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发给代理的邀请函,如何看待不知名的华人女星蹭红毯?
明星走红毯天经地义,网红走红毯千夫所指。
18日,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一反往年明星吐槽大会的经典模式,国内媒体对戛纳红毯的关注点集中在了一批走红毯的网红身上。“妖孽”、“丢中国人脸”、“想红想疯了”……网红出席一场娱乐圈主流的盛宴,成了一种不符合身份的举动。
主流媒体、社会对主播们的刻板印象,似乎总与个别人的搏出位挂钩。此次网红被群嘲,也折射出某个现实——社会认知或成为主播及平台造星的强大壁垒。
网红蹭红毯遭争议
“跨国丢人!戛纳蹭红毯的那些网红们,良心真的不会痛吗?”、“18线女星穿国旗戛纳红毯抢镜,网友吐槽:犯法!”、“戛纳红毯成了中国18线女明星绽放自己的舞台”……18日,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幕一如既往吸引着国内娱乐媒体的眼球。
不同的是,以往的焦点“毯星”范冰冰此次以评委身份出席,再无蹭红毯的话题可造,这次的聚关灯打在了出席的网红身上。
首先被推向风尖浪口的是“国旗装”主人公——主播徐大宝。当日戛纳红毯,徐大宝身上的红色长裙礼服配以五颗鲜艳的红色星星,被媒体解读为国旗装。事实上,事后其本人也坦承,设计服装的设计灵感来自国旗,而身着中国元素浓厚的国旗装在她看来是爱国的表现
究竟网红走红毯触及了谁的底线?和明星们无二,网红们“蹭红毯”也不是硬着头皮就上。
以洪小乔为例:小红查询了解到,洪小乔是陌陌上的人气主播,此次参加戛纳红毯是受“官方邀请”——及部分媒体所宣称的“首位受邀出席戛纳的主播”。
所谓的受邀,来源于戛纳电影节邀请机制:戛纳的合作方有邀请人的权限,而洪小乔则是作为官方合作媒体时尚芭莎的邀请人的身份出席。据了解,陌陌和时尚芭莎本就有长期的合作联系,全年开始就长期为陌陌人气主播拍摄时尚大片。
“大家的关注点既然在网红身上,即便再名正言顺都是错的。”小红咨询一位娱乐记者,他表示,现在的氛围是大众对网红、主播的认知还很极端,锥子脸、博出位都是他们身上的标签,大家会惯性地把这些不好的东西一概而论地套用到所有网红身上。
为什么戛纳电影节国内都会有人蹭红毯?
为什么总有人蹭红毯?
戛纳电影节国内为什么总会有人蹭红毯?我娱乐小爱酱看来,说到底当然是“利益”二字,说白了就是为了钱。利益是怎么来的?在当下流量是个很重要的渠道,那么如果产生流量呢?当然要让人关注你了,所以蹭红毯对某些人来说真的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
为什么蹭戛纳的红毯?
因为国际三大电影节中,柏林、威尼斯、戛纳,其中戛纳红毯是最容易蹭的。当然这三大电影节其实都会被蹭,他们不想奥斯卡有严格的审核机制,有统计三大电影节2012年国内有17参加,2013年由22人参加,到2014年就已经达到46人,每年都是翻番的涨。
戛纳之所以好蹭,是因为首先它的赞助商特别多,之前范冰冰等人,都是赞助商助力去参加的,这里当然双方都能获利。其次是它现在有专业做这个活动的中间商,只要花钱就可以去蹭红毯。一般直走红毯和酒会大概需要10万元,如果加开幕式大概12万。这个价钱很多网红还是可以做到的,相比之下蹭热度更重要。
蹭红毯的网红有哪些?
国内蹭红毯的网红和十八线明星太多了,在这里小爱酱只能举几个为大家瞩目的例子。
施予斐,今年红毯被爆赖着不走的,十八线演员。
金牌大糖糖。此人其实就是微商一名,朋友圈带货的。
兜儿。这位女生还是另一位“雪大”派去的,也是微商。
窗花女。这算是中国风吗?
邢小红。这位其实三线明星吧,算不算蹭,大家自己评判。
母其弥雅。又称抱拳小姐姐,这身装束真是让人惊掉下巴,我只想说服了!
这位网红,竟然在扇子上写“中国制造”,真是一阵反胃啊。
另外还有这位“水墨美女”,不知道这手里是啥?
