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面膜微商加盟店,邯郸结婚的话都有哪些习俗呢?
新郎在等待新娘上轿的时候,女方自家婶子嫂子们会争着往新郎的脸上抹锅底黑。(现在抹黑脸已经由面膜代替了锅底黑)这个做法的含义有四种说法:
一是抹了黑脸就要洗,而“洗”和“喜”同音,图的是大“喜”。
二是给新郎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女方家不是好惹的,结婚以后不许虐待自己的媳妇。
三是属于古老婚俗中“抢亲”的遗风,男方抢亲时,女家要“抵抗”,方法是打新郎或抹黑的方法羞辱新郎。 四是来源于一个传说。(邯郸结婚,娶亲女婿被抹黑脸的来历) 娶亲回来时,新娘坐红花轿,新郎坐蓝轿。“斟盅的”骑着去的时候拉着的马回来,娶亲回来时不按原路返回,这叫做“不走回头路”。花轿来到新郎家门口时,要拿烧热的犁铧围着花轿转上三圈,同时还要往上面浇醋,这叫“吉利”(激犁)。接着由一个公婆、儿女、丈夫齐全,又没怀孕的“全和人”到轿里给新娘戴“壳子”,这是邯郸正式做媳妇的外在标志。随后新娘抱着准备好的织布柽子和铜镜出轿,脚不能着地,得坐在红椅子上,由前来送亲的娘家兄弟抬着,跨过摆在街门过道里的马鞍子,这叫“骑鞍过柽”。往里走时,街坊的年青人抓着干草节儿和料豆,往新娘和送亲人的头上撒,这叫“撒草料”。拜天地的天爷台上放着一个盛粮斗,斗里插着五色纸旗,天爷台后竖着一捆高粱秸箔子,箔子上插着弓和箭。意思是避邪,把新娘抬到天爷台前,不下椅子,和新郎一起拜过天地,就被抬进洞房。继而开始由小辈们闹新房。 回门:一般,新娘过门三天后,要由新郎陪着回娘家。但是,邯郸当地习惯是当天回门。俗称回马枪。
婚俗自古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
邯郸的婚嫁习俗特别有意思的快来看
婚前:
过小帖:俗称,见面礼。
过大书:俗称,订亲礼。
下聘礼:
过妆:俗称,送嫁妆。
婚礼:
蒙头红、上车礼、下车礼、扫车钱,给女方嫂子辈的
新郎到新娘家门口要即兴表忠心 一般唱个情歌吧。
进门要找到新娘的其中一只被藏起来的鞋子 穿好鞋子才能抱上婚车
新娘要带上开着的手电照路
结婚当天路上遇到同样结婚的 要把新娘新郎的佩花摘一片抛出去或者新娘手上戴着顶针扔掉一个
往新郎脸上抹黑 以前用山药沾锅黑 后来鞋油 又后来黑色面膜
晚上闹新房。
婚后:
回门:一般,新娘过门三天后,要由新郎陪着回娘家。但是,邯郸当地习惯是当天回门。俗称回马枪。
新郎在等待新娘上轿的时候,女方自家婶子嫂子们会争着往新郎的脸上抹锅底黑。(现在抹黑脸已经由面膜代替了锅底黑)这个做法的含义有四种说法:一是抹了黑脸就要洗,而“洗”和“喜”同音,图的是大“喜”。二是给新郎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女方家不是好惹的,结婚以后不许虐待自己的媳妇。三是属于古老婚俗中“抢亲”的遗风,男方抢亲时,女家要“抵抗”,方法是打新郎或抹黑的方法羞辱新郎。
“藏鞋”习俗的来源众说纷纭,一说是新郎需要验证新娘是否为真正的“三寸金莲”,因此必须不遗余力地找到婚鞋并亲手为新娘穿上;有人说新郎伏地找鞋的姿势是“拜倒在新娘石榴裙下”的最好体现,因此必须要在婚礼上来一遭。还有坊间流传的说法是,新娘出嫁不可带走娘家一尘一土,因此婚鞋必须是全新的,只有在新郎亲手将新娘抱上轿后才可为新娘换上。
新人下轿要忌些属相,此乃根据婚嫁之年的值!日地干来决定。
申子辰年蛇鸡牛;巳酉丑年虎马狗;寅午戌年猪兔羊;亥卯未年龙鼠猴。但内亲不忌。举例子:申子辰也就是 属猴,属鼠,属龙。的女客结婚。那么 属蛇,属鸡,属牛的应该规避。
此外,忌孀妇、孕妇毛女、以及带孝守制人等。吉日、吉时择好后即不能变更,风雨无阻。民间认为,迎娶之日,新人上下轿时,有风、雨、雷、电,均属不吉。
交杯酒,传统婚俗之一,源于先秦。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先各饮半杯,然后交换一齐饮干,谓之饮交杯酒,在古代又称为“合卺(jǐn) ”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新婚夫妇睡觉时抢被子,据说谁抢到被子谁就强过对方,或者谁被子在上面谁以后说了算,坏风俗需要改掉啊,两口子谁对听谁的。
你用的化妆品属于哪个档次?
