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特色就是竞争力!“十四五”期间,贵州在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也在全力实施城乡协调发展。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实施城市改造工程。城市面貌正经历着深度蜕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贵阳、留在贵阳。这座城市如何被年轻力量悄然重塑?
城市更新上“新” 城市生活更“新”
拿着在路边小吃摊刚买的小吃,在老街巷里面边吃边逛,这是不是很多人印象中贵阳的打开方式?但在如今的“洋芋国”可不只有这一份炸洋芋。就在这些老街巷里,几乎每一次当你走过街角,就可以邂逅一家精品咖啡店。
这家巷子里的小小咖啡店几乎每天的营业时间都像这样座无虚席,一天就能卖出三四百杯的咖啡。而像这样的小咖啡店贵阳全市就有3000多家,“咖啡之城”正在成为贵阳的新名片。
咖啡店为什么会扎堆在不产咖啡的贵阳?因为贵阳“年轻”。“十四五”期间,贵阳连续4年人口净增量达10万人,全国领先,而且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贵阳变“年轻”的秘诀之一就是“城市改造”。
背街小巷就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它紧紧把每个居民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贵阳的背街小巷改造,除了考虑到了基础设施的升级之外,还考虑到了文化的营造。比如这条小巷,它的改造就是以艺术涂鸦来作为突破口,既保留了老巷的传统风貌,同时还营造着年轻新贵阳的生活场景。
“十四五”期间,贵阳完成街巷改造1244条,不但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老街区还成为“新网红”。在留住城市独特“烟火气”的同时,萌发出许多新业态、新场景,机会更多,年轻人就更多。
一天如果能抽出二十分钟的时间待在公园这样的自然景观,人的生活幸福感会大大提升。如今在贵阳,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走进家附近的公园里享受这样的湖光山色,已经成为了生活的日常环节。
以这个公园的位置来说,这里有连片大片的住宅小区,还有写字楼、商业区、商圈等。不一会儿,就在这个位置,可以听到附近小学传来的下课铃声。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触达到生活所必需的常见场景。
“十四五”期间,贵阳市以居民需求为核心,通过重塑社区空间布局,共实施140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全市公园数量突破1000个,已经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走了这么久肚子也饿了,到了该吃吃喝喝的时间。来到贵阳美食的据点之一——青云路。2020年,贵阳市对青云路散乱在道路两旁的小吃摊进行了统一整改,整体“退街入室”,并且还引入了像文创商店、书店。现在,这里是市民和游客共享烟火气的好去处。
几年来的城市改造让贵阳完成了令人惊艳的年轻蜕变。可以说,“十四五”的发展成果正在渗入每一条大街小巷。这里,是年轻的新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