产的,只生产部分的款式。 我是金手指一级代理,所以主营他家的货(当然别的也有),他家主要是og的货,可以说是质量和价格都能让人心动的。 看看他家的宣传图吧 当然不只是宣传图是这样,实物也是杠杠的。
各位关注球鞋的鞋头们应该对新康扣有印象吧,那个做工官方打脸,去某宝一搜一大堆质量做工差评的,比如这样
不过我收到我家的fankui图是这样的 不说吊打原厂,但是这做工已经绰绰有余了吧 也并不是只有这款,其实高端的鞋子都很高端大气上档次,上图
如何用15天摸清一个新的行业?
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行业,比如:
即将毕业的你,对未来还有点迷茫,但非常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想在求职前快速了解这个行业,提升自己的面试通过率;待在传统行业的你,觉得钱少事多没前途,想换个有发展空间的行业,打算一周内弄清楚这个行业该不该进入;老板觉得最近直播带火很火,让你研究一下直播行业,下周出个行业报告,分析一下值不值得入驻……
这些问题乍一看很大,似乎无从下手。
其实不然。
只要掌握了有效的方法策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一周时间内摸清一个陌生行业。
接下来,我将告诉大家具体怎么做到: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个行业都有着大量细碎、繁琐且未被系统整理的的知识点,因此当我们想要快速了解一个陌生行业时,最好要有一张清晰的“地图”,去指导我们高效地搜集整理资料。
1. 行业概况
了解目标行业的基本情况,用于判断其位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接下来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现在进入是否还有红利。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基本术语:基本的行业术语、专业名词有哪些?
以新媒体行业为例,你要知道自媒体/企业新媒体的区别,了解什么是单开/双开(文章转载的两种方式),当下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又有哪些,等等。
(2)生命周期: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行业发展是否进入瓶颈?
行业生命周期曲线
进入行业的时机选择很重要。如果你在14、15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开通了公众号,你现在可能也是一个坐拥百万、千万粉丝的大V,成为和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视觉志的创始人沙小皮一样的大佬。
反观如今图文式微,短视频和直播大行其道,新手再去做公众号其实已经不太合适了,抖音、快手、B站和视频号这类平台才更容易让你脱颖而出。
(3)发展历史: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是怎样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我们主要找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锚定一个行业究竟走到了哪个阶段,以及更加从容地判断它接下来要怎么走。
(4)盈利模式: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力是什么?有哪些盈利模式?
我们要去理解目标行业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供给决定产能,需求决定天花板。
至于盈利模式,是要去了解行业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实现业务收入。而中国互联网的主流盈利模式大概有这么几种:卖广告、电商卖货、平台佣金抽成、增值服务、收费服务、金融运作等。
中国互联网主流盈利模式
(5)上下游供应链:行业的上下游供应链是怎样的?
上下游供应链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产业结构,了解链条上每个环节产生的价值以及公司集中度。
5G产业链全景图,MindMaster制图
(6)监管政策:中央文件和地方政策如何?是否支持?
一切行业都得跟着国家政策走,顺着蒸蒸日上,逆则夹缝生存。典型如电子烟和数字货币行业,从最开始的野蛮生长、遍地黄金,到近两年的强监管甚至严厉打击。
2. 市场分析
市场大小直接决定盈利天花板。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市场规模:整体市场规模多大?与其他行业相比,市场规模大还是小?
(2)市场增长:近几年市场增长率如何?市场利润率如何?
市场增长率是评判行业生命周期的基本指标。市场增长率比较大,说明行业有巨大发展潜力,处于成长期;市场增长率比较小,说明市场规模区域稳定,处于成熟期;如果为负数,说明行业正处于衰退期,基本不用考虑进入了。
附上市场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市场增长率=(本期市场销售额-上期市场销售额)/上期市场销售额*100%
(3)用户群体:行业的主要用户是谁?群体大还是小?