化妆品(粉底、气垫、粉饼、口红)从30岁开始用迪奥。30岁以前用过圣罗兰、阿玛尼等的混搭。
个人感觉迪奥的彩妆胜于护肤品。可能我皮肤比较干的原因吧,还有就是迪奥的护肤品价格比较高,与其选用迪奥护肤品,不如选用海蓝之谜的。而且,海蓝之谜护肤品的功效,我个人使用的感觉,比迪奥更显著一些。
护肤品30岁以前用兰蔻和雅诗兰黛比较多(小棕瓶、线雕精华、多重修护眼霜、防蓝光眼霜、原生液等)、娇韵诗(双萃精华),现在用海蓝之谜、雅诗兰黛混搭。洗面奶:香奈儿山茶花洗面奶,雅诗兰黛洗面奶交替使用。
再补充一个你没有问到的但也在洗护用品支出中占比比较大的一部分:洗发水、护发精华吧:
洗发水法国卡诗、德国威娜、日本玉肌。
护发精华用威娜多重修护精华、姜力黄金蛋白修护精华。根据一段时间头发的质感和结合季节,选用不同的洗发水和护发精华。
还有香水,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噢:迪奥小姐、迪奥真我、香奈儿嘉伯丽儿、香奈儿5号……
哪个行业的暴利程度刷新了你的认知?
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太平间承包费一年400万,要在每具尸体上赚够4000元才能回本,120元批发的骨灰盒无论家属有没有钱,一律标价18000元,不愁没人买,殡葬行业的暴利程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如果要问当今社会哪个行业最赚钱,殡葬行业可以排前三名。
根据民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殡葬服务机构共计4043个,其中殡仪馆1730个,殡仪馆职工4.6万人,殡葬管理机构946个;火化炉6444 台,火化遗体501.7万具,火化率50.5%,较2017年提升超过1.5%。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显示的数据,我国新生人口率在不断降低,2021年29个省份中,有15个省为人口负增长地区。
出生率低了,但是我国死亡人口却在不断升高,从2015年-2020年我国火化率一直呈上升态势,我国死亡人数开始大于出生人数,换句话说,我国大约每分钟就有19人死亡,每秒钟就有0.3人死亡,而这些死去的人都会成为殡葬行业的消费者,这无形中也推动着殡葬行业的快速发展,据中国殡葬协会专家预测,2023年中国殡葬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0亿元。
也正因为有市场需求,越来越多人都挤进这一行业希望能分一杯羹,在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村子,名叫六道口村,这个村子是全国有名的殡葬村,全村上下除了老人和孩子,几乎所有人都从事殡葬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村子里有一条街道被称为殡葬一条街,街道两边全是殡葬用品商店,可以说全国70%殡仪馆售卖的一些殡葬用品都是从这里进货的。
殡葬行业到底有多暴利呢?大部分人可能只看到表面上的一点皮毛。
不提一线二线城市,光我生活的四线城市,想要给逝者一个比较体面的葬礼,口袋里要是没有个10万元还真是办不下来。
下面我就以老公奶奶葬礼为事例,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在四线城市,一场普通的葬礼到底花了多少钱。
一、一场普通葬礼,老百姓需要花多少钱?
