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线下加盟 微商,加入唯品会需要多少启动资金呢?
入驻保证金是5万元,其他倒是不需要什么了,官方扣点30个,再来就是要压货了,压货比较厉害的
做微商靠谱吗?
微商其实是另一种直销,省了店铺费,一层层代理,打款越多折扣越低。
我朋友圈做的最成功也是最早的微商,是一个开化妆品店的朋友。本来只是开了一家不大的化妆品店,但是积累了客源,而且自己开店也有货源,所以她一开始做微商就出货量很大。后来看她卖的种类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小打小闹的微商赚个生活费,不压货就不错了。表姐跟人合伙做前几年很火的内衣,投了几千块,卖不完的都自己穿了。
最让我烦的一个远方亲戚卖一个微商化妆品,非让我做,还说她的化妆品在某App上写的无添加,知名品牌玉兰油欧莱雅欧珀莱啥的都添加不好的化学成分。还直接送家里一套让用,一瓶二三百,最便宜一百多,一套一千多。不给钱是不可能的,她之前给别的亲戚硬送,都碍于面子给她钱了。只能放一个月后找借口退给她了!
微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模式本来无可厚非,只是别死皮赖脸的让亲朋好友都反感就行!
唯品会怎么入驻?
开店步骤(唯品会开店流程): 首先在浏览器中搜索“唯品会”网站 2.点击进去后,下拉到首页底部,再点击“品牌招商”。 3.点品牌招商后进入招商界面。仔细看一下入驻条件,看自己符不符合条件。 4.然后根据唯品会招商分类要求与唯品会联系加盟具体事宜。可电话联系也可以发邮件。 5.合作优势。
唯品会为什么比拼多多贵?
因为同一种商品是有不同的商家供货至唯品仓库,每个商家优惠活动的时候段也不完全一样,再加上每个商家所想要的利润也不尽相同,所以会造成价格上的不稳定。不同平台有不同平台的规则,商家在平台卖度货需要符合平台规则,符合平台消费群体购买能力。京东和天猫上架的产品需要付平台管理费、扣点、税,所以正常售价必须保证扣除这些后还能不亏才行。拼多多和 淘宝没有管理费、扣点、税,所以正常售价知可以低一些。京东和天猫平台属性决定了,他们正常售价必须比同样产品在淘宝和拼多多贵才能有生存空间;但同时淘宝和拼多多的平台属性也决定了,他们的产品质量就是有更大可能比天猫和京东差。
你认为其结果可能会势均力敌吗?
打起啦!打起来啦!腾讯和阿里又打起来了。
11月5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受理格兰仕与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一案。与此同时,格兰仕官方亮出“匹马立高台,单枪挑乌云”的立场。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份“520大促”的时候,格兰仕就与天猫有过一次“交锋”。
4月3日,天猫屏蔽格兰仕在全淘、聚划算、淘抢购资源,要求其下架拼多多平台旗舰店。
5月20日,天猫要求格兰仕出具“退出拼多多”公函。被拒绝后,天猫直接不让格兰仕参加“520大促”。
5月27日,格兰仕与天猫商谈。天猫要求格兰仕“618”后下架所有在拼多多平台上开的店铺。就此,双方未能达成共识。
这次“交锋”一直到10月28日,格兰仕方正式起诉天猫,11月5日法院受理格兰仕的起诉。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前,在京东起诉天猫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索赔10亿元案件中,京东曾在今年9月12日向北京法院申请,请求通知唯品会、拼多多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9月26日,唯品会及拼多多又在同一日向北京高院递交申请,请求以第三人身份加入诉讼。
由此也就确立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三家联手“围攻”天猫的格局。而此次“围攻”天猫的原因就是电商业由来已久的“二选一”问题。
也许,到这里,大家也已经发现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三家属于腾讯系,天猫则属于阿里系。
所以,简单直观的来看,此次三对一得“战局”,实际上则是腾讯与阿里的较量。
绕不开的拼多多
从今年5月天猫要求格兰仕退出拼多多,到现在拼多多以“第三人身份”加入京东与天猫的诉讼案件,拼多多可以说赚足了眼球。
可以说,拼多多这一系列电商大战事件中出镜的次数最多,明显有一种蹭热度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正是在拼多多针对iPhone 11推出100亿级补贴之后,关于消费者的投诉又把拼多多推到了聚光灯下。
大多数的投诉内容都是关于“虚假宣传”、“买到冒牌产品”、“商家虚假发货”等问题。而从这些投诉内容中,可以感受到,拼多多官方的处理办法就是一字“拖”。
再说回本次较量的焦点“二选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到底谁对谁错?也是在1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规范网络经营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上指出,“二选一”、“独家交易”行为是《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
对于商家来说,“二选一”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那个平台,最终还得拿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说话。
关于质量问题,笔者觉得,从投诉量角度也是可以直观看得出来的。截至目前,拼多多在黑猫投诉上总投诉量是20174件、京东总投诉量是25392件、唯品会总投诉量是2689件、阿里总投诉量是25498件。
一比,谁好谁坏也就出来了。即使不比,在消费者心中哪个平台好哪个平台不好,也是有数的。
所以,就此“三对一”的战局来说,拼多多有可能会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至于“二选一”的问题,没办法阿里的规模优势摆在那,暂时无人可以撼动!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