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不压货代理真的赚钱吗,做微商压货卖不掉怎么办?
楼主,在回答你的问题前先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以前也是做过微商,虽然我觉得微商的个别产品质量还可以,但是我非常讨厌那种模式,就是一种骗人的感觉,价格虚高,赚钱的也就是金字塔上面的人,底下百分之90都是代理垫底,我当时做的时候投资了几万块,没有仔细算过赚没赚,但是我大概能知道是不怎么赚钱的,如果赚那可能只是零花钱,可能根本没赚,也许亏了,因为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多,加上模式太反感,就决定不做了,然后就在网上低价清理了!在这里奉劝各位还没做过微商的朋友,如果家里没矿,朋友圈子不够广还是别做微商了,微商就是一个大坑,假如你做了一个级别的代理之后,你招到了一个跟你一样级别的代理,那么你需要再升一个级别,不然你就亏了,如果你升级了,也是亏的,因为你又要压更多的货!不要相信什么几百块就能做代理,没有几十万做啥都不行!再一个假如真有几十万,宁愿买房也不做微商,这是我的看法,假如有人跟你说微商赚钱,如果他是金字塔上面的人你可以信他,如果不是,还是听听就算了
微信商城三级分销违法吗?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比如的确有很多人有这个疑惑,销售一个榴莲100元,销售者C提成5元、C的上级B提成3元、B的上级A提成2元,以此为止。A、B、C均无门槛参加分销,这算违法吗?
所谓的没有门槛,就是没有入门费。
是否构成传销,这里要看是否拉人头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要构成传销组织,首先的条件是拉人头,(也就是组织者或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其次是就是层级性的返利系统(也就是相关销售利润或者入门费层级性传递)。
而前面所列举的问题中,很明显存在层级性的返利,但是要构成传销,还缺少一个条件,就是拉人头。如果这个层级可以继续往下发展,就是C可以发展D,D发展E,那就是是传销,是违法,即便把计酬的层级返利只固定在三级内,也是传销。但是,这种并不一定构成犯罪,如果定性,应该属于团队计酬式传销,因为没有入门费,也没有按拉的人头计算酬劳,而是以榴莲的销量计算各层级的酬劳。
如果这个层级就是A、B、C三个固定的层级永远不变,组织的成员不再继续向下发展,没有形成上下级关系,那么这个就不是传销,只是一种采用类似团队计酬模式发展的固定销售团队,很多保险、理财公司的团队(比如业务员到营业部经理到团队经理都会分成)等等,都会采用类似模式促进团队销售发展,这种不是传销,因为他们对于人员的发展,并没有像很多传销团队那样制度专门的制度,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当然部分保险团队这一点会有点模糊)。
这里要注意,传销的拉人头和公司普通的增员和代理商人员模式的扩展是有本质区别的。
没有入门费,也能构成传销?
有人会提出疑问,要构成传销,一定要有入门费,所以传销的必备条件一定一定要有入门费。
这是错误的。缴纳入门费,只是传销模式的一种。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有三种模式的传销,一种是拉人头计酬传销,一种缴纳入门费式传销,还有一种则是团队计酬式传销。
这三种传销模式中,共同本质特征,都是拉人头,也就三种传销模式定义中都提到的“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还有个本质特征,是三种模式都没有提到的,就是“三种传销模式,都存在层级性返利”。而入门费,通过人头数量计酬或者通过销售业绩计酬,都只是三种传销违法模式的各自特征,不是共有的本质特征。
注意,这里讨论的,都是违法的传销模式,没有讨论犯罪型传销。犯罪一定违法(违反刑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那么什么是犯罪型传销呢?
