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过年给代理打电话拜年,有多少人信了读书不如去打工?
要说有多少人信了读书不如去打工?那肯定是那些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急着早日出来闯荡江湖的学生和孩子们最多了!
远的,别人家的孩子就不说了!就说我家里亲戚的孩子们吧!最亲的,我一个堂弟。他从读完初中就不想读书了,还是他爸妈跟我们连哄带骗着他去读完高中的,读完高中我们还想让他好歹去读个大专,专科学校。
我堂弟呢,是打死都不去。劝他,他还生气:你们谁想去谁去!他觉得他混个高中毕业证真的都已经是极限了,他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逼着他再去读大专,那是浪费爸妈的金钱,浪费他的时间……
那时候多年少无知啊!那根本就不是浪不浪费金钱和时间的事情,那是关乎学历和人生的事情……可惜,他出来闯荡他在学校时觉得精彩的世界,找工作发现有学历门槛的时候可能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吧。
我堂弟应该有一丝丝后悔吧!因为有次我爸说老家亲戚谁谁谁说我这学历他可以介绍我回去老家当老师,我是真的不想当老师,我爸劝我的时候,我堂弟在旁边就说:我要是有你这学历可以回老家做那么好的工作我肯定去~
说这话的时候,他那会儿事业半年了。找这个工作不合适,那个工作也不合适,不想做。
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真的是一条难得公平而且能让你不管以后干哪一行都比较容易好走的路。
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有的人他出生就在罗马呀!如果你没办法拼爹,没有出生在罗马,那就好好抓住人生中难得的公平——好好接受教育,让自己有一个好的学历,迈进能迈进的门槛,才能更容易靠近罗马呀……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孩子甚至父母都能很早就认知到这一点……我甚至听我堂叔堂婶说过:随他了!看他自己的造化,他有那本事考上,想去读就去读。不想去读,早点出来打工,我还能早点轻松~
然后呢,事实上真的轻松了吗?孩子出来找工作碰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交个女朋友人家介意他工作不好,工资不高,俩人分了。做父母的又在操心,在那里叹息……
甚至有的父母还说:现在的孩子呀,不敢太逼着他了,很多孩子压力大都想不开,轻生……
其实,也不一定要去硬逼孩子呀!这个还是看父母怎么去引导孩子学习了。我有个同事的教育方式我觉得就挺好的。
她说,我也不追问她成绩,天天跟她说要好好学习啥的,我就有机会寒暑假就带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带她去体验她想体验的东西,然后告诉她:你想过得好,你喜欢的东西或者生活都是要付出努力才有的。你自己看你要不要努力,以后去拥有那些喜欢的东西了……
当然,也有不读书也照样混得好的人。例如,家庭条件本来就好,有原始积累,有资源的人;不想吃读书的苦,但是吃得了生活的苦,肯努力拼搏的人;极其幸运的人,中了大奖……
你有想过自己创立一个化妆品牌吗?
我就是从事化妆品行业的,而且做了十几年,这个问题我非常有发言权。
首先不知道你之前是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处在产业链的什么部位,是上游还是下游?从你的描述来看,如果你是从事化妆品行业的,应该是下游。你说联系加工厂,所以你应该之前是做前端营销的。创立一个品牌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实现盈利,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应该说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说创业最简单的方式是找个平台,比如代理厂家的品牌和产品,厂家做完了大部分的工作,比如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而做代理其实只是负责某个市场的销售,甚至销售渠道和营销模式厂家都告诉你了,你只要照着做就行,这个是最简单的,但就是这个最简单的事情,我告诉你,凡是做代理的,基本上10家有8家做不好,能够做好的也就是做盈利持续3年以上的不到20%,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思维都是不同的。这种最简单的创业形式都会有至少80%的淘汰率,这就是创业,创业是九死一生其实是一点不假的