几年前老公奶奶在养老院突发脑溢血,120送到医院抢救了10分钟,医生就宣告因老人年龄太大,身上基础疾病太多,抢救失败死亡。
在老人死后不到5分钟,还不等我们家属悲痛大哭时,就有医院的工作人员主动询问我们是否有联系殡仪馆,如果还没有联系,医院里有合作的殡仪馆联系方式,他们24小时不休,随时能来医院把老人遗体拉走。
本来公婆是打算拒绝的,但想着老人是在半夜2点多去世的,要是不拉到殡仪馆寄存遗体,就只能选择把遗体寄存在医院太平间,寄存一晚是100元,第二天还是得拉到殡仪馆,与其多花100元,还不如直接让殡仪馆工作人员现在把遗体接运走。
等到殡仪馆工作人员赶到后,从给老人遗体简单入殓到抬着遗体上殡仪车,公公就偷偷给殡仪馆工作人员一人一张“大红票”外加一盒香烟,当时一共来了4名殡仪馆工作人员,一个司机、一个入殓师、两个“搬尸工”,四人一人一盒30元的利群。
之后就是筹备老公奶奶的葬礼环节,我们都对殡葬风俗不太了解,为了能更加方便省事地把老人后事处理完,公婆直接请了殡葬一条龙服务。
我们当地这家殡仪馆殡葬一条龙费用,价格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价钱越贵服务也就越周到,最后经过商量订的是16880元的中档型,内容大致包括:给逝者净身更衣、逝者遗体安置、布置灵堂、逝者遗体守灵、出殡仪式、遗体告别及最后的火化仪式。
这16880元仅仅是这几大环节所需的费用,其中殡葬用品全部需要我们家属自费,比如寿衣、骨灰盒、棺材、各种寿材、需要准备的鲜花及供品等,都需要家属自己另行购买。
公婆选了一套比较便宜的寿衣,售价6888元,棺材也是普通的仿玉材质的石棺,殡仪馆售价是11000元,剩下的各种寿材和需要准备葬礼用品加起来共花费了8000元。
这些火化前的“小钱”花完后,重头戏就是购买墓地了,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墓园里3万元以下的便宜墓地已经没有,墓园里现有的坑位费用最便宜的都在40000元以上,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便宜,附近的环境也一般,离墓园出入口较远,以后上坟扫墓不是很方便。
如果我们想要给老人选择墓地,建议我们买靠近中间区域的,目前有一个墓坑特别适合,价位是56800元,如果我们诚心要,他们可以给我们一个“子女孝心价”55000元,最后我们听从了工作人员的推荐买下了此款墓地,并缴纳了20年的管理费2750元。
本以为买完了墓地,在殡仪馆就不会再花其他钱了,没想到在火化前,殡仪馆工作人员询问我们是否要“升级火化炉”?
原来殡仪馆火化遗体也有区别,有普通的火化炉和豪华的火化炉之分。
普通火化炉和豪华火化炉不仅价格方面有区别,连火化方式都不同。普通火化炉的价格在1000-1500元之间,豪华火化炉价格在2000-2500元之间,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豪华火化炉在火化完家属可以亲自捡拾逝者的骨灰。
从老人去世到火化结束,我们这一套葬礼下来总共花费了:16880+6888+11000+55000+2750+2500元=95018元
再加上给殡仪馆工作人员偷偷塞得一些红包和在医院里抢救老人医疗费,差不多将近10万元。
二、殡葬行业为何如此暴利?