所谓犯罪型的传销,根据现行的司法解释和刑事立案标准,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组织,其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
我们可以总结,要构成传销犯罪,要有几个硬性条件:
第一,欺骗性(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微商的三级分销,多数是卖快消品);
第二,入门费(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这里的入门费,是指一种获得可以发展下线,获得层级性返利资格的门槛要求,注意,是要求,而不是自愿选择,很多微商代理,的确可以零元入场,无需压货)
第三,层级性(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微商三级分销,算)
第四,计酬依据为拉人头(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如果是以销售业绩为计酬依据,比如前面举例的微商榴莲分销,则可能是团队计酬式传销)
第五,拉人头(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微商分销,有这种趋势,人越多越好)
第六,三层三十人(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组织领导者本身算一层,加强ABC三层,这里算四层。)
实际上,这里面还隐含了一个条件,就是计酬方式的层级返利性,可以将其视为第七个条件(这点前文已经详细阐述)。这一点是区分传销和合法代理的关键区别。
为什么很多团队计酬式传销,依然被认定为犯罪?
在司法实务中,很多判例都显示,很多被指控领导传销活动的被告人,都提出自己是团队计酬的传销,不构成犯罪,只属于违法。但是,因为司法解释规定,形式上采取“团队计酬”方式,但实质上属于“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的传销活动,
这里团队计酬的认定,第一,要看是否有真实的客户群体(而非参与传销的人群);第二,是否有真实有市场价值的产品;第三,传销参与人员的酬劳计算依据,是不是真实的依据商品销售业绩;但是,如果在整个模式设计中,存在大量的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依据的制度,比如鼓励或者规定成员必须发展下线,对于发展下线的人数,给予相关的补贴,都有可能打破团队计酬的性质,被认定为以拉人头为目的的犯罪式传销组织。
有没有在家就可以月入三千的副业?
做社交电商最近几年是比较赚钱的,把这中间的窍门搞通了,一个月赚个万把块钱不是问题,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是武汉的,2020年1月21日武汉新冠疫情疫情大爆发,23日开始封城,我们一家四口被封在家里,这一封封到了3月份,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老婆班上不了,我自己的培训机构十几个老师吃空饷,还有家长闹退费,我们家一下子六神无主,几近崩溃。疫情那段时间,我们吃的、用的东西都是只能通过小区里两个自发组织的群里下单购买。买多了慢慢变得很沮丧,坐吃山空的感觉,我时时就在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也自己组织个群在群里卖东西或者自己找点优质的货源给这些卖东西群主(团长)供货呢?想归想,作为重点大学毕业的我来说内心却是很抗拒的,内心里总是有着当老师(虽然是培训机构的校长、老师)的清高,难以忍受这种有点低声下气的事情。但是,娃儿的脸比自己的面子更有生活穿透力。犹豫了三天,终于放下姿态,通过关系拉关系的方式建了两个群(用拉人赠送小礼品,下单转红包等方式进行裂变),最高峰期一天卖了20万的货,利润基本能在20—30%,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做了不到一个月,到了四月中旬的样子,武汉慢慢放开,湖北乃至全国的团长越来越多,考虑到疫情总会结束,我就开始筹划做供应商,做选品团长。因为之前的一些人脉关系,我找到了恒都牛肉的一个朋友,通过拿货供货合作的方式取得了恒都牛肉的一级经销商权限,慢慢全身心专注于搞社群电商供货。就这样,通过做这个品牌的社群供货经销商,我一个人,两部手机,当年(2020年7个多月的时间)做了500多万的销售额,单品利润做到了大约80多万的样子。20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已经通过数据积累谈判合作了近百家优质厂家或者源头供应链资源(一定是要有最价格竞争力和品质的产品)。其实一直到今天(中间关掉了令我心酸的的培训机构),我绝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在做这些事情,没有租办公室,偶尔太忙会请一个兼职来帮我上传物流单号活着处理售后工作。武汉疫情爆发期早过了,但是这几年全国的疫情却一直处于零星爆发的态势,所以其实这个社交电商就一直都有很好的机会,当然这个往深了说,社交电商和原先的微商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但是又没有必然联系,不懂的人总以为自己不停的发发朋友圈,随便拉个群或者买个群,不停的在群里发链接就可以赚钱了,再或者潜伏到别人的群里广撒网的方式去发链接或者丢建群二维码,这些方式可能会有一点点效果,勤快点,一个月能赚个千把块钱,但是都太粗糙了,甚至有点low。简单说,做好社交电商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做好人设定位,也就是打造好个人IP(真成是核心驱动力);2、选好品(性价比优势);3、基于产品做好内容准备工作;4、做有温度的分享(切记任何时候不要随意直奔主题);5、主动跟进客户的购买使用体验,积极应对售后问题;6、服务客户在于精致,而不在于广。今天因为查阅资料图片,偶然看到了这个创业话题,所以就跟着写了这个帖子来跟大家交流一下,看看能不到帮助一下曾经跟我一样迷茫的朋友。限于篇幅,今天就写这么多,后面有时间再跟大家深入交流一下IP打造以及社群裂变的方法。社交电商逻辑其实都很简单,无论你是居家宝妈还是在职工作人员,只要闲余时间充足,都是可以做的。用点心,专心去做,一个月赚个3到5万块钱是没问题的。忙的话,一天用心推1到3个品,一个月赚个5K到一万也是可以的。
买什么都省小程序靠谱吗?
