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上海金山药明康德公司是外企,需要一些英语沟通。上海金山药明康德公司服务于生命科学行业,拥有卓越的化学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和技术平台。位于上海市化学工业区金山分区(西部)月工路9号。
是中美合资企业,基本信息如下:
药明康德不是国企也不是外企,是中外合资企业。药明康德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通过赋能全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药明康德致力于推动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本着以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药明康德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生产、医疗器械测试等领域。上海药明康德药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10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张朝晖,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药品生产、批发、零售,食品流通,从事医药科技、生物科技、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一类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等。
不是。
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药明津石”)是A+H股上市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上海,在全国各地设有近21个办公室。
药明津石在全国近154多个城市拥有一支约3700多名CRC的稳定的专业临床研究团队,在肿瘤、内分泌、心血管、呼吸、消化、神内、风湿免疫、眼科、感染、妇科、肾科、疫苗和医疗器械方面拥有1500多个I-IV期临床研究项目操作经验。
业务介绍
药明津石的专业服务包括可行性调研、研究中心推荐和启动、受试者招募、患者教育和管理、数据录入、研究中心关闭、质量控制核查与稽查等全方位专业服务。
药明津石是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联盟的企业会员、DIA中国顾问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CRC之家首届主任委员单位,积极为推动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内容来源:上海药明津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介绍
迪赛诺和上药集团中央研究院(名字很好听,其实很烂,离职率超高)都是国企,或者是改制后的国企,工资待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内部考核以“人际关系”为本。请慎重,如果你不够“搞”的话。睿智和药明都是一回事,劳资关系,合同期内就会“坑蒙拐骗”逼人自动离职,没有赔偿金的,上下级关系更是利用关系,普通员工就是合成机器。英伯肯没有呆过,不了解啊。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触动,不慎感谢!
1、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上海罗氏药厂。
3、外资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在组织形式上,外资企业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实体,具备法人条件的外资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投资者对企业的责任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
扩展资料:
一、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和上海医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药(集团)总公司共同投资,于1982年10月14日成立,1985年10月正式投产,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1、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和上海医药(集团)总公司共同投资,,是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
2、公司注册资本1,164万美元,投资总额2,948万美元,中外方投资比例为40:60。经过不断的扩充改造和升级,到目前为止,总投资额已达 6,000万美元。
二、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总投资额6235.7万美元,致力于肿瘤学、病毒学、移植学等关键治疗领域,努力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1、随着2004年底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的成立和2007年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的开幕,罗氏在华建成了包含研究、开发、生产、营销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医药产业价值链。
2、2008年罗氏厂区扩建项目启动和亚洲药品合作部在上海成立,进一步体现了罗氏致力于在中国发展的长期承诺。2009年9月1日起,罗氏制药亚太地区总部落户上海, 罗氏药品开发中国中心也升级为罗氏药品临床研发亚太中心。
3、罗氏不仅为中国引入了最新技术和尖端产品,还带来了国际领先的管理体系。
4、上海罗氏投资370万美元,率先启动了一个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该项目在首届亚洲“一对一创意先锋”评选中获创意奖,并荣膺2002年度“中国十佳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施企业奖,以及2003年度“首届中国最佳CRM实施”企业奖。
