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微商的套路是什么,微商代理充话费是真的吗?
有真有假,凡是先交钱做代理加盟的,都需要谨慎。
微商小芈体验式营销靠谱吗?
是正规品牌。小芈品牌运营五年时间是一款中国植物护肤品牌,全国体验店已经有上千家,目前入住万达店铺有咸阳万达,鹤壁万达,聊城万达,安阳万达,辽宁朝阳万达,河南平舆商场等等。小芈品牌上市五年一年做的是体验式营销的方式,店铺体验跟线下体验装体验两种,可以专职可以做副业,集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品牌运营模式。
微信里面那些卖童装一手货源号的或者代理加盟的可信吗?
现在做微商的人那么多,他们是有寻求一手货源的硬性需求的,谁不希望自己卖货能多赚点,所以催生了卖一手货源号的行业。这个行业也不乏有骗子存在,这是在任何行业里都会有的现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了,就觉得这整个行业都是个骗局。所以,在你选择货源的时候你要擦亮眼睛,学会观察,在建立联系以后,要去翻翻她的朋友圈,看看她的文案,多跟他交流交流。我想一个真正做货源号的人,他每天辛苦的发圈,写文案,并且持续在做这些工作,说明她是认真的把卖货源号当事业来做的,不是为了骗个三瓜俩枣的就卷铺盖逃跑的。
微商蕾蕾团队是真的吗?
是真的, 只不过加盟以后的问题,就是人脉。你要想尽办法加人,这样才可以挣到钱
有人靠这套路集资诈骗1400万?
微信朋友圈中,总有那么些人长期吃着大餐、开着豪车游艇过着优质奢侈的生活,微信聊天动辄晒出高达千万的银行卡余额截图,令人羡慕不已。
然而,眼见不一定为实,在“朋友圈炫富”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是有钱人,“定制炫富”的产业链让很多人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当上了“朋友圈土豪”。
根据此前媒体公开报道,最低只要1元即可成为“定制富人”,买到由豪车、豪宅、百万现金等道具制作的炫富素材。部分卖家还从多家短视频平台“搬运”成品,有卖家称成为出售炫富短视频的代理可年入10万元。
而在一些卖家的评论区,甚至有买主留下不少“好评”。
花钱买假图和短视频“炫富”,不仅给人留下“爱慕虚荣”的印象,也会有法律风险。最近,就有不法分子依靠朋友圈“弄虚作假”,伪装身份,涉嫌集资诈骗1400多万元。
90后“伪装朋友圈”骗取他人信任借款
据浙江杭州临安警方近日通报,该局破获一起集资诈骗案件,涉及被害人40余名,涉案金额达1400万余元。
来源:浙江杭州临安警方
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卢某出生于1994年,临安本地人,高中毕业的她在临安开了一家房产中介公司。自2017年以来,卢某以为客户垫资和银行验资为由,在身边朋友圈开始了高息借钱的行为,为了支付高额利息,卢某开始不断地向周围朋友、同学借款还息。
卢某如何骗取他人信任?该案被害人之一徐某表示,2020年2月23日,其向卢某讨钱,卢某向他发来一张手机银行截图,截图中显示,卢某在银行中还有1900多万的资金。此后,卢某一次次以各种理由拖延,为了让徐某相信,卢某还发来登录手机银行查询余额过程的手机录屏。
根据警方披露,卢某利用借款给自己进行包装、美容、名牌包包等高额消费,让借钱给她的那些朋友看到她“雄厚”的资本,以维持住所谓良好“信誉”和光鲜的外表。
同时,卢某的微信朋友圈更是经过了精心“策划设计”。“是否成为想成为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为梦想而努力生活。”“买房的95后,恭喜!”警方介绍称,卢某的朋友圈中,展现的是一个事业顺风顺水、业务繁忙、积极上进的女生。此外,她还请群众演员,走一遍所谓在房产交易的流程,拍成视频给出借人看。
至2020年3月,卢某因资金链断裂,最终无法偿还借款本息。目前,犯罪嫌疑人卢某因涉嫌集资诈骗罪已被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最低仅需1元可“定制富人”
在某电商平台上输入“朋友圈展示”“朋友圈 晒 富图”等关键词,可查到众多相关店铺。这些店铺详情大多写着“朋友圈展示高清图片素材,接近生活,每周更新、永久更新”的字样。
此外,以“短视频小视频”“跑车视频”等关键词可以找到各类炫富视频,标价从1元至100元不等。一名卖家表示,可以提供多种内容的炫富视频,长度在10秒左右,标价9.9元。买家可以自行选择视频内容,包括ATM机大额转账图片、购买新车或者成堆现金的画面,视频中落款处都可以根据买家的要求更改姓名。
深圳卫视也曾报道过,10元钱可以“定制”开上玛莎拉蒂等豪车,15元的价格就可以晒出百万现金的照片。
“定制炫富”有法律风险
不管是微商还是普通网友,这种花钱“私人定制”炫富照片和视频的做法,都存在诸多弊端,不值得提倡。
首先从道德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种弄虚作假的做法。微商通过这种手段让别人购买自己的商品,或者是诱使他人加盟自己的微商事业,都可能给他人利益带来损害。普通网友这么做也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势必戴上一个“爱慕虚荣,不诚信”的帽子,同时也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对当事人的评价。
其次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同样存在法律风险。“私人定制”的各种炫富照片、视频,都是从网络上下载而来,有些甚至就是影视剧中的片段,这就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包括肖像权、隐私权等。这种虚假的视频如果传播范围广泛,传播者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据一些媒体报道,还有一些商家贩卖的素材是来自其他人的真实生活照片。
未经他人允许售卖其照片、视频的做法属于违法:
第一,涉嫌侵犯照片著作权人对该照片享有的知识产权;
第二,销售公民的生活照、真人微信头像等照片还涉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等;
第三,严重的还涉嫌构成犯罪,商家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购买并使用他人照片的,也应当根据其具体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