做市场分析,很重要的一步就是,知道你的用户群体是谁,这个群体有多大。比如K12教育行业,它瞄准的就是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而根据不同学科,目标人群还可以做进一步细分。
用户画像关键因素
3. 产品分析
主要判断产品是否具有发展潜力,会不会面临时代淘汰危机。这一部分,我们将以短视频行业为例,简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概况:行业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产品数量具体情况
从平台方看,短视频行业目前的主流产品有抖音、快手、视频号、微视、好看视频等。前三者目前日活依次为4亿、3亿、2亿。
(2)产品形态:产品的主要形态如何?有形/无形?线上/线下?
短视频产品目前大部分以信息流为主,属于无实体的内容消费。
(3)产品需求:产品满足了用户哪方面需求?替代品有哪些?是否面临时代淘汰危机?
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短视频分别满足的用户需求也略有差异:
短视频用户角色
(4)产品技术:关键技术是哪一项?目前技术成熟度如何?
短视频爆火原因主要是国内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普及,未来随着5G网络的广泛应用,短视频发展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4. 宏观竞争
了解行业蛋糕是如何被瓜分的,评估自己所在企业(或心仪企业)能分到多少份额。我们接下来还是以短视频行业为例,回答这部分的三个问题:
(1)竞争格局:行业龙头是谁?一家独大,寡头竞争还是百花齐放?
单从体量上来看,目前短视频行业的龙头无疑是抖音和快手,是双寡头竞争状态。不过张小龙前段时间透露视频号日活破2亿,未来很有可能发展为“三国鼎立”的局面。
(2)决胜因素: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行业因素是什么?
短视频平台,本质上是内容平台。内容是所有内容平台最开始的1,算法则是后面的0。因此,谁能获得在UGC/PGC上占据优势,谁就更有可能在行业竞争中胜出。
(3)行业影响:是否有其他行业影响竞争?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短视频行业是一个kill time的行业,理论上所有与用户争夺时间的都是竞争行业,包括图文、直播、游戏等等。
附:实用搜索工具 方法
前面,我告诉大家应该找那些核心要素,解决的是what的问题。那么这一部分,我将告诉大家具体怎么找(how),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渠道找。
直接先上图:
实用信息渠道
1. 宏观数据
如果你想找国内某行业的宏观数据,可以去国家统计局以及对应的行业协会找:
国家统计局:stats.gov.cn
国家商务局:mofcom.gov.cn
如果想看全球数据的,可以关注:
世界银行数据:data.worldbank.org.cn
Knoema:knoema.com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org/external/chinese/index.htm
2. 行业研究报告
如果找的是券商研报,可以去慧博投研看看:
慧博投研:hibor.com.cn
或者用“报告查一查”小程序,也能找到不少券商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
如果想找互联网行业报告,可选的渠道就更多,比如:
CNNIC:cnnic.net.cn
CNNIC官网界面
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199it.com
App Annie:appannie.com/cn/
QuestMobile:questmobile.com.cn
艾瑞咨询:iresearch.com.cn
也有第三方机构专门做细分行业研究的,比如:
汽车之家(汽车行业):autohome.com.cn
阿拉丁指数(小程序行业):aldzs.com
明源云地产研究院(房地产行业):mydcyj.com
而如果你找的是具体公司的数据,除了可以去对应的官网查询,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渠道获取:
巨潮资讯:cninfo.com.cn/new/index
万德数据:wind.com.cn
3. 搜索引擎
当然,如果你喜欢直接用搜索引擎,我也准备了三个搜索小技巧,帮你快速找到想要的资料:
(1)添加“”号限定结果中必须出现的关键词,如“短视频”;
(2)通过 or 或者 and 与 u限定搜索词关系,如“短视频” and “母婴”;
(3)通过filetype限定搜索结果文件类型,如:汽车后市场规模filetype:pdf。
无论你是准备转行,还是将要执行老板交代的任务,看完今天的分享,是不是突然发现,7天快速摸清一个陌生行业似乎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百言不如一行,赶紧实践起来吧。
文章配图均由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绘制而成,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体验下▼▼▼
MindMaster 多平台思维导图软件,让您的创意破茧而出edrawsoft.cn
如何看待高价卖假球鞋?