你说的自己创立一个化妆品品牌,是更上升了一步难度更高的创业形式,如果你之前没有在行业内有几年的沉淀,或者仅仅处在营销端的下游,我劝你不要做,基本都会赔。不要以为在某个区域市场上代理了某个产品做的不错就认为可以自主品牌创业了,这个难度是完全不同的。上一种可以说80%的工作平台已经给你做好了,你只需要做20%还有厂家的扶持和思想的指导。
如果创立一个品牌,你的意思是找工厂做代工。那么其实你需要做的工作就包括了营销模式的制定,团队的组建和管理,产品的设计,品牌的市场宣传推广。你要考虑你有没有成熟的团队管理经验,团队成员之间利益的平衡,新陈代谢;营销模式的设计是不是贴合实际呢?产品设计这块你有没有独特的审美观?不要说外包,什么样审美的甲方就有什么样的乙方作品;品牌宣传想好了吗?之前可是厂家负责品牌宣传的。这些不一定会决定你能做起来还是不能做起来,但做的好以上的可以让你慢慢的开始赚钱,逐渐发展扩大;做的不好也会慢慢的消亡,自己越做越没劲。
但决定你生死的有两点:
1、 产品质量的保证,我们知道市场上最终能够发展起来的品牌一定是产品力很厉害,这是未来市场竞争的决定成败的基础。现在低端化妆品都是一片红海,你找厂家代工这个想法已经把你置于了竞争激烈的红海区域了,现在低端化妆品品牌是一片红海;高端化妆品品牌却是一片蓝海,大家日子都过的非常好,看看欧美的品牌,美国的雅诗兰黛、法国的兰蔻、迪奥,日本的资生堂,SKII等,利润是很大的;即使是中高端的发展的也非常不错,比如韩国的AILABELLS仙竹社、LG、太平洋等。但你的想法已经是把自己定位于低端之地了,而且你做化妆品还只能走你想的这条路,国内的代工厂只能出低端的产品,安全性也是够呛的,国内目前无论是走实体渠道的品牌,电商平台的品牌,微商品牌还是淘品牌,基本上都是代工厂弄出来的,基本都没有自己的研发和工厂。可以这样说,除了包装和品牌不同,功能和内容物都是一样的,包装和设计水平也基本都是一样的,这种同质化竞争你可以想象了,大家玩的空间很少,基本上在营销方式上变来变去,可以说化妆品的低端品牌是城头变化大王旗,平均的生存时间是2.99年。就是低质低价和同质化竞争决定了一个品牌的死亡。 而中高端品牌都是自己独立的产业链,根本不会,知识产权保护的非常好,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进口都是一体化的,别人很难抄袭,你可以找几个品牌了解他们的产业链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了
2、 第二个决定你生死的就是坚持,纵观这些年,成长快的化妆品品牌借助一些打插边球的营销方式2-3年内火起来,但基本上就会在几个月之内死掉,这些品牌都是抱着捞一把就跑的目的来做的,割一波韭菜就跑的。有的赚了钱了,但人回不来了,有的直接就进去吃公家饭了,这条路正当生意创业的肯定不会去做的,那么你就要做好打造品牌的准备,在化妆品行业步走邪路做的话,你要坚持10年如一日的去做,不断的整合团队,供应链,产品,设计,品牌宣传这些资源,系统的螺旋式上升,10年才能有小成吧。坚持是你是不是能小有所成的关键
所以如果你只是想贴个牌子,通过某种渠道一下子卖火,我劝你还是不要做,基本上是赔到底,我培养出来3家地区代理都是走这条路;其中2个至今在外面躲高利贷,家都回不了;还有一个欠至少一千万,现在顽强死撑着估计过不了今年,她的想法是死撑债权人还有希望能要回钱,一旦说不做了,这些钱一辈子基本上还不起。所以每个人有一个资源,在开始创业的时候想的都是非常美好的,但实际做起来就是九死一生,有的资源看起来很好但肯定靠不住。
我并不是说你做不起来,如果你现在就是有1000万粉丝的网红或者是大V,善于利用你是能做起来的。好好考虑吧,是否想以后的10-20年时间准备好了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和焦虑中
如果你想创业,我建议你还是先把代理做好了再说,这样最起码有一些基础和积累,可以代理我们的品牌,我们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研发,产品力,供应链和营销都是非常成熟的。
喜欢我的话请关注我,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不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你怎么看?