最惊人的是这位“徐大宝”!之前她竟然穿国旗做的衣服蹭红毯,有些网友表示出离愤怒了。徐大宝据称是梦想直播平台签约艺人。
还有以下这几位,不知道网友们看了怎么想?
我不知道大家会怎么看?
请留下你的观点!
我是小爱酱!更多娱乐深扒,请关注娱乐小爱酱哦!
(本文作者原创,不可转载,图片均来自网络)
1月15日今日头条发布的社交产品?
谢邀
今日头条和抖音短视频等产品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此前向媒体发布邀请函,宣布1月15日将在北京举行字节跳动产品发布会,但未透露任何发布会内容。 有消息人士表示,字节跳动方面当天发布的可能是一款探索视频社交的产品,短期内可能还是一款偏小众的产品,但长期有望对微信形成正面挑战。
不过我认为这倒是一件好事,毕竟任何东西当他做到了一家独大,形成了垄断经营的时候,无论是对产品本身还是对用户都是一件坏事,他会让产品本身变得不思进取,也会使用户的利益受损。
反而我倒是十分期待头条的这款产品的。因为头条的用户群体还是十分庞大的。而且今日头条的产品经理也都十分给力。
有接近头条人士向36氪透露,字节跳动明日发布的产品也有可能是一款名为“多闪”的短视频社交产品。延续头条一贯的风格,多闪此前虽未被归入头条产品矩阵里,但也已经悄悄运营了数月。它的安卓版最早于2018年9月14日上线,ios版上线于同年9月18日,域名为www.eclife01.com。但现在,无论是安卓市场还是苹果商店,都已经搜不到这款App。
总之,我感觉日后腾讯,今日头条还有“快播”王欣的新产品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
你们期待吗?
如果一个五六十岁的异性同事平时也不太联系?
有点意思,一个五六十岁的异性朋友每天发短信问候对方早上好,我看是她对对方产生了好感。好像是在探路子,要是我就给她发一束玫瑰花说一声我爱你。不过不能让老婆听到,要是被老婆发现了那就麻烦大了,都一把年纪了是不是有点犯不上。
同事定了外卖却唯独没分我?
我们办公室有一个同事请客吃饭,每个同事都邀请了,唯独没有邀请我,临走的时候好像记起了还有我这么个人,就问我去不去,我随口回了一句后,他们却都不淡定了。
聚餐成了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不是我们有多富裕,也不是食堂的伙食有多么难以下咽,聚餐只是我们单纯的解闷方式。
我们公司是工程单位,而我又在基层的项目部工作,远离大本营,也远离家乡。工程单位是没有周末,没有法定节假日的,常年无休,只有发生特殊情况的时候,才可以休探亲假。
这种名义上的假期其实挺讨厌的,看起来假期不少,可是领导总是以工作忙为由,很少批假。
常年在外的我们,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乏味且枯燥,无聊的时候,大家的消遣方式就是聚聚餐,喝喝酒,唱唱歌,用这种方式来打发时间,因此同事之间的聚会就很频繁。
这种聚餐没什么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时间,只要是有哪一个同事觉得无聊,想出去放松下的时候他就可以组局,然后邀请办公室的同事。
我们办公室的人并不多,因此,每次出去的时候大家几乎都会跟着去,当然了,谁组局谁买单。不过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我们逮着一个人薅羊毛,大家都是很有默契地“轮庄”,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人组局。
我也是这个游戏中的一份子,出去请客的时候都会邀请其他同事,当然了有些同事有时候不想去,大家也不勉强。
这种偶然事件,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没必要强求任何一个人,要是有人跟着一直蹭饭,不请客,大家也不说什么,只是多一双碗筷,就是经济条件再不好,也不在这上面计较。
有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闲聊,说起美食这个话题,有一个同事就说附近的县城新开了一家美食店,是那种小吃店类型,品类繁多,而且是川味的,他去过一次,味道不错。
在他的描述下,大家就都有了食欲,一个个都在说自己好久没出去打牙祭了,肚子里面缺东西了,然后他就提议下班后大家就去哪家小吃店。
我当时也在办公室,自然也就参与了有关美食的讨论,还说得眉飞色舞。我心里想的是既然他提议聚餐,那么肯定和平时的规矩一样的,都会邀请大家去参加的。
我们出去聚餐的时候,一般都不会开单位的车,这个毕竟不是公事,给领导请示说出去玩,要用车,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好在我们驻地离镇子不远,可以坐网约车,到时候来接我们就可以,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也就没有几个钱了。
这种情况就需要提前确定人数,根据人数来决定约车的大小。那个提议的同事就一个一个地问,问有没有不去的,或许是临时有什么事走不开的。
他问了一圈,大部分同事都要去,然后他就开始打电话约车。我坐在办公桌前就有点尴尬,原因是他没有问我去不去,这不会是把我给忘了吧?
