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新代理自我介绍范文,做销售的怎么填写工作单位?
如果你是某一个工作单位的正式员工,就填写你所在的单位。
如果你没有正式单位,属于个人推销(跑单帮),不能算是销售职业。工作单位就填“无”,职业就填“个人推销”或“自由职业”。实事求是填写就可以了。
给你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今后继续做个人推销的话,可以跟厂家签订一份编外人员合同(没有工资,没有经费,完成任务拿提成,经厂商允许可以印厂商的名片),这样一来,至少有一个工作单位的身份。
微商是什么意思啊?
微商就是指在微信上买东西的电商。
微商,wechat Business。它是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会模型而产生的分销模式,对于企业或个人而言,这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它可以基于社交媒体开设商店,省去传统电商的很多中间渠道,开店门槛低。
微商的分类:
1、微商城:主要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和微博等推销微店和微商城的产品。交易均通过微店和微商城进行,相对更安全。
2、微分销:主要是相对纯的单一产品或简单实用的产品,一般是拥有自主品牌的商家,具备快速消费品的属性。该种类微商主要以招募代理进行分销,美容护理方面的产品采用的较多。
3、微连锁:这是一直O2O模式的微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并通过加入实体店的形式参与微营销。
4、微代购:这个与类似于电商代购。
我前几年曾花十多万去代理一些微商品牌?
微商肯定是赚钱的,但是其中的坑也是有的,其实每个行业都是这样。
微商分很多种
第一种:需要囤货,微信营销。
这是微商最初的形态,有很多人去做海外代购,批发等一些品牌,最初就靠着朋友或者朋友圈好友去推广,这类微商就像相当于传统的销售转到了线上,都是去一手货源拿货转手转个差价,这是最基本的。一般这种,只要你跟对人,自己在勤快点,投入一点。基本都可以赚到钱的。
第二种:不需要囤货,拉人头一键代发。
随时微商用户的增多和电商的崛起,大多数微商感觉最初的形态变了,市场上做微商的比客户还多,所以他们就动起来小心思,我做微商还不如做厂商、批发商,这种现象就相当于给别人打工时间长了手里面有一定的资金很多人都会选择自己开店。
一些人就弄起来自己店铺或者是网上APP,譬如淘宝联盟,省钱APP等等一些,通过搞一键代发来割那些想做微商又不想投资的人的韭菜。不需要投资,拉人头就可以赚钱,这样一级拉一级,形成金字塔模式运行,既可以卖货又可以躺赚下级分佣,有的人就会心里琢磨,拉人头也赚钱卖货也赚钱,不如试试,这样货也卖出去了一些。
例如你经常会有人拉你进群“京东内购群”等等。
第三种:既不需要囤货,也不需要拉人头,搞知识付费,教你做运营。
拉人头的市场慢慢也饱和了,一些人突然感觉这微商都是骗子,这时候有人就开始又出新点子了
微商的风口不是每个人都赶上了,但是面对金钱的诱惑人人都想参与一下,这时候一些营销大师也不忘在微商最后的一刻再来割一波韭菜,微商不好做,厂商也难做了,运营来了,都说不好做,都是微商时代过了,微商营销大师则说你的运营有问题,那么你是不是得学习一下啊?我们不强求,看我们的厂商和微商。
课程不贵,几千的课程,我这都是几百块钱,而且都是干货,包教包会,然后在去弄几个比较好一点的账号和微信截图,譬如“今天睡了一觉有收入了几百几千”,其实是人家一个团队在背后操作等你入坑。
然后等你交了钱在让你开通微商后台权益,你傻乎乎的去给人家卖货,人家推广费和课程费都赚到了。
总结:
不光是微商,就类似于现在的运营或者干货主播等等一些搞知识付费的,都是换汤不换药,真正有实力的不会教你,人家用几年时间、倾家荡产换来的东西凭什么你用几百块钱就可以买回去,除非他根本就是骗子。2021年是知识付费最好的年头,但不免存在多数臭鱼。
做微商代理是怎么挣钱呢?
每个微商团队对于利益的划分,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比起在这里询问,你更应该向你的团队了解利益如何划分。
但,实际上,各微商团队利益划分方式折腾过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3种:
一、层级差价收入
假设上级A卖给你的价格是100,而团队规定的零售价格是128。那么你每卖出一件,就能得到:128 - 100 = 28的利润。
大部分团队做法时,无论卖没卖出去,你都需要先缴纳费用,这笔费用作为产品购买。也就是说,你需要提前缴纳货物的钱。
之后,你卖出的货物所收到的钱,都是你自己的。
这就好比,你先花了比钱找上级进了批货,然后再一件件拿去卖一样的概念。
只不过有些团队是要你自己做库存,有些是团队帮你管理库存,你只管提交收货人的联系方式。
二、发展下级收入
没收入一名下级,你的下级也需要按照规则给你一次性缴纳指定数量货物的费用。然后对方要卖出时,再由其自己或者你这边安排发货。
比起零售一件件的赚零花钱,发展下级无疑是最诱人的。拉到一个下级,你就相当于卖出了最少好几十件货物。
例如:最低如代理费用是1万,共100件货物,拉到1个下级,你就等于卖了100件货物出去。
这也是微商喜欢狂拉人发展下级的主要因素,来钱快,最后一层做零售的则充当韭菜被割。当然,你零售厉害,能卖货那就另当别论了。
三、奖金制度收入
为了鼓励团队的积极性,很多团队会制定各种类型的奖金,已激励大家卖货、拉人头。奖金的种类大致分为以下5种:
完成指定的指标或业绩,你便能获取对应的奖金。
总结:以上3种方式,基本囊括了几乎所有微商的利益收入方式。你需要提前了解团队的产品、支持力度、收益分成方式、售后方式、有无培训等,再决定是否加入代理。
微商找代运营起盘?
在过去五年时间里,我们从自己干一个品牌,到做代运营,给近百个品牌做过运营,最后又转向自己做品牌,这里头的坑最为清楚了,给你一点意见,可以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所有的代运营公司,不管是微商品牌的,还是电商品牌的,你但凡查一下,口碑都不怎么样。口碑好的,往往就是品牌还比较小的,但凡服务客户的量较大了,普遍你都能看到有好有坏的评价。为什么呢?代运营公司是做定制化的内容,根据公司具体的情况出对应的策略,所以对于代运营公司本身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除此之外,还跟品牌公司的预期息息相关。
1.最大的根源在于品牌方
很多品牌找代运营,对于代运营公司期望非常大,公司本来快不行了,找到一家代运营,期待代运营公司帮助公司起死回生?起盘的时候,产品模式都定了,活动预算不批,干活的时候,品牌公司里头12345个老板同时指挥?
所以请了代运营公司,跟你如何去对待代运营公司是两码事,在我们服务过这么多企业中,极少数公司能够完全信任你,你要看一个财务数据、你要做内部人员调动、你想要品牌批一些活动预算,这些很多品牌公司都会有所保留。作为代运营公司,有时候会有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感觉。
2.代运营的介入时间点
如果要请代运营公司,请在选品之前的环节就找到代运营公司。我们服务过的几个大健康品牌,在选品环节已经定死了,看到对手出了什么产品,然后自己就想拿着竞争对手的辅助产品做为自己主打的产品,产品研发过程中,因为想要控制成本,结果产品做出来平平无奇,然后找到我们,说要打爆这款产品。能接吗?接不了。代理运营公司又不是神,产品天生不好,等产品生产出来了,才想到要去找产品的卖点,想到要如何让代理在市场上卖。所以,如果找代运营公司,请一定一定在前期选品的时候,就带上代运营公司。
3.代运营公司的能力值
代运营对于团队的能力值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往往比如负责的代运营公司,也是边学边干,他们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所以你要看的是,这个代运营公司内部有没有方法论,有方法论,对于品牌起盘的路径非常熟悉,过程中的问题,其实都可以解决的。
除此之外,还要问一下,目前代运营公司在服务的品牌有几个,同时间服务的品牌越多,效果一定越差。我们从早期一开始同时间做6个品牌,到后面4个,再到后面2个,这其实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你发现2个的时候,能够服务好,而且能够保证代运营公司的利润。
从做品牌,到做代运营公司,再到做品牌。我发现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想法,代运营公司自己能够随便做起来,那为什么不自己做?
第一:代运营公司没有办法随便做起来,如果一个代运营公司跟你承诺,能给你带来3倍5倍的业绩增长,你一定要怀疑,为什么能这么有底气呢?(个别情况就是,你企业的资源非常好,但是你作为公司老板没有利用好)所以如果有业绩承诺,你要非常明确地了解,业绩的来源在哪里?代运营公司进来之后,会在哪些板块发力?
第二:甲方跟乙方公司的思路完全不一样,风险角度来说,甲方的风险更大,与其同时带来的收益也越高。有一些老板,爱冒险;有一些老板,偏保守。
还有品牌公司要涉猎的面更广一些,比如要涉及供应链板块,现实中就是有很多品牌方就是从供应链出来的,有很强的产品优势。代运营公司没有,而且也不会去涉猎这个板块。
不要把甲方跟乙方当成对立的公司,如果你能把他们看成一个生态里的两个角色,你就会发现二者的生存之道不同而已,有不靠谱的代运营公司,也有不靠谱的品牌公司。作为品牌公司,不要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代运营上,你要做的是,去资源整合,运营部分我找到代运营;模式板块我找到模式设计公司;产品板块我找到供应链;培训板块我找到专业培训公司;招商的我找到招商公司;营销板块我找到营销公司。【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重合的,比如代运营公司可能也会做招商,也会做培训】
这里给你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七个角度都非常关键,也是我们起盘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
至于,为什么我最后还是想要转到做品牌。一是觉得自己能力够了,在我们服务过程中,也孵化了好几个品牌,可能比较膨胀了,想要赚更多的钱了。二是代运营公司真的非常累,这种累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里上的累,你有100%的能力,但是因为要顾及很多原因(比如一个品牌创始团队内部的矛盾),你只能发挥30%的能力,你会觉得,对方在浪费钱,你在浪费能力。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自己想要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