小雅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手发的朋友圈,得罪了家里面的亲人,甚至都要断绝来往。
小雅是我的闺蜜,不久前喜提新车一辆,也就是十几万的福特,据她说还是分期付款,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家有新车了,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于是,随手一拍就发了朋友圈,还配上了文字,说自己现在终于是有车一族了,真高兴,为了庆祝自己喜提新车,今晚去饭店大吃一顿。
不久后,还把自己在饭店吃饭的图片都拍了下来,还发到了朋友圈。我看到朋友圈里面,小雅发的图片及内容,说实话,也很为小雅高兴,这么多年,闺蜜小雅一直想要一部属于自己的车。考驾 照的时候我们还是一起考的。考过后的那年我就买了车,现在已经过了七年了。
但由于经济的原因,小雅一直没有买上车,小雅有两个孩子,还有房贷。有时候实在是想开车了都会叫上我,到郊区空旷的路上开一下我的车过一下瘾,还经常说,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买上一辆自己的车。我这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安慰她,慢慢来,实在是想开的话,来开我的就行。
闺蜜小雅也是有自知之明之人,知道,这个车不能乱开的,况且她是新手,虽然说驾 照考了好几年了,但实践还是很少。万一出现什么事故大家都不好。我当然理解闺蜜的做法了。
如今,看到闺蜜在朋友圈里面晒出喜提新车还有和家人一起庆祝的信息,我急忙在下面留言祝贺。小雅是我的闺蜜,我当然了解她的脾气性格,人很热情,泼辣。但人心善良,唯 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小小的虚荣心。总想让人知道她过得很幸福,生活富足,想把自己蕞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于是,朋友圈成了她展示的舞台。
因此,不管是吃饭,逛街,上超 市买东西,旅游一应大小事,在她看来都能发朋友圈,还会配上炫耀的文字。
作为闺蜜,不用刻意了解她,每天看她的朋友圈都能知道她今天的日常和行程。一开始作为闺蜜,我都会主动地和她互动。可是,时间久了,我也慢慢地厌倦了,有时候对她发的东西也自动地屏 蔽。
有时候时间久了,我没有给她互动,闺蜜小雅就会发私信给我。微信上再给我发一遍。没办法,我只好继续关注她,继续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我自己有时候都感觉挺累的。但小雅却对此乐此不疲,把发朋友圈当成了乐趣,总是想法设法让引起别人的注意。好像只有别人羡慕她,她才会得到满足。
其实,小雅和她老公的生活并不是很富有,因为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上了私立高中,花费也比较多,一年要好几万。她老公是一个建筑工地的打工仔,这几年,建筑行业也因为引疫情影响也特别大。去年刚刚买了一套小 户 型的二手房。这不蕞近还喜提新车,还是分期贷 款买的。她本身在一家物业工作,工资也就2000多块钱,因为上班相对来说比较自 由一些,毕竟两个孩子需要照顾。
小雅的生活其实并不富裕。但闺蜜能有房有车,过得好,我这个当闺蜜的也非常高兴。她的性格是那种跳脱性的,大大咧咧的。什么事情都不会放在心上的人,但人真的很善良,跟她在一起,会被她的情绪所感 染的。
虽然说闺蜜小雅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幸福满足。别人的夸赞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但随之而来的事情,却把她带进了痛苦的深渊。
现在,亲朋好友看到小雅在朋友圈里面不停地晒买了房子,还买了车子,还炫耀自己家每天吃的什么都毫无意外地晒一遍。她的目的就是让原来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现在闭嘴。
然而,小雅的亲朋好友都以为小雅家发了什么横财,有的亲戚朋友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首先,是小雅的大姐,虽然平常也有来往,但有时候几个月也不会打个电话更别说见面了,但今天姐姐突然登门拜访,还带着一箱纯奶,还有香蕉,让小雅受宠若惊。想着姐姐这么长时间没有来,小雅还拿出冰箱里面买的大虾,排骨,做了一桌丰富的家常菜。难得姐妹两个聚一下,想着姐姐一定是联络感情的。但小雅想错了,还真不是,原来,姐姐是借钱的。
姐姐告诉小雅,自己的儿子马上要结婚了,现在给他准备的婚房两室一厅有点小,想着再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还差十几万块钱,希望小雅能帮帮忙,过两年一定全部还给她。
小雅一听,姐姐平时没事的时候连个电话都没有打过,自己困难的时候,说话还阴阳怪气的,现在想起来自己这个妹妹了,虽然生气,但也没有直接拒绝。但姐姐要借十几万,自己要是有十几万块钱,还用买车分期贷 款吗?自己现在连五万也拿不出来,再说,自己的老大上私立高中,每一年的学费都是一笔不少的支出,自己必 须提前给孩子准备好。而且马上还要交生活费好几千。自己根本就拿不出来。
小雅有苦难言,就对姐姐解释道:我没有钱借给你,我车子还有贷 款没有还呢,还有孩子上高中一年好几万,我的工资一个月也就2000多块钱,孩子爸爸这几年工地的工作经常停工。
谁知道,姐姐一听说道:“你看看你天天地晒朋友圈,炫耀十足的,你说你家没有钱,谁信呢?咱姐妹一场,我是觉得说着了才来和你借钱,不想借就算了,看来,我们的姐妹情也不过如此。”说完扭头走了!留下小雅伤心不已。
谁知道,这边姐姐刚刚走了,大姨家的表姐又来了,她们在同一个城市,想在市中 心开一家化妆品店,就是资金有点周转不开,还差点,想着小雅在朋友圈发的又买车又买房的,还每天晒美食,那小雅的生活肯定很富裕。在表姐的心中,自己借几万块钱是小意思。
小雅一听立即说道:对不起表姐,我真的没有钱,刚刚我姐姐借钱都没有,实在是没有钱,我自己买的车还是分期付款,孩子上高中都不知道怎么弄钱呢。
表姐对小雅的话也是半信半疑,觉得小雅肯定是自己有钱不想借,害怕自己还不上,没有一点人情味。这下把表姐家得罪了。
随后,小雅的爸妈还把小雅数落了一通,说自己没有人情味,自己的亲姐姐都不帮忙,还有自己的表姐。小雅一听头都大了。自己真的是拿不出来钱啊!