就在我心里犯嘀咕的时候,他抬起头数了一下人,说道,“刚好是八个人,约两辆车就够了。”
听到这话,我就抬起头数了下人数,从他刚才询问的情况来看,这八个人明显不包含我啊,这是把我排除在外了吗?
既然人家组局没有邀请我,我也不好意思问人家为什么不邀请我,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跟着去。
约好车以后,他们几个就又开始了讨论,商讨今天主要吃什么,然后去哪里玩,反正没开车,都可以喝点酒,然后再逛逛夜市。
就当他们都在兴高采烈地商讨晚上出去怎么玩的时候,我就有点落寞,更多的则是尴尬,被人忽视甚至是忽略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快到下班的时候了,他们就收拾准备要出发了,这个时候他们好像是发现了我,才想起没有把我考虑在内,几个人就在边上嘀嘀咕咕了几句。
最先开始提议组局的那个同事就过来问我,去不去?
看到他这个时候问我,我心里就有点膈应,你已经把车都约好了,只能坐八个人,那要是我去的话,谁又不去呢?这不明摆着问我去不去只是意思意思下吗?
只要不是太傻,这点眼色还是有的,我就笑着回复他们说,“我就不去了,你们去玩吧”。
他可能看出来我说话的样子有点不高兴,就有点难为情地说道,“一起去呗,我再约个车就行了。”
其实他要是说当时忘了考虑我,或者是当时没注意到我,这样坦诚地给我解释一下,我完全可以接受,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发生过,没注意到某一个人也是很正常的。
可是,他这种假惺惺的态度,让我觉着特别的不舒服,不想让我去就直说,干嘛非要弄成这种看似故意的失误呢?
当时我就摆摆手拒绝了,说自己不去了,下班后还有点事,并且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我这几天胃不好,吃不了这种硬菜。”
他们也是一怔,听出来了我这句话里的挖苦之意,就说道,“看你这人,大家都去了你不去,那下次在一起去吧”!
说完,他们就出去坐车去了,剩下我们几个没去地坐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开始吐槽那个同事做得不地道,平时里大家都是一视同仁的,到他这里就开始搞特殊,并不是大家在意这一顿饭,而是看不惯他这种做法。
同事定了外卖却唯独没分我,怎样做才不显得尴尬?这其实和我的经历很类似,都是被别人无视和冷落,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看待类似的事情。
一、不要玻璃心
同事定了外卖,是人家自己出钱买的,他有权利怎么去分配,可以分给你,也可以不分给你,都没有错。
你觉得唯独没有分给你,而觉得尴尬,其实就是太玻璃心了,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因而才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觉得难受。
如果是一个陌生人,点了外卖没有分给你,那你还会觉得尴尬吗?显然是不会,而且还觉得人家不分给你理所当然。
因此,我们不要过于玻璃心,不要过分的强调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理性的去看待一件事,这样才可以避免没必要的失落感。
二、不要把普通同事当做朋友
失落和尴尬是源于你内心存在的比较心理,你把自己和同事分了外卖的那些人做了比较,这样就显得你被不重视,你很另类,因而才觉得尴尬。
普通同事之间为什么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呢?这是朋友之间才有的准则。一个普通同事大家之间都是工作关系,很少存在情谊,人家不分给你外卖,这没毛病呀?
你很自然地把同事看做了朋友,觉得他不分给你外卖就是看不起你,不重视你,觉得尴尬而难受,这是你自己把自己带入了一个朋友的圈子氛围,可惜的是,普通同事并不是朋友,你只是单方面的想多了!
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有时候之所以有失落感或者是不开心,并不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单纯地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
我们把自己融入了身边的每一个情景中,把我们看做了别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自己的心情就受到了别人的影响,别人的一举一动决定了我们的悲欢离合,我们成了别人生活的附属品。
其实,我们自己的悲欢离合应该由我们自己决定,不能任由别人来左右我们的情感,左右我们的心情。
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做什么那是他们的事,别人怎么对待我们也是他们的事,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要活在别人的眼中。
我想说的是: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或许你在别人眼中不值一提;也不要把别人看得太重,或许人家心里就没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