首先本人对高价卖假球鞋的行为表示反感、不支持!
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假鞋?本人觉得最大的原因有两个:1、成本低、利润巨大,就本人知道的一些某田老板,线上线下就有十几家店面,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的不在少数,如此大的利润你能经得起诱惑?而且他们的加工地方不需要太大,一些家庭小作坊就OK。二、市场,现在很多人宁愿花零三百买个高仿的阿迪耐克也不想买个正品的国货,确实很多时候假鞋极具性价比,太贵的正品不舍得,很多人都为了面子去选购假鞋。而且这个市场不局限于国内,有的假鞋已经走向了世界。二、假鞋的质量怎么样?随着这些造假技术的日益成熟,造出来的假鞋也根据仿的程度质量划分很多种类,有的精仿鞋已经是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有些假鞋用的是和正品一样的材料去制作,想要鉴别的话不是对球鞋有很深的认识根本辨别不出来,不过质量就取决于其加工制作水平了。以上这两点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会高价贩卖假鞋,利润大,大多人去做;仿真程度高,你一般人要面子而且还鉴别不出来!
最近假鞋的内幕也不断的被曝光,工商部门大力整治这些假鞋制造工厂,因此大家也开始关注自己脚下穿的、将要买的鞋子是不是正品,于是在网上出现了很多鞋子鉴定平台,很多平台都非常专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是本人对此还有疑问,你看网上那些鉴定平台,上传几张照片就能给你鉴定真伪,这真的有这么厉害吗?一双假鞋拿到正品官方处检测都有可能检测不出来你就这么看一眼就知道是真?于是本人测试过一次,花了849买了一双Adidas Crazy Explosive Boost 2017 PK,买家声称是真爆boost,本人就在某平台去鉴定了,结果为“真”,我自己再看一下精神抖擞,发现鞋标是假的,boost脚感比朋友在官方旗舰店买的要稍硬啊。最后是想看看这鞋子实战怎么样,打了两个月的室外塑料场,朋友的鞋底已经有很大程度的磨损,左右前掌和右后跟磨的比较厉害,然而哥们的却依旧坚挺,鞋底不怎么磨损,只是防侧翻那里稍有开胶,不过感觉挺值了。最后本人觉得卖假鞋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不过也表示理解,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这种东西想要禁绝了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自己的多留个心眼。对于做正品的商家和品牌商来说,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怎么才能做到装逼于无形?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圈子的地方,就有装逼犯。
刷遍了微博知乎,走遍了天涯豆瓣,玩腻了抖音快手,我终于发现,装逼也像排位赛一样,分了4个层级。所谓不吐不快,作为万事屋的CEO,今天就来详细吐槽一下这些装逼犯。
第一层级:最强逼王
释义:在最强逼王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问题是金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再加10个亿。
第二层级:华丽狗逼
释义:他们虽然打扮的光鲜亮丽,出入高档会所,努力想跻身于最强逼王的圈子,但在收入眼界上始终差了那么一丢丢,只能通过华丽的演技,来凸显他们活跃在最强逼王圈子的边缘。
第三层级:文艺水逼
释义:文艺水逼的总是喜欢标新离异,他们既没有最强逼王那么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没有华丽狗逼不要碧莲的演技,作为羞射派,他们的形象可以用迅哥儿文章里的孔乙己来形容:“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第四层级:智障土逼
这个层级的那是真的不得了了,他们永远是被热点浪潮推动的泡沫,被大V们鼓动的吃瓜群众,他们遇事基本不带脑子,别人那样做,我也能那样做。所谓东施效颦,也不过如此了。
接下来,银酱将从生活里常见的几大维度来一一剖析各个阶层们的逼佬们是怎么装逼的。
先说饮食
最强逼王的饮食圈,是你尝不到的蟠桃盛宴。
他们的饮食圈一般都会冠以XX饭局的称谓,而能参加这个饭局的人,没有个上仙的身份,恐怕还跨不上他们的门槛。
饭局里的食材都是他们家自产的,毕竟家大业大。猪肉是自家养,酒水自家酿,盘子自家造,碗筷自家选。就差自己亲自动手下厨了。
跟他们共进晚餐要花个100万,吃下他们1头猪等于吃了10部iPhoneX高配版。
华丽狗逼的饮食圈,那就明码标价的多了。
华丽狗逼的朋友圈里,充斥着法国、德国、英国、岛国等等许多没文化人读不出名字来的餐厅(可能他们自己也读不粗来),他们的照片永远都是一个大大的黄金白玉盘,里面一坨小小的奇形怪状菜,昏黄烛光下一张千P万修的脸,最后附带一张消费账单的记录表,生活从未如此美好。
文艺水逼的饮食向来没有太重的烟火油腻。
他们有时候会自己下厨做饭(毕竟成就感在那里),而且对自己的厨艺还颇为自负。在他们朋友圈里最常见到的便是西红柿鸡蛋、青笋肉丝、莲藕排骨,再加一个什么沙拉甜点,一瓶小酒,一股清新脱俗的白莲花味道。
智障土逼的朋友圈却是这样的。
他们坐在了XX公共场所,手捧一大桶,套着塑胶袋,摆着好几盒油炸鸡翅膀,外加一杯可日可乐,小嘴一吸,立马45度角对准那桶上的老人头,咔嚓拍下。
然后朋友圈语录:今天终于跟亲爱的去吃了那广场中心的西餐,那鸡翅膀好油,那薯条好软,有点不喜欢,下次去广场另外一家麦基佬西餐厅试试。
再说住宿吧
最强逼王的住宿之地,用一句话来说,哪里有优质土地,哪里就有他们的家。
他们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哎,在杭州西湖花园住久了,想去香港太平山顶看看夜景。
在山西煤窑蜗居了三十年,想去我那新加坡小岛上度个假。
华丽狗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打卡,坐标定位:香格里拉大酒店、威斯汀大酒店、希尔顿大酒店。
配图:酒店房间全景、厕所洗漱完对着镜子自拍、窗户边车水马龙夜色。
配文:睡在这样的床上,才叫家。
文艺水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打卡,坐标定位:云南丽江XX民宿、XX名山野外营地。
配图: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它那若即若离半遮半掩的朦胧背影,眺望远方的风景。
配文:我在最热闹的城市,过着最孤单的人生。晚安丽江。
智障土逼的朋友圈却是这样的。
打卡,坐标定位:某天、某家、某庭酒店。
配图:有线电视机,空调遥控器。
配文:哇,第一次住某家酒店,有空调,有热水,洗澡的沐浴露还是看不懂的英文大牌,这床,睡着真爽。
说说玩乐
最强逼王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昨天举行了一场疯狂party,就在我家那1万多平的草地上。
邀请了好莱坞头牌巨星克里斯、斯蒂文、朱丽叶等等大腕共计100名,业界名流100名,钢琴大师XX来伴奏,国际天后XX献唱,调酒大师XX亲自调酒,就差没把我的飞船送上月球,有点遗憾。
华丽狗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哇!昨天跟老板去打高尔夫,一扬球杆,才发现姿势不对。老板18洞只用了70杆,我打了70杆还没把1个球打进洞,嗯,我要再接再厉,看来,当老板确实不容易。
文艺水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个帆布包,一张绿皮火车票,到了西藏。三跪九拜,终于到了心目中的朝圣殿堂。忽然想起了《一个人的朝圣》里面的句子:原来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
智障土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哇,今天去了XX公园一趟,那里花儿开得好漂亮,鸟儿在树上唱歌,鱼儿在水里游泳,还有好多古人的雕像。哇,这个是李白,这个是杜甫,握草,竟然是纯金打造的,拍张照和他们合影。开心!
