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时隔十年再次展出!“国宝中的国宝”来了

中国新闻周刊消息 9月30日起,久违十年的《清明上河图》,将再次全卷展开。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9月30日起,“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其中,《清明上河图》《五牛图》《伯远帖》等重要文物将集体展出。

《清明上河图》上一次面世,是在2015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迄今整整十年。其间,故宫在2017年展出过另一幅宋代巨制《千里江山图》,引发了观展热潮,也一举让《千里江山图》变身著名IP,几年间衍生出大量不同体裁“二创”作品。

此次展览分三个单元,展出文物200件(套)。展期为9月30日至12月30日,《清明上河图》等珍贵书画将限期展出。后续,《上阳台帖》《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等将接棒亮相。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何十年不见?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95万件文物中,公众最挂念的,始终是那几件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其中《清明上河图》更是最受关注的“国宝中的国宝”。每一次《清明上河图》展出,都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事件。

《清明上河图》上一次面世,是在2015年故宫“石渠宝笈特展”上。为了应对巨大的参观量,故宫规定每位观众只能停留3分钟。面对5米多长的长卷,观众几乎是不停脚地边走边看,只能大概领略这幅画,无暇定睛细品。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每天在“石渠宝笈特展”排队观看《清明上河图》的观众有近万人次,参观者像画卷上北宋汴河两岸的人潮一样拥挤,“《清明上河图》遭遇‘清明上河图’式参观”。

展出期间,每天早上午门一开门,第一批观众就冲向武英殿,诞生了著名的“故宫跑”现象。《清明上河图》展期最后一天,故宫为排队的观众延长开放时间至次日凌晨4点,并为排队观众送上茶水和泡面。

此次,为迎接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清明上河图》被安排在故宫最大展厅——午门展厅,面积比武英殿展厅大很多。然而武英殿建筑群位于故宫中轴线西侧,院内外空间颇大,而由午门城楼改造而成的展厅,坐落在午门之上,上下午门的楼梯狭窄,料想此次参观《清明上河图》,依然免不了一番摩肩接踵的体验。

最近20年来,《清明上河图》仅在逢五的年份全卷展开,每十年一见。根据故宫规定,此类珍贵古代书画文物,“展一次,睡三年”。2015年之前,《清明上河图》在保证三年休眠期的前提下,还不时出宫展览。2002年在上海博物馆,2007年赴香港,2012年赴东京,都是部分展卷。但2015年之后,《清明上河图》深藏宫中,再未露面,已经沉睡了整整十年,吊足了观众胃口。

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原主任、美术史家余辉曾说,他在故宫数十年里,赶上《清明上河图》展出七八次,前面几次没什么人看,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参观,不用排大队。而最近20年来,《清明上河图》和故宫的热度都陡然上升,每一次都引发观展热潮。

  • 1
  • 2
  • 3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