我们都知道,B2C这种模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欧美早在90年代就开始玩了。真正靠谱的返利类app是可以使商户、消费者、以及网站本身都能从中获利,真正实现“三赢”的。但是因为这种营销模式越来越火,很多人都想从中切一块蛋糕,所以就导致了现在返利app名目、种类众多,鱼龙混杂。而作为创业者的我们如果不擦亮眼睛,从小的来说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从大的来说伤害了一批相信自己的人!这个时代信誉是何其的重要。
以下是我用过的几个返利APP平台的对比:
高佣联盟,当然是下级购物,上级可以看到你买什么东西,这个涉及个人隐私,反感。还有佣金到账后比如说10块钱佣金,你提现出来还要扣10%手续费。
粉象生活,同样一个商品,别的平台返佣金8块,粉象生活给你返6块。平台吃掉两块,你可能觉得两块钱不多,但是如果是十万用户呢?如果想佣金高一些,需要花365买他们平台的一种商品,那种商品在阿里巴巴上就是个几十块钱的东西,平台卖你365,然后给你个VIP会员,返利才能达到8块。
好省,佣金也不高,想升级,门槛比较高,你的团队要满150人有效粉丝才可以升级。意思是这150个人每个人都通过好省购物,平台拿到佣金才给你升级。
买什么都省:分为普通用户和超级会员。想要成为会员也很简单,一年多会员是二十几块钱,返现会比较高,不过也可以通过积分兑换或者是看视频抽奖等方式获得会员。不用像好省 一样团队作战,个人使用起来还比较方便。
要怎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返利平台呢?
1. 返利app是否选靠的是大平台
返app只是为商家销售货物的导购平台,只做平台运营,不涉及采购,仓储,物流等运作环节,所以需要倚靠大的电商平台才能有真实可靠的货源,光这一条就可以屏蔽一些货源来历不明的返利app了。另外,如果想买一些大牌、奢侈品的话,花生日记、淘粉吧这些依靠淘宝的返利app显然也不是太好的选择,因为淘宝上的东西本来就真假难辨,不能保真难以维权,有些个人商家代购真假掺着卖已经是行业周知的事情了。所以还是得选能保真的电商平台,比如做得很好的有唯品会、网易考拉等。
2. APP的版块儿
对于想做社交电商的人来说,发展前景很重要。要是两年前我就不这么说了,随便每个都能做起来。现在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电商行业越来越蓬勃的发展,CPS模式逐渐浮现在大家的眼前。返利的APP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都是依附着淘宝,京东,拼多多这些电商平台。没有亮点。大家各自争抢,像神仙大家一样。使我们这些推广者也越来越难做。根本推不动。你用你的我用我的,都想说服对方使用我的。甚至吵起来的不在少数。但是却没有一个APP去扩展业务。现在CPS模式已逐渐被大众所接受,返利也会逐渐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中!酒店,车票,机票,外卖,医药也都逐渐在融入分享经济。做项目要看一个趋势和未来。不要让自己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被别人所取代!
微商模式的深度解析?
微商说穿了就是传统商业模式搬到网上,利用关系链做批发压货零售,阳光下没有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