再来说说品味
最强逼王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去年收购了一个法国葡萄酒庄园,准备自己酿葡萄酒。
法拉利毕竟是造拖拉机出生,跑车虽好,我还是喜欢我这限定款的迈巴赫。
去年请大师为我作曲,某天后和我合唱,我觉得这首歌,真的很一般。
华丽狗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去了一趟美国,终于买到了心爱的supreme,还有AJ限定版,这双鞋据说有两款,一款穿在乔丹脚下,一款现在被我买了下来。(走出去一看满大街都是同款)
终于买到了周杰伦演唱会前排座位高级VIP的票,还跟爱豆握了握手,合唱了致前任《算什么男人》,感觉自己幸福的就像是一个小仙女。
文艺水逼的朋友圈
相对于周杰伦,陈奕迅,我更喜欢名谣歌手。董小姐真的是唱出了我安河桥下破碎的梦,男不听赵雷,女不听李志。
智障土逼的朋友圈
我们不一样?有啥不一样?其实都一样?你还要我怎样?哈哈哈,这些歌真是太有意思了。
最后再谈谈事业人生
最强逼王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明天新的罗汉堂计划上线,拟投资30亿美金收购X云技术,做全球最牛逼区块链。有人说投资这么多不划算,其实我早就不在乎钱不钱的问题了,只要这个东西有价值,能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力量,那便是我的责任所在。
我做手机,真的不是为了赚钱。我有时候反思,手机做得再好有什么用?我们的空气不好,我们的水不好,我们还有许多兄弟姐妹们还在忍受着贫穷,这是我作为一个富人的耻辱。
华丽狗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终于买车了,先在公司楼下买个车位。现在停车费也贵啊,1个小时的工资就这么没了,哎,奢侈。三环之内的房子总算盘下了,是欧式装修好呢?还是中式复古好呢?有没有在行的人给个建议?
文艺水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我呀,就想着在一个边陲小镇,开一家小酒馆或者咖啡厅,没事约朋友喝喝茶,开车去乡间公路上兜兜风,带上了我的LOMO相机,背起我的破木吉他,闲来唱几个小曲,乐来烧几个小菜,人生,简单就好。
智障土逼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啊哈哈哈哈,这个月做微商赚了好多啊,看到没,桌子上的钱,全是我辛辛苦苦卖面膜赚回来的。微商总代说了,跟着他好好干,将来人人都能开卡宴。
去年就有个全职妈妈两个月买了保时捷了,不知道保时捷跟卡宴哪个更贵,加油,争取明年买一辆卡宴。
好了,今天吐槽到此为止。正所谓长路漫漫,装逼作伴,想要上最强逼王的段位,先跳出智障土逼的坑再说。
如何看待突然兴起的各种微信对骂群?
最近因为NBA总决赛,骑士和勇士球迷动不动怼在一起,上来就是一顿狂杠。于是.....里程碑式的“骑士勇士球迷对骂群”诞生了。
不需要任何前奏和铺垫,拎包进群,直接开骂。在这里,本姨妈只想说一句:湖人总冠军!
其实节奏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快的,大家也和和气气先走个流程,报个家门,再坐下来有序开骂。
渐渐地,不记得谁家球迷先带头开始B-BOX和rap,场面一度热辣到一发不可收拾。像我这种既不会B-BOX又不会rap,偶尔只会老烟嗓来几句慢歌的新手小呆逼,根本跟不上大佬们的节奏啊。
在群里潜伏了一阵儿,几个回合听下来。我发现,还是勇士球迷比较多才多艺啊,唉,心疼老詹。
互联网就是个大蜘蛛网,球迷们多才多艺的佳话一下子就传开了,网友看了就说了:这么好玩的游戏居然不带我们玩儿?只有骑士勇士对骂群怎么行,那其他家的球迷怎么办,不懂球的朋友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吃不吃香菜对骂群、渣男渣女对骂群、南北对骂群、咸豆花甜豆花对骂群。当形式慢慢大于内容,当初建群的目的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喷就好了,谁还在乎喷什么呢?