从此以后,小雅彻 底不发朋友圈了,没想到自己发的朋友圈给自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还得罪了亲,让自己陷入没有人情味的深渊。
回到主题,人,蕞好没事不要发朋友圈,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你怎么看?
其实,这个说法我非常赞成。
有时候,你觉得分享自己的生活,喜好,富足,可能在别人的眼睛里就是炫富。你诉说自己的不幸,把朋友圈当成树洞,这对有的人来说,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同情,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别人的茶 余饭后的笑话。严重的话还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困扰。
当然了,发一些正能 量的朋友圈,让别人从中体会到幸福,分享自己的生活心得,也未尝不可。
朋友圈不仅仅是记录生活,它其实是一个隐 形的生活圈。你发的每一条朋友圈,都是在向外释放你自己的个人信息,你生活的态度,你关注的一花一草,都是自我的画像,展示你自己的喜好这没有错,也是让别人了解你的途径。另一个朋友圈也是一种信息的来源,看看别人都在关注什么,做些什么,也好比自己闭门造车,坐井观天要强很多。朋友圈已经成为现代人经营自己形象的方式,不能忽视。但一定要知道哪些能发哪些不能发。
被亲戚骗去做传销回来了?
这个我来回答。
曾经09年的时候被朋友骗去云南做传销(1040工程),大概两年时间。不得不说,传销这东西真的害人。耽误了最宝贵的光阴不说,连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变得不再信任自己,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好受。
话归正题,骗我的那个朋友我们至今还有来往,而且逢年过节我都去他家里坐坐,他有空也会来找我。当然,其实我对他没有啥怨恨的地方,因为当时他确确实实也是被蒙蔽的,而且确确实实对我还不错。但是,我对另一个就不怎么理睬了,为了方便理解,我就把这个还来往的叫G,不怎么理睬的叫W吧。
其实做传销那会我刚毕业,才刚在工厂上了4个月班,手头没钱,但是生活成本却免不了。除了我骗了一个朋友,他加入了,然后我拿到了一点钱,但是不多,大概一个月不到这朋友让家里人来,被家里人弄回去了。从此往后我就没有了收入,一直是G时不时给我点钱,当时他下面发展不错。
我那个朋友回来之后就不再去了,然后我这边朋友都知道了,就再也没有人来了。当然至今我都对这朋友深表歉意,一直不好意思见他,总觉得非常对不起他。
后来我这边没人之后就时不时去G和W租的房子吃饭,G也时不时给我点钱。大概半年后,我狂热劲头下去,理解了这是啥事,但是我这人死要面子,没办法回去,而且当时身上连路费都没有,就这样陆陆续续待了两年。后来我走的时候,是G给了我路费什么的,而高潮的是W和他爹妈,居然问我要在他们家吃饭的饭钱!!呵呵了!!!