三、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20日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徐晓阳,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小容量注射剂、滴眼剂、硬胶囊剂、软膏剂等。
四、药明康德是全球领先的制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医药研发服务。
1、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拥有10,000多名员工,在中美两国均有运营实体。作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药明康德向全球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实验室研发、研究生产服务,服务范围贯穿从药物发现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
2、药明康德的服务旨在通过高性价比、高效率的一体化研发服务帮助全球客户缩短药物及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药明康德不是国企。药明康德,即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的全方位、一体化平台服务,以全产业链平台的形式面向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日,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太湖水集团、ChinaTechs、JohnJ.Baldwin共同出资设立的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销商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保荐人是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股票代码为603259。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曾获“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100典范雇主”、“全球一体化药物研发服务战略创新及领导力奖”、“2015年度企业奖”等荣誉。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亚洲开展设立公司,还在美洲、欧洲、中东地区设立公司,开展医疗业务。
工资一般,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还可以,工资适中偏上,但长期不看好,涨工资的机会比较少,如果不是晋升的话,凭借大家一起涨工资,涨幅不大,没意思~~福利待遇一般,just“四险一金”还是“五险一金”,跟其它公司一样,没什么优越福利~~
是。南通药明康德是当地的一个有限公司,公司是属于私企的,是个人经营管理的,并不是国企的范畴。
药明康德不是国企也不是外企,是中外合资企业。药明康德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新药研发和生产服务。通过赋能全球制药、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械公司,药明康德致力于推动新药研发进程,为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案。本着以研究为首任,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药明康德助力客户提升研发效率,服务范围涵盖化学药研发和生产、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生产、医疗器械测试等领域。
药明康德业务:
1、化学药研发和生产
药明康德作为全化学、生物学技术和能力平台,向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覆盖各个疾病领域的药物发现及药理药效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助力并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卓越的化学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和技术平台,致力于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从原料药(API)到制剂,高效、灵活、高质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2、细胞及基因疗法研发生产
全球性的合同开发和生产组织(CDMO),致力于加速和变革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及其他高端治疗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
3、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测试
全球药物研发和医疗器械全方位测试平台,致力于赋能各领域的客户,实现创新的科学技术从科研到临床应用的转化,造福病患,让患者得到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4、临床试验服务
临床研究服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临床研究服务,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专业团队丰富的经验,帮助创新性、突破性医药产品尽快上市和造福患者。
药明康德,被誉为“制药界富士康”,不过,作为创始人的李革,并不喜欢这个称号。
李革对药明康德的使命和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药,没有难治的病。或许成为“医药界的阿里巴巴”更契合李革的想法。
作为经历过纽交所上市、海外并购、退市、子公司分拆上市的CRO(医药合同外包)龙头,药明康德市值已远超“医药一哥”恒瑞医药3934亿市值。截至7月23日收盘,药明康德每股报收于154元,总市值为4547亿。