所以任何可以势均力敌的话题,都可以作为骂战的导火索。全世界的矛盾,仿佛一瞬间被点燃,简直百家齐放、百花争鸣。
在对骂群里辩友,有可能是压力山大的白领、有可能是闲得抠脚的大学生、或许还有凑热闹的00后脑残粉。AVbody都可以随意设立自己的身份,以任何姿态开骂,妈耶,仿佛得到了新生惹。
只有躲在这样一张虚假的面具背后,用这张面具做挡箭牌,才敢如此酣畅淋漓地发挥,反正出了事儿是抓群主,又不是抓你咯。玩到深处,花样更多,简直置群主生死于不顾。
直男直女群有男高音和女高音互怼的、周星驰群里有狂笑互怼的,甚至还有群内部鄙视链:会Bbox和rap的请优先骂人,然后是绕口令和肺活量选手,最后是大嗓门和NMB队伍,请按身份有序发言。怎么滴,这一届网友的花样还是不容小觑的。
在对骂群的开始,我只觉得这个是社会矛盾的激化,一种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撕裂和群体对立。对骂群作为一个情绪的发泄口,是当代社会的刚需。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群出现后,我渐渐发现,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在群里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只要你每说一句话,立马都会有对立面的群友出来反驳,这种能够迅速获得反馈的快感特别神奇。
就连刚进群的时候礼貌性的问一句:需不需要走程序。就被指着鼻子骂了,哎哟我这暴脾气一下就上来了,谁还管得了这个群该骂啥,谁骂老娘老娘就骂谁,谁敢艾特我我就骂谁!于是就展开了一系列人身攻击的对骂,一来一往有去有回,拼的不是脑力、不是智力、是体力!
这就是传说中的:念念对骂,必有回响。
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群宠,可能无法体会这种被“秒回”的幸福感。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经常一说话,群里就安静下来的冷场帝。那么这样一个对骂群,真的太适合你了。为了弥补你受伤的小心灵,我很鼓励你去多参加这样的组织哦朋友。
其实纵观群内,那些带着面具的骂街队员,显然在生活中并不是那么的暴脾气和出口成脏,他们只不过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试图获得关注与反馈。更准确的说法是当今的年轻人普遍缺乏反馈,特别是情感上的反馈,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反馈。
在微信有了群功能之后,吃个饭建个群、打个牌建个群,一个宿舍甚至有七八的小群。我们之所以加入微信群,原因基本是为了得到互动,在别人的反馈中得到自己的存在感。
但一般的微信群碍于这样那样的问题,很难维持活跃度。比如在群里谁成为最后一个发言的,就很尴尬;或者以牙还牙选手会认为,你不回我我就不回你;还有一些静观其变的渔翁。
这样那样的原因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冷场,而多次冷场这个群就渐渐沦为“死群”。
但是,对骂群就不一样了。在这里,没有群规、没有面子、没有尴尬、更没有冷场。
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坏情绪想要发泄,只是想让自己有点情绪罢了。所以在这种刻意被一分为二的使用场景之下,你拥有无数个给你反馈的对方辩友。无论你任何时候抛出任何观点,都会有对方辩友接招,招招致命,弹无虚发。
对于许多发了朋友圈,发现反馈量不佳都会删圈的朋友来说,这样的反馈,实在是太珍贵了。
因此,这句骗小姑娘的鸡汤是时候该改一改了:会对你秒回的人,除了爱你的人,还有你对骂群里的反方辩友。
反馈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就像你谈恋爱的时候,对方没有秒回,你就会觉得他是不是在外面有狗了。当你内心的爱充盈的时候,才会不去想反馈这种事。
就拿单身狗来说,周末在家刷刷抖音、逛逛微博,或者窝着看部电影,这些时候还算充实。但是,也总有那么几个瞬间,想要与人交流:一个有趣的抖音、一个装逼的微博,电影里女主角渣到想骂人的演技,都好。
一个人在地铁上、走路、等车的时候,不停地打开手机,其实是在掩饰孤独。
在互骂群求反馈,被骂总比被忽略的好,这样的社会,其实是太缺爱了。
但是,即使是那样强烈获得了“爱”又如何。关上手机,你的世界又只剩下你自己了。
同名原创微信订阅号:楼上的姨(loushangd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