与其他行业所不同,殡葬行业其实表面一直被人们另眼相看,很多人甚至非常忌讳与殡葬行业打交道,认为与死亡沾边是非常不吉利的一件事。
但是在我国目前所有行业中,殡葬行业所开展的所有殡葬服务基本都是稳赚不赔,特别是近些年来,老百姓们只要一提殡葬行业,那几乎就是跟“最黑、最暴利、最赚钱”这几个词挂钩。
那么为什么这个行业如此赚钱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所有的殡葬服务消费者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死一次”不容易,主要是因为殡葬行业提供的所有服务项目,包括售卖的所有殡葬用品几乎没补给消费者任何讨价还价的条件。
我们国家自古讲究“百善孝为先”和“死者为大”,在亲人的身后事上,子女们为了彰显孝道,都希望能把身后事办得隆重一点,一来是做给亲朋好友看的,二来也能侧面炫耀一下自身实力,三来也能显得做儿女的孝顺老人。
殡仪馆也正是拿捏住大众的这个想法,所以提供的所有服务都会加上一句“都是为了能让逝者走得更加体面”,即便是再高的价格,家属们也只能默默接受,稍微有些想要讨价还价的想法,殡仪馆就会以“死者为大,不能还价”作为说辞,所以对于上万元,甚至上十万的墓地,家属也得掏钱。
2、殡葬行业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特殊服务。
殡葬在所有行业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因为这个行业根本没有任何替代性,只要有人去世,不管他最终选择哪一家殡仪馆负责葬礼,最终结果都一样,选择、流程和花销都差不多。
最重要的是殡葬行业的服务是其他行业无法渗透和替代的,因为殡葬业提供的所有关于丧葬服务专业性要求特别高,可以说是只有懂行的人才能参与其中。
但其他行业就不同了,比如本来好好从事金融和物流行业的中国邮政,如今开始做起了餐饮行业服务,甚至在网上开始直播带货卖化妆品。
反观殡葬行业,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文化服务都是其他行业难以“抄袭”和“复制”的。
3、所有的殡葬用品成本非常低,商品利润非常高。
2019年时《生命时报》的记者走访了北京和天津两地,以了解殡葬行业背后的产销链。
当时记者在北京西静园公墓附近的一家殡葬用品商店看到,一款“三件套”的基础款寿衣售价1800元,中高档的要2300元,再贵点的要6.7千元。
骨灰盒更是贵得离谱,一款黑檀骨灰盒标价8800元,老板解释,这款骨灰盒在医院太平间能卖到1.68万,八宝山殡仪馆能卖到2.2万元,如果记者诚心要,老板可以给优惠价6800元。
从6800元到2.2万元,中间的价格随着环境的不同也变得不同,中间相差甚大,水分太多。
在此之后,记者前往有着“中国殡葬用品第一村”之称的六道口村,通过在村里的一些调查,记者发现在北京售价1800元的寿衣“三件套”,在村里只卖95元。
村里从事寿衣制作的老板告诉记者,村里的所有殡葬用品并非对个人销售,而是只供内部渠道订货。
由此可见,殡葬用品的利润特别大,曾经在邯郸有位从事殡葬服务三年的老板透露:死人的钱真是太好赚了,利润一般都超过300%。
在北京以南百里之外的米北庄村,有两三万人从事殡葬行业,仅1公里的街道就有高达500家从事殡葬的店铺,垄断了中国90%的殡葬用品,年产值超过11亿元,已然成为新兴的“中国殡葬第一村”。
三、殡仪馆是怎么盈利的?
在太平间里停尸3天时间花费3万8千多元,2022年3月北京某三甲医院收取天价殡葬费瞬间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同时也让大众再一次了解了殡仪馆是多么的赚钱。
以前医院设置都有太平间,专门用来存放病人遗体,后来考虑到医院太平间遗体停放率太低且许多病人家属都不愿意让病人在医院里去世,于是医院就取消设置太平间业务。
当病人在医院去世后,直接由殡仪馆把遗体拉走,许多医院也开始把太平间业务直接外包给了殡仪馆或其他丧葬组织机构。
很多人都说开殡仪馆最赚钱,有钱就去开一家殡仪馆,可想要承包一间殡仪馆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而想要承包一间殡仪馆,光承包费一年就需要400万元,这笔巨资要从哪里回本呢?当然是从太平间的尸体上来扣钱。
