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零食代理挣钱吗,有没有人觉得朋友圈没有微商了?
说个真实故事,挺凡尔赛的,我老家一个中年大妈,15年开始做“某宝莱”减肥产品,租了个门面,一共两层,最高峰时候带着本地一帮职校毕业的小姑娘,天天早上6点准时在小区“嗨嗨嗨”,跳操喊口号后来,被居民投诉了,只能收敛点了。
大家大致脑补下场景,一个个都打了鸡血。
跟这个大妈做事,还蛮有规矩的,比如每天早上6点半,跳完舞,必须准点发一条早安内容到朋友圈。中午11点是第二条,赶在别人吃午饭之前。下午4点半第三条,让别人下班后刚好看到。
其他不说,她治好了这群小姑娘的懒病,再也没有睡过懒觉。
她那时候就看准了不能过度霸屏,引发别人的反感,适当利用红包福利,诱惑大家转发。
这个减肥产品口碑山河日下,大家都看清了是忽悠。做烂了以后,她又开始利用人脉资源做美牙产品。
目前,她开始经营小红书和抖音,投钱买流量,照样做起来了。
而两个平台账号的签名上,均有联系方式。
她的思维是对的,多平台引导私域,又在私域建设品牌文化,诱发裂变和复购,最后的目的是招商。
你们以为微商不见了,实际上微商升级了,不是你们理解中的微商了。
以前微商自称“亚洲地区xx总代理,名下有多少多少资产”,以至于大家都调侃微商。
然而现在在自媒体,做人设时候,都会刻意强调自己曾经吃了多少苦,也是一步步走过来的。
这一句诉苦,立马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并不再让人觉得是装逼。
人都慕强不错,可是不会信骗子口中的牛逼。大家见多了微商的套路,反而觉得他们是种讽刺,比如前不久调侃“某全球一级代理”付不起房租,还要用花呗抵扣的段子。
真实加认知输出,才是最好的人设。
不能说所有的微商都是垃圾,里面肯定也有不少好的产品、好的模式、好的服务,一些做的不好的、服务质量差的微商被不断清洗掉了,剩下的非常少。而扩大到用户群中的是幸存者,整体微商的数量就减少了。
微商之前会火,是跟上了当时的风口。但更多的微商是试图浑水摸鱼、投机取巧。商业,哪里有那么简单呢?两三年下去,谁在“裸泳”,很容易就分清楚了,一时的生意容易,长久的生意难。
做微商的没赚钱,教人做微商的发财了。我认识的几个老微商,早就把这段经历写进了自己的故事,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创业大咖,照样玩得风生水起。
抖音怎么赚钱变现?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
抖音现在已经变成全民记录美好生活片段的平台,拥有全民流量,想象空间巨大。所以,抖音变现的思路,也就是流量变现的思路,这点可以从微博、微信的变现方式上找到答案。
个人品牌变现
个人品牌,也就是俗称的网红,抖音最早红起来的时候,是有很多网红的,此前,他们可能在美拍、微博等其他平台。他们来到抖音,为抖音用户制造大量精品内容,用户关注他们,当网红粉丝涨到十几万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
这个时候就能将粉丝流量变现,去接广告,或者网红自己接商业代言,跑线下活动站台,这里都是有收入的。
最近的典型例子就是成都小甜甜,爆红之后,传言她的商演代言费高达二十万,之后接了小米的广告。
广告导流
抖音以及微博、微信号的思维都是一样的,流量就是钱。抖音不只是某个抖音号有十万粉丝,在抖音平台,流量是上亿的,如果某只视频爆红了,会触达抖音上亿用户,获得过亿播放量,也就是说,软植入的广告可能被上亿用户看到,这是巨大的流量商机。
于是就有各种软广植入,或者直接开淘宝店做推广。
卖课、加盟、付费群
还是流量商机,很多抖音达人在抖音上发各类小视频,比如减肥速成、答案茶加盟、星座算命、情感挽回课、教你买房、教你理财,然后在资料里引导加个人微信号或者直接放微信群二维码扫码进入,之后就开始二次转化,卖课或者引导进付费群。
警惕骗子
抖音流量大,但是骗子也多,最近有报道说,某老板在抖音看到个有几十万粉丝的达人在视频中炫富,表示自己半年赚了五千万,并进行招商合作。某老板信了,立刻投了五万块加盟费,最后发现该达人是做微商的。
最后两人闹上了电视,最后老板要回了四万多,剩下的钱说是赔偿损失费。也是醉了,反正,警惕骗子。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现在做传媒赚钱吗?
当然赚钱,要是不赚钱,怎么还有这么多人争先恐后来进入自媒体行业?赚钱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赚取平台的广告费,这是百分之八十的自媒体人通过自媒体赚取收益的方法,通过在文章或视频中放入广告。二是粉丝经济,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吸引流量,然后通过打赏或自建商城等方式销售产品,进行粉丝变现。
微商卖坚果零食怎么样?