当然他们要饭钱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当时加入的时候老爹不给我钱,后来我那个朋友来了要加入的时候我还没加入,W他爹妈就说给我加入一份,但是我后来明白内幕之后就对这他们花没花这钱持怀疑态度。总之就是这样,我朋友加入了11份,他那个把他弄回去的亲戚加入了11份,但是他把我那个朋友弄了回去就不去了,这很正确,我也确实对不起他们。就这样我名下就有了23份。
后来W为了上总,就把我的这23份转走了,而且是瞒着我偷偷转走的,后来我听说之后,问过G,他不信,就找来W当面对质,明显W不会承认,而G又是对朋友特别信任的人,所以这事就不了了之了。但是这件事我私下听过不下三个高级别的跟我说过,所以,呵呵,你懂的。当时要是转走的话,通知我的话,要把这23份的钱拿给我的,所以…
后来我离开以后又过了大概半年一年,他们陆陆续续的都走了,这个体系也散架了。最有趣的是我回来后,W的爹妈还给我打过几次电话,要钱的电话,呵呵了。当时他们家是赚钱了。大概50万左右,可是我一分没赚还倒赔了两年时光。不过这些我不气,怪自己眼瞎。唯一让我生气的就是W和他爹妈明明转走了我的份额,我不问你们要这23份的六七万也就算了,你们居然还问我要在你家吃饭的六七千,我就呵呵了。这也是我对W不怎么理睬的最主要的原因了。
其实,我觉得,被亲戚朋友骗去了干传销,谁也怨不着,只能怪自己傻逼。毕竟是自己要留在那里干的。但是,自己觉得自己傻逼,别人觉得自己傻逼都无所谓,但是你这样真的把我当傻逼耍,是真的不能忍的。
后来虽然我跟W在不同的场合见过一两次,但都只不过是点头之交了。
最后跟楼主说一句,假如你表哥现在觉得对不起你,并且你家有什么事他都愿意上心,那还是留个心眼的继续来往吧。毕竟血浓于水。但是要是他做了初一,你也不必给他好脸色了。
为什么现在中青年人坐下来就耍手机?
手机已经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品了,从“低头族”到没带手机就焦虑不安的“手机综合症”,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不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城市务工人群、县城民众,这些群体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均超过PC端。调查还指出,人们可以忍受手机不在身边的极限是3小时。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手机产生如此大的魔力呢?工作、生活需要 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最基本的功能是打电话,手机发明以后,人与人之间的远距离沟通无疑方便了许多,限制条件也少了许多,因此在有新的通讯工具出现以前,只要存在距离,只要存在沟通,人们就必须依赖手机,在当前阶段,网络通讯还未产生压倒性的优势。阅读及社交分享需要 对于大部分手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来讲,娱乐似乎比打电话更为重要:他们极少拨出一通电话,却对微信、陌陌、QQ情有独钟;他们不喜欢在阳光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细细品味,却更喜欢在床上、公交车上、火车上用手机边听歌边看电子书,特别是当看到某一段鸡汤,还要截图或者是复制链接,通过社交软件将其分享给自己的好友,共同欣赏,以寻求心灵上的共鸣。 不限于此,他们听到哪首歌觉得歌词不错、拍了自拍觉得效果不错都要截图或者将照片分将给好友,他们习惯将生活照发到朋友圈,也习惯了随手给别人的朋友圈点赞,甚至每隔几分钟就要刷新一下朋友圈看是否有新的动态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仿佛已成为一些人唯一的社交工具和手段,如果没有了手机,人们简直像回到了原始社会。多媒体,娱乐需要 手机已经算得上是便携家庭影院和掌上游戏机了,在旅途时、休息时,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带来的移动的便利生活,况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适配手机的游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屏幕和内存也越来越大,可以存放更多的电影,观看在手机上观看电影的体验也早已今非昔比。不仅用来看电影,人们也通过手机看网路视频、追剧等等,再结合社交分享。手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电视和电脑所不能比拟的娱乐体验。学习及其他 只要善于利用,手机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小编周围就有同学利用手机背单词、观看PPT,手机让他们的学习高效和丰富了许多:至少不用背着个电脑或平板到处跑了。此外,在闲暇时光,人们还通过手机K歌,一展歌喉。总之,手机正极大的便利人们的学习和娱乐生活。但我们必须承认,在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和有趣的同时,手机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心理及人际交往 以前聚会大家都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而今天聚会大家都齐刷刷地抱着手机;以前逢年过节了,大家总是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向亲人、朋友、同事表达自己的祝福,而今天人们则通过微信群发祝福短信,总觉得心意少了那么一些。 人们在微信上聊得热火朝天,恨不得对方是自己相见恨晚的知己,然而见了面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会面结束了还要在朋友圈发一条动态,内容为:我是一位孤独患者。这个时候要是配上Eason的歌词就更有效果了。可见,手机对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往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对关系的促进好像更限于网络层面。身体及健康 网上类似“因玩手机导致视网膜脱落”的新闻已不是少数,很多人在周围环境较暗的时候还在玩手机,这样做无疑是在伤害自己的眼睛,更有甚者,没有调暗手机的亮度,任凭强光刺激着自己的眼球,这样即便没有导致视网膜脱落,也使眼睛的近视度数又上涨了一些。 甚至现在很多学龄前的儿童都在玩手机、玩平板,近视率更高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至于什么充电时玩手机导致手机爆炸的案例小编在此就不提了,只是提醒大家一句:充电的时候千万不要玩手机。 放下手机,抬头看一看,现实世界可能更有趣,你周围的人可能也要比你微信好友列表的网友更关心你,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