曾经有人预估过,以一个三家医院为例,每个月医院大约有80人去世,那么存于殡仪馆的遗体就有80具,一年左右便有将近1000具尸体寄存于殡仪馆内,所以每一具尸体上一定要产生将近4000元的消费,殡仪馆才能回本不会亏钱。
不过国家也是防止出现殡葬乱象问题,所以殡仪馆的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和一年骨灰寄存等四项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而像遗体美容、告别厅租用等延伸性服务,有些城市的物价部门也规定,加价比例不能超过30%。
虽然对殡仪馆的约束太多,但殡仪馆承包方一般都不会太过于担心,就算在这方面赚不到钱,还有一个“大头”的钱是家属们躲不掉的,也是必须得花的,无论家属有没有钱。
那就是“坟地产”,居高不下的墓地价格为“坟地产”利润撑起惊人的地步,甚至远远超过活人居住的房地产。
根据《殡葬绿皮书(2014~2015)》指出,北京市区居民中等殡葬消费的公墓消费占整个殡葬消费的87.5%。
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清明节前,北京墓地的均价在6-7万/块,但墓地面积只有0.8㎡;而上海墓地价格更让人心惊:均价8-9万,还只有0.3-0.6㎡。
目前北京一些颇有名气的墓园,墓地大多在10万以上/平方米,相较于其他三四线城市来说,这已经是天价,但这些位于北京市里有名气的墓园坑位都卖没了,也就意味着就算有再多钱也买不到“北京市内”的墓地,想要买墓地只能去周边地区。
除了北京上海这样超一线的城市墓地费昂贵外,其他城市里一些天价墓地更是打破常人的认知:
比如厦门安乐永久墓园售价800万;太湖西洞庭山岛豪华墓售价300万;重庆华夏陵园售价188万;深圳公共墓园西丽报恩福地售价220万。
所以对于殡仪馆来说,根本不愁赚不到钱,盈利的方式和种类很多,可以说从逝者遗体运进殡仪馆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开始赚钱了,整个葬礼环节,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能从家属身上赚到钱,像有些殡仪馆,光在逝者入殓环节,就能从家属身上轻松赚到几千元,一具尸体根本不用愁赚不到4000元。
写到最后。
能赚钱的地方从来不缺人,很多人瞧不起殡葬行业认为无比晦气,整日跟死人打交道,赚“死人钱”,殊不知人家轻松赚得盆满钵满。
甚至有很多从事殡葬服务的公司会每天派一批人蹲守在医院急诊部和ICU门外,一旦发现哪些因抢救无效死亡的病人时,就会主动上来攀谈,帮家属们料理病人身后事,所以对于从事此行业的人来说,根本不愁赚不到钱。
总而言之就是:冥币寿衣可能会走向没落,但殡葬行业将永远存在,“钱景”可观,它的存在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1】别让殡葬乱象令清明节变浊[N]. 李龙. 广州日报. 2011-04-05 (002)【2】殡葬业暴利内幕[J]. 马进帅. 检察风云. 2012(10)【3】“墓”后的暴利[J]. 赵新江. 理财. 2014(02)【4】树立殡葬良好形象,促殡葬业又好又快发展[N]. 陈宗麒. 黑龙江经济报. 2010-11-03 (B04)
单纯从气候方面考虑?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我在南方打工10年,现在又回到老家北方了。要我说啊,单纯从气候方面来看,我觉得还是北方更舒服一些。
我在南方呆了10年,南方的气候我觉得就是闷热,潮湿,再就是雨水特别多,有的时候连续下雨有十天半个月不停的呢。我怎么观察南方的下雨,一下就是一整天一整天的呢?
东北的雨水不是太多。我也没觉得这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的整天整天地下个不停的那种。
我倒觉得东北就是有点气候太干燥了。
在东北立秋了之后,早晚两头温差是特别大的,往往我们都是早上要穿个半袖,外面还要套个长袖的那样,你看看这温差有多大呀?
在南方几乎是没有温差的。每一天从早上一直到半夜都是特别闷热的,如果没有空调的话,我觉得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去真的没法生活的。
我倒觉得有的南方人特别耐热的。像我们单位的一个老太太,她从来不用空调的,她就用一个电风扇就度过那炙热如火的难捱的夏天了,我真的特别佩服她。
在南方,就是开春的那三四月份的回南天特别难受,那个时候无论墙上还是地面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到处都发霉。
因为天太热了嘛,在南方每天都要冲凉洗澡,洗衣服的。可是那个季节洗了衣服根本就不干的,我看我们一起上班的小妹她们家里是买了烘干机的。因为有孩子呀,孩子多衣服多,南方人又特别爱干净,每一天都要换洗衣服,所以只好用烘干机来烘干衣服了。
在北方只要一立秋了之后,我们的身上就滑溜了,就是说衣服就不往身上粘了。这也是导致了北方人不一定每天都洗澡冲凉洗衣服的一个原因吧。
可能我觉得南方不如北方舒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就觉得是空调吹得我腰酸背痛的。其实我是最怕吹空调的,但是我家老公又特别怕热,每天都必须要开空调的,没办法我就得跟着他一起吹空调了,结果就把我吹得浑身是病的。
反正现在我回老家三年了,我的后背几乎没怎么疼过,只是夏天开空调的那10天8天的吧,我还是觉得早晨起来后背有点儿疼,然后脚会很凉,腿膝盖也会疼,这都是我常年在空调下得的病,我自己称它为“空调病”。
所以我现在回北方了,我觉得特别舒服。在南方呆在空调里的时间太长了,几乎从三四月份就开始了,一直能在呆到10月末那样,就是说每一年都要在空调房里呆个七八个月呢。
你看上班是空调,然后回家呢还是空调,只有走路那几分钟的时间,外面烤得地表温度都40度左右,白天你根本没有办法到外面去活动的。
晚上能稍微好一点儿,我是一辈子都愿意运动的人,每到晚上没有晚班的时候,我就会下班后出去跳跳广场舞。
但是那个蚊子特别多,因为南方特别潮湿嘛,所以就蚊虫特别多,还有那个满地乱跑的蟑螂,就是那个打不死的小强呀,到处都是。
记得我最开始在十多年前在江西工作了几个月,单位给我租的房子是在一个菜市场的上面。
这下可麻烦了,这个大房子里的蟑螂啊,好大好大的满地飞呀。而我老公呢,又是一个特别怕蟑螂的人,那房间又特别大,每天晚上去卫生间的时候,他就得让我陪着他,然后弄个大棍子,到处拍打着蟑螂慢慢行走着,你看看这场面是不是挺滑稽的呀?
一回到北方我就觉得再舒服不过了,像我们这里现在夏天这几天温度最高的就三十二三度吧,平时根本就没有超过30度的。
再一个就是外面蚊虫特别少,几乎看不见蟑螂的。昨天我在我们单位的卫生间那里看到一个小蟑螂,我们保洁阿姨还说好奇怪呀,这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说啊,那南方的蟑螂遍地都是啊,你如果去了南方就不会这么大惊小怪的啦。
还有立秋了以后早晚温差很大,这小风吹得是凉飕飕的啊,特别舒服。
当然啦,南方呢冬天的时候就很舒服了。只需要穿着薄薄的羽绒服或者是一个棉服就过冬了。
可是吧,我怎么感觉往往外面比屋里还暖和呢,屋里就是那种湿冷湿冷的感觉。我在南方那个时候我都是用电褥子的,最开始10多年前没有像现在网购这么方便,我都是在北方买的电褥子带过去的,因为在南方的超市里好像很少能见到。
但是在东北的冬天那可就不行了,穿着这点儿东西是没法过冬的,外面天寒地冻的,都零下二十几度呢。
可是没关系呀,不用怕的,我们都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上班的呀!
我们家里是地热,地铁里,办公室里都是有空调的,只是走路的时候我们就多穿一点嘛是不冷的。不是像南方人想象的那样,东北那么嘎嘎冷的,现在又不是以前了没有衣服穿,只要你多穿一些保暖做好了,真的很舒服的。我们冬天在家里,在暖气房里都只要穿着睡衣睡裤就可以了。
怎么说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我倒觉得某个人在某个地方生活习惯了,可能就觉得自己的家乡更舒服吧!
就像我觉得南方那么热,感觉北方人去了都受不了的。但是南方人呆得久了,觉得出出汗很舒服啊!
就像我们东北人,大冬天的穿着羽绒服吃雪糕是一个道理的,我们觉得那叫一个爽啊!
写到最后,回到题主的话题,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但从气候方面考虑北方更舒服,您觉得呢?不妨在评论区里唠唠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