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宇航员于2022年4月16日上午成功返回地面。
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为期六个月的太空“出差”已经结束,成功返回东风着陆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漫漫征途上,肩负使命的航天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次”。“我这一棒,既是飞行乘组的第二棒,也是女航天员的第一棒。
神十三技术特点
据专家介绍,本次神十三返回舱采取的是“快速返回方案”,这也是我国首次实施径向撤离,其优点是节约了绕飞时间。和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回航将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技术,时间从28小时大幅缩短至8小时,不仅提高了航天任务效率,也增加了三名航天员的舒适度。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官宣是2022年4月中旬返回,并没有确切的说是哪一天。
2022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计划于4月中旬返回地球。而这一好消息来源于“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该通知在2月9日发布。像去年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的时候就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其中大家最关注的就是航天员的身体情况、返回地点等等。
而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到时候返回肯定也是会收获不少关注的,但具体是四月份的哪一天,很有可能是4月16日、4月17日、4月18、4月19日,具体是哪一天需要根据着陆点的提起情况来定,具体以中国航天办的消息为准。
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喜事喜事接连不断,航天员飞上蓝天的事件也层出不穷。特别是搭载神舟十三号飞船进入太空的三位航天员,在蓝天上停留的时间如此之长,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员的英雄品质和风采。
三名宇航员返回时间的正式确认也意味着他们的太空任务即将完成。当他们安全返回时,全国人民将庆祝他们的成功并向他们表示祝贺。三位宇航员也将开启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又迈出新的一步。
神舟十三号什么时候返回? 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是2022年四月中旬。
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是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返回时间是2022年四月中旬。3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180天左右。
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神舟十三号带着飞行任务进行宇宙探索,目前神舟十三号的宇航员是家人们牵挂,也是大家关注时事牵挂,那么神舟十三号宇航员何时返回呢,是不少市民关心的事,下面看看具体时间。一、2022年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及地点1、2022年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4日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近日择机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神舟十三号乘组已做好飞船撤离前的各项准备,东风着陆场及工程相关系统正在开展迎接航天员返回的各项准备。 也就是说,神舟十三号会在最近这两天(4月16、17日)返回,具体时间段还无法确认,因为飞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着陆时间。2、2022年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点东风着陆场。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南部地区,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少雨多风。这里有沙漠、戈壁、山地,基本涵盖了需要进行试验的各种着陆地形。 “转正”前,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着陆场的备用着陆场。2016年6月26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返回。这是东风着陆场首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启用。此后,东风着陆场“露脸”的次数就变多了。2020年5月8日,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始,着陆场则由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就在东风着陆场安全降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而今,东风着陆场准备就绪,正在等待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归来。二、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2021年10月14日,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是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二是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三是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四是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而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五是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六是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0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驻留,顺利返回地球,落地不久,3名航天员首先在返回舱内向大家接力报平安。
自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首次出舱上演“感觉良好”三重奏以来,“感觉良好”四个字已成为他们的代名词。此次返回,从飞船返回制动到成功落地,航天员们在返回过程中多次说到“感觉良好”。
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意义
这次着陆是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返回以来,神舟飞船返回舱首次实现直立落地,这种状态更有利于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进行重力再适应。人们也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画面,就在返回舱落地后,一只骆驼“闲庭信步”路过附近,“见证”了返回舱“落妥”的历史时刻。
事实上,要实现返回舱直立落地并不容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指出,返回舱能够直立落地,说明落地的冲击过载不是特别大。另外,根据现场画面,着陆场的风并不小,这要求航天员手动切伞的动作非常迅速。
“感觉良好”还体现在返回舱内航天员之间的轻松谈话和出舱时的满面笑容。三名航天员探出舱门后都不忘笑着向周边人群挥手致意,叶光富还坐在座椅上不停点赞“比心”。
宇宙飞船“神舟十三号”于2022年4月16日搭载3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搭载神舟十三号的长征二号F火箭将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成功。约6个半小时后,对接上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模块,3人的长期停留开始了。
神舟十三号任务历时182天,创中国载人航天最长纪录。神舟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绕地球飞行约11圈后返回,而此次采用了约5圈后返回的“快速返回模式”。
这是通过事前制订计划和反复模拟实现的,将有助于减轻航天员的负担。据说在今后的任务中,这种快速返回模式将成为标准。
“神舟十三号”驻留任务
今后,除了中国空间站CSS的增建以外,6人体制的滞留等也在计划之中。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迈出了顺利的步伐。
2021年6月17日,面向中国空间站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3名航天员在此停留3个月,进行空间站运行和宇宙实验等,于9月返回。
这次神舟十三号任务是后续的驻留任务,也是第一次为期半年的驻留任务。
神舟十三号将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球,返回舱着陆点是东风着陆场。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神舟十三号(简称“神十三”)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实现多个首次,即首次与三舱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首次长期在轨停靠6个月,实现4个载人航天器形成组合体长期在轨飞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承担神舟十三号的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推进舱结构与总装、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首次与49吨级的空间站组合体自主快速径向交会对接。
推发布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