我觉得卖什么都会有市场,最主要的是产品品质要好,品质把关很重要,不然做不长久!找实体去代理谈价,再去销售,最好的是无自用不分享!祝你成功!
社群经济将会是一种颠覆性的商业模式?
社群经济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用户组成一种共同体——社群,依据社群规则,通过社群的商业活动,为社群内的用户牟利。与解决基础用户来源的粉丝经济不同,社群经济的特征是多对多,依靠社交关系,社群成员之间能够充分的沟通,解决了互动不足的问题。
粉丝经济解决用户来源,社群经济解决了成交,两者相辅相成。以下,我们从近期最热门的品牌粉丝活动案例入手,进行全面解构品牌“粉丝经济与社群经济结合”的三种不同玩法。
一产品福利狂吸粉,逐步打造品牌社群——以小米米粉节为例
福利吸粉模式常常通过促销、优惠、新品特卖等手段吸引粉丝参与,为品牌聚集人气。其中,小米米粉节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米粉节是小米回馈众多米粉的节日,小米会在此阶段发布全新产品,以及往期产品大促销,利用极其诱人的促销折扣吸引粉丝疯抢产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销售奇迹。就刚结束的2016米粉节,小米网总销售额突破18.7亿元,累计参与人数4683万人,游戏参与10.2亿次。庞大的米粉群体的形成,依靠的不仅仅是小米高性价比的产品,还依靠的是与粉丝直接的互动。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粉丝节。福利吸粉模式充分实现了高利润回报率的粉丝经济价值,形成粉丝消费习惯,助力培养属于自己的高忠诚度的社群——小米粉丝社群。
二借势明星效应,与粉丝统一战线——以一直播宋仲基见面会为例
明星吸粉模式粉丝经济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以明星效应聚集人气,具有极高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往往是各大品牌疯抢的对象。一部《太阳的后裔》成就了“国民老公”宋仲基;一场宋仲基首次来华粉丝见面会,成就了一个新的“社会热点”。一直播抓住了宋仲基首次来华粉丝见面会的热度,成功冠名宋仲基亚洲粉丝见面会并成为粉丝见面会的网络直播平台,这一行为无疑迅速聚集平台用户,短期累积了极大数量的品牌粉丝。宋仲基粉丝见面会当天直播平台观看人数竟高达200万,这就是粉丝的力量。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明星号召力就是品牌声量提升的保障。 “有明星就有粉丝,有粉丝就有用户” ,通过明星效应来吸引粉丝关注,进而为新品牌带来庞大数量的用户。明星效应号召而来的高忠诚度的粉丝转变为品牌的社群,助力品牌发展。
三与粉丝做朋友,品牌社群一起玩——以九阳粉丝节为例
除了福利吸粉、明星吸粉之外,品牌还可以通过“与粉丝做朋友”的方式吸引粉丝聚集,转变粉丝经济为社群经济。九阳,就是典型的转型社群经济的品牌。九阳作为家电行业的翘楚,近年一直在探寻“与粉丝一起玩”的最好方式。今年5月20日,九阳第二届粉丝节为九阳社群经济转变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此次活动中,不仅九阳公司各个产品负责人深入各个环节,与粉丝零距离接触沟通,而且邀请粉丝合伙人即美食达人成为活动主办方,共同策划举办活动。整体活动粉丝参与热情度远远高于主办方,粉丝合伙人理念巧妙构建了粉丝“主人翁”意识,与粉丝做朋友,让粉丝成为粉丝节真正的中心,完成品牌与粉丝达人面对面对话,更为社群粘性提供了核心基础竞争力。九阳粉丝节除了构建与粉丝亲密沟通的渠道,还运用场景语言的表达将企业想要传达给粉丝的健康、关爱、DIY等理念诠释地深入人心,粉丝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走进老北京茶馆、体验英国、法国、日本、台湾环球下午茶,在与九阳员工交朋友的同时也轻松的理解到九阳品牌的特性。总的来看,九阳在粉丝转化为社群的路上跨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稳固社群必将为九阳助力,粉丝将与品牌共同成长。
聚宝小结
以上,从各家不同的粉丝经营策略来看,任何品牌都要有自己的粉丝,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粉丝这个层面,无非是把以前的忠实用户换了个新名词而已。“无粉丝不品牌”,这句话没错,但反过来,哪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粉丝呢?在粉丝概念之上,社群才是任何时代、所有商业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当你的客户变成用户,用户变成粉丝,粉丝变成朋友的时候,才算得上是社群。一个有社群的品牌和没有社群的品牌,其竞争力是完全不同的。
未来品牌发展,社群经济终将成为驱动竞争力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