不仅如此,除了药明康德,李革还拥有两家分拆在港股上市的药企药明生物与药明巨诺。截至2021年7月23日,药明生物市值为5497亿港元,药明巨诺市值为90.98亿港元。
至此,李革的“药明系”医药资本版图初具雏形,接连推动公司上市背后,李革的身家也随之暴涨。不久前,李革家族以710亿元的财富列入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
一手CRO,一手资本,温州人李革还有更大的野心。
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在医药界,此言非虚。
不论是智飞生物的蒋仁生、廖晓明夫妇,还是恒瑞医药以及翰森制药的掌门人孙飘扬、钟慧娟夫妇,再到药明康德的李革、赵宁夫妇,他们个个身家百亿,不是药神,却胜似药神。
尤其是药明康德的李革、赵宁夫妇,被誉为药界“黄金夫妻档”,二人从大学时期就是学霸情侣。
1967年,李革出生在北京,现为美国国籍,父母祖籍温州平阳,他比妻子赵宁小一岁。从小,李革就是个学霸,高中就读于北大附中,本来他一心想学物理,最后却阴差阳错地被北大化学系录取。不过,李革在化学中的天赋也异于常人,“反正有机化学我是把着门了”。
1989年,李革和赵宁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一同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临行前,李革在一张照片背后,写下“我相信我一定能征服美国”的豪言壮语。
事实也确实如此,从高考到留学再到科研,李革都走得顺风顺水。在美深造的第三年,李革就与导师共同发明了“标记的组合化学技术”。
除了科研方面的天赋,商业运作上李革也毫不逊色。28岁,他在美国参与创办的公司登陆纳斯达克。
“想要征服美国”的李革,并不满足于此。1999年,李革应北大邀请回国访问,他发现中国的原研药大多掌握在外企手中,“为什么不自己做”的想法促使李革回到国内。
2000年,李革与妻子赵宁以及另外两个小伙伴在上海创立了药明康德。一开始,药明康德走得是制药这条路,不过从筹建化学实验室开始,李革他们碰了壁:实验室里的专用通风橱根本买不到,也找不到生产厂家,只能自己按照图纸动手做。
在一次机缘下,李革发现自己手中可以作为新药研发基础的模板分子技术,居然能帮助药企大幅提高研发速度并降低研发成本。
捕捉到商机的李革,开启了本土CRO之路。作为李革背后的女人,赵宁曾在美国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药企工作。药明康德成立后,赵宁才回国,助力丈夫创业,主要负责公司的全球人力资源工作。
李革最初的初心不仅仅是做一家简单的医药外包企业。
在药明康德成立之初,国内新药研发并不积极,大多药企更多专注于仿制药,相反,大型跨国药企研发投入增长与研发回报率的降低,催生了更多外包需求。
彼时,国内廉价的人力成本,让李革嗅到商机,在国内聘用廉价又高学历的“劳动力”,然后为大型药企提供外包服务,这种模式与富士康并无二致。
药明康德成立早期,以早期药物发现和临床前CRO为主要业务。在获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后,药明康德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
上市不是终点,李革并没有就此停步。此后,药明康德开展了一系列投资和业务拓展,一边向药物分子设计、生物分析服务、处方研究和制剂服务等上下游业务拓展;一边大手笔布局生物药及医疗器械领域。
不仅如此,在李革的推动下,2015年,药明康德从纳斯达克退市,分拆成3个上市公司,药明生物到港股上市,药明康德在A股上市,而主做小分子CDMO合全药业则到新三板上市(现已退市),后又送药明巨诺到港股上市。
药明康德想要做什么?李革相信,“一体化平台正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想要建成一家平台型公司,成为“制药界阿里巴巴”。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告诉市界:“中国的创新药才刚开始,企业的研发需求非常大,医药行业的钱太多了,但是国内明确有研发需求的药企并不多,对于CRO企业来说就容易造成恶性竞争。”
虽然,药明康德目前不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市值体量,可谓医药外包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但当前行业格局未定,药明康德却在不断上演“减持套现”大戏。
2019年5月,药明康德部分股东禁售期满后,便选择了纷纷减持。截至2020年7月15日,药明康德8名原始股股东已累计套现203.7亿元。对于这部分股东的套现,药明康德曾表示上述减持方都是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有明确退出的时间。
不仅是股东,就连创始人李革也挥起了“镰刀”。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作为药明康德的股东WuXi AppTec (BVI) Inc.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套现金额累计达48.5亿元。
药明康德招股书显示,WuXi AppTec (BVI) Inc为公司实控人共同控制的企业。而药明康德的实控人为李革赵宁夫妇、刘晓钟、张朝晖。
除了药明康德,2021年7月21日,药明生物公布,大股东Biologics Holdings Limited以每股129港元(较昨日收市价138港元折让6.5%),配售8000万股,套现103.20亿港元。
完成后,Biologics Holdings持股量由17.22%降至15.34%。这是大股东Biologics Holdings今年第三度减持套现,前两次通过配售累计套现213亿港元。
港股市场上的配售,分为配旧和配新两种,配旧其实就是大股东定向减持,把原本持有的股份卖给特定的投资人。配旧并不增加公司股份数目。通过今年三次配股,Biologics Holdings共套现317.19亿港元。
同样,Biologics Holdings 背后也是由李革控股。诚然,减持只要合规,体量频次是个人自由,无可厚非。
根据2021年的业绩,药明康德预计2021年1月-6月的净利润为26.2亿元至26.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3%至55%。
虽然半年报业绩不错,但实际上,药明康德的营收同比增速也在降低,从2019年的33.89%下滑至2020年的28.46%,至165.4亿元,净利润为29.6亿元。
想要做制药界的“阿里巴巴”,药明康德要走的路还很长,已经54岁的李革并不轻松。
( 作者 | 市界 曾嘉艺 丨方璐 )
